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年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第二实验中学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发布:2025/11/28 17:0:6

一、选择题(本题20小题,共40分)

  • 1.为了探究“做功对物体内能的影响”,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一个注射器与温度传感器相连,注射筒固定,内部封闭一些气体。向左推活塞,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显示筒内的气体温度升高。根据上述信息做出的分析错误的是(  )

    组卷:35引用:1难度:0.7
  • 2.科技强国,中国科技工作者在各个领域一步一个脚印,一次次刷新“中国高度”,如图所示是近年取得的辉煌成就的代表事件。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91引用:1难度:0.8
  • 3.下列生活实例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组卷:47引用:1难度:0.6
  • 4.如图所示的4种关于螺丝口灯座和开关的连接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组卷:18引用:2难度:0.7
  • 5.下列有关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206引用:40难度:0.7
  • 6.某同学家中有一个电炉,上面标有“220V 1000W”的字样,下面关于这个电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88引用:5难度:0.9
  • 7.江涛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磁场对通电直导线的作用”。闭合开关S,原本静止的轻质硬直导线AB水平向左运动。要使AB水平向右运动,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

    组卷:617引用:41难度:0.9
  • 8.甲、乙两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它们运动的s-t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97引用:6难度:0.8
  • 9.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开关闭合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最右端向中点滑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617引用:2难度:0.6
  • 10.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组卷:159引用:3难度:0.7
  • 11.体重为600N的小明用如图滑轮组提升质量为50kg的重物A,小明竖直向下拉力F=150N时,A处于静止状态,地面对物体A的支持力是60N;接着小明增大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使物体A匀速上升2m,用时15s(每个滑轮等重,不计绳重与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82引用:1难度:0.5
  • 12.初三的小刚放学过马路,看见一位盲人因无法看见红绿灯的信号,通过马路十分为难。回到家的小刚想通过已学过的电学知识设计一个带有铃声的交通信号灯电路图,要求各用电器互不影响,绿灯亮的同时电铃1响,红灯亮的同时电铃2响,下列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

    组卷:979引用:8难度:0.7
  • 13.如图甲所示,长方体金属块在细绳竖直向上拉力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上升到离水面一定的高度处(不考虑水的阻力),图乙是绳子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组卷:1559引用:7难度:0.5
  • 14.如图,旋翼式无人机被广泛的运用在民用领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这款无人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389引用:5难度:0.5
  • 15.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49引用:3难度:0.9
  • 16.家庭电路电压是(  )

    组卷:58引用:2难度:0.7
  • 1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113引用:3难度:0.9
  • 18.下列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组卷:436引用:46难度:0.9
  • 19.小明妈妈新买了一部大屏手机,虽然是新手机但待机时间却比较短,这是为什么呢?经过思考,他认为手机的待机时间可能与屏的大小有关。从科学探究的角度分析,小明所作的判断是科学探究中的哪个步骤(  )

    组卷:182引用:34难度:0.9
  • 20.有一次,小丽在镜子前梳理自己的头发,发现有一绺头发翘起,她想给头发沾一点水,使头发更整齐。当她将刚梳过头发的梳子靠近细水流时,发现水流偏向梳子,这一现象说明了(  )

    组卷:26引用:2难度:0.8

二、填空题(本题9小题,共18分)

  • 21.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一枚纽扣的直径,纽扣直径是
    cm;如图乙,秒表的读数为
    s;如图丙,A物体的质量是
    kg。

    组卷:7引用:2难度:0.6
  • 22.根据江宁区规划局组织编制的《南京市江宁区天然气利用专业规划》,未来20年“西气东送”天然气将完全覆盖江宁全区范围,造福江宁区的千家万户。
    (1)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8.4×107J/m3,如果某次烧水用去天然气2×10-3m3,则天然气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是
     
    J。
    (2)天然气属于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在使用天然气烧水的过程,大量向外散失的能量不会自动再汇集回来,这说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是有
     
    的。

    组卷:32引用:5难度:0.7
  • 23.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1)实验中应该控制什么量不变?
    。在电路中如何改变电阻?

