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0课 谈创造性思维》2023年同步练习卷(1)
发布:2025/11/27 20:0:15
一、选择题
-
1.本文在反驳“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时举了谁的事例( )
组卷:50引用:4难度:0.8 -
2.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253引用:7难度:0.8 -
3.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ㅤㅤ)
组卷:7引用:1难度:0.8
二、基础知识
-
4.ㅤㅤ夜雨悄然而至,秋天来了。老山一洗夏日的 zào 热,是徒步的胜地。拾级而上,大叶榉经霜露的侵染,红红黄黄点缀山间;黑耳鸢借午后的暖流,悠悠在云天盘桓。虽未到枫叶