    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

    (2)某实验小组更换不同阻值的导体R,并通过滑动变阻器控制导体R两端的电压为5V不变,并测出在每次的电流,记录的数据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电压U 5V
    电阻R/Ω 5.0 10.0 15.0 20.0 25.0 30.0
    电流I/A 1 0.5 0.33 0.25 0.2 0.17
    (3)分析得出结论:当
    一定时,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
    比。

    组卷:11引用:1难度:0.5
  • 24.如图所示,小孩在滑梯上由静止开始下滑,速度越来越快。则该过程中小孩的动能
     
    ,机械能
     
    。(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组卷:304引用:38难度:0.7
  • 25.家庭照明电路中火线与零线间的电压为
    V;电视机、电冰箱、电灯之间是
    联的。

    组卷:4引用:1难度:0.7
  • 26.闭合开关,通电螺线管左端小磁针静止时如图所示,请你判断电源的正极为
    端(选填“A”或“B”)。

    组卷:148引用:2难度:0.7
  • 27.如图所示,这是通过甲、乙两灯泡的电流与它们两端电压的关系图像,若将两灯泡并联在电压为4V的电源两端,
    灯泡消耗电能更快;若将两灯泡串联在电压为6V的电源两端,乙灯泡消耗的实际功率为
    W。

    组卷:145引用:4难度:0.5
  • 28.如图1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实验中,如果将蜡烛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实验中如果把平板玻璃向右倾斜,如图2所示,观察到蜡烛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
     
    (选填“A”或“B”)处。

    组卷:175引用:4难度:0.7
  • 29.实验室常用
    来测量物体的质量。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前,要先将
    移至
    处,再调节
    ,使

    组卷:9引用:1难度:0.7

三、实验题(本题7小题,共24分)

  • 30.如图,画出使杠杆ABC平衡时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

    组卷:688引用:3难度:0.7
  • 31.小亮在“探究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所用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为3V,电阻约为1Ω。小亮的实验过程如下:

    (1)按图1甲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但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示数,接下来他应进行的操作是

    (2)实验中小亮设计的实验记录表格如下表。请你找出表格中的问题:

    (3)小亮又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成了如图1乙所示的U-I图象。根据该图象提供的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
    Ω。分析图象可得出结论:

    实验次数 电压/V 电流/A 电阻/Ω 电阻平均值/Ω
    1
    2
    3
    (4)做完“伏安法测电阻”实验后,老师向同学们提出问题一:“如果实验中发现电压表已经损坏,那么能否借助一个稳压电源、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加上桌面上原有仪器,测出一个未知电阻R的阻值呢?要求:①可以增加导线和开关;②电路连接好后不能改变元件的位置。”同学们积极思考,热烈讨论,提出了如图2所示方案,请你分析一下,其中可行的是


    (5)问题二:关于“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和“伏安法测量电阻”两个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实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相同的
    B.两个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相同的
    C.两个实验的电路在课本中是相同的
    D.两个实验中使用滑动变阻器的目的都是为了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组卷:328引用:3难度:0.5
  • 32.小瑞和小昌分别设计了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规律”的实验,他们的实验电路如图,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两个实验时的电路连线及记录的数据都正确)。
    小瑞的实验数据记录:
    U1(V) U2(V) U(V)
    0.8 2.1 2.9
    小昌的实验数据记录:
    电压/次数 第一次(用1节电池) 第二次(用2节电池) 第三次(用3节电池)
    U1(V) 0.7 1.4 2.1
    U2(V) 0.7 1.4 2.1
    U3(V) 1.4 2.8 4.2
    (1)从他们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U与各灯泡的电压U1、U2的关系是:

    (2)小昌根据自己的实验数据断定:“在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的电压一定相等”,这一结论是
    (选“正确”或“错误”)的。他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

    (3)分别指出小瑞和小昌的实验设计各有哪些可改进之处?
    小瑞的实验:
    ;小昌的实验:

    组卷:82引用:2难度:0.3
  • 33.如图所示是“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小德小组用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木块、一个砝码、一块长木板和一条毛巾。

    (1)要测出木块受到的摩擦力,需拉着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小德正确操作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N。
    (2)甲、乙两次实验结束后,小德想进一步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进行了图丙的实验,当测力计示数达到最大值时仍没拉动木块。为了使用现有实验器材顺利完成此实验探究,你建议小明可采取的办法:
    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再和实验
    (选填“甲”或“乙”)进行比较。
    (3)同组小强同学利用图丁a、b所示器材,即完全相同的A、B两正方体物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实验(以下操作中推力大小均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

    如图a中用F4=40N的水平力作用在B物块上,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将F换为大小为60N的水平力F5,按如图b作用在A物块上,它们仍能一起向前运动,则地面对A物块的摩擦力为
    N,A、B之间
    (选填“有”或“无”)摩擦力。他在此基础上继续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是否有关,将A、B并列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用力F6推动B、A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出F6大小,并
    分析得由结论。

    组卷:38引用:1难度:0.5
  • 34.在“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用质量不同的两个钢球m和M(M的质量大于m),分别从不同的高度h和H(H>h)由静止开始滚下,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如图甲所示,该实验中所探究物体的动能是指
    (选填“钢球”或“木块”)的动能。物体的动能大小是通过
    来显示的,这种研究方法是

    (2)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
    (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因为小球和木块将一起做
    运动。
    (3)由图甲、乙可得实验结论:
    ,物体的动能越大。
    (4)小明根据图甲、丙得出结论: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有关。你认为他的探究过程是否正确?
    ;为什么?

    组卷:145引用:2难度:0.5
  • 35.在“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以槽中液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他们在两端开口、粗细均匀的玻璃管的下端贴一个比管口稍大的塑料薄片,并将玻璃管竖直插入液体槽中,然后顺着管壁从上端开口处向管内缓缓注水,如图所示,直至观察到薄片恰好脱离管口下落。记录玻璃管的管口面积S,槽中液体密度ρ和玻璃管插入液体的深度h,测出注入管中水的质量m,运用公式p=
    F
    S
    =
    G
    S
    =
    mg
    S
    计算出管内水产生的压强p。改变深度h,重复实验。甲组同学还选用了粗细不同的玻璃管进行实验。数据如表中:(薄片的重力、玻璃管的厚度忽略不计)
    小组 槽中液体密度ρ(×103千克/米3 实验序号 深度h(米) 管口面积S(×10-42 质量m(×10-3千克) 管内水产生的压强p(铂)
    0.8 1 0.05 5 20 392
    2 0.1 5 40 784
    3 0.2 5 80 1568
    4 0.2 10 160 1568
    1.0 5 0.05 5 25 490
    6 0.1 5 50 980
    7 0.2 5 100 1960
    1.2 8 0.05 5 30 582
    9 0.1 5 60 1176
    10 0.2 5 120 2352
    (1)在此实验中,经分析得出,当薄片恰好脱离管口时,薄片处管外液体的压强
    管内水产生的压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各组同学分析了本组的实验数据和相关条件,其中:甲组同学由实验序号3与4初步判断:本实验研究结论的获得与玻璃管的粗细
    (选填“有关”或“无关”)。乙组同学分析实验序号
    的数据,得出初步结论: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成正比。
    (3)三组同学互动交流,分析实验序号1与5与8的数据,发现液体内部压强(p1、p2、p3)与液体密度(ρ、ρ、ρ)满足的数学关系式:
    ,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相同深度,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

    (4)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中数据,经运算归纳得出:液体内部压强与
    的比值是一个定值。

    组卷:13引用:1难度:0.3
  • 36.图甲是小明同学测量盐水密度时调节天平平衡的情景,正确调平后,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50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用天平测量烧杯与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内,盐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请你解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操作错误是

    (2)烧杯中盐水的质量是
    g,经计算盐水的密度是
    kg/m3
    (3)实验中测出的盐水密度比真实值偏

    组卷:83引用:2难度:0.7

四、计算题(本题2小题,共18分)

  • 37.如图是电吹风工作原理的电路图(R为电热丝,M为电动机)。如表是该电吹风的铭牌。求:
    额定电压/220V
    频率/50Hz
    吹热风时的功率/980W
    吹冷风时的功率/100W
    (1)该电吹风正常工作且吹热风6min,消耗的电能;
    (2)电吹风正常工作且吹热风时,流过电热丝的电流;
    (3)电热丝R的阻值。(电热丝阻值随温度变化不计)

    组卷:22引用:4难度:0.6
  • 38.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骑自行车,骑自行车既低碳环保,又锻炼身体。某同学骑着自行车在平直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已知同学的质量为60kg,自行车质量为10kg,前后轮胎和地面总接触面积为20cm2。在小明骑行过程中,自行车受到的阻力是人和车总重力的0.2倍。(g取10N/kg)求:
    (1)骑行过程中自行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力是多大;
    (2)骑行过程中自行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是多大;
    (3)骑行过程中自行车受到的牵引力是多大。

    组卷:125引用:3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2.5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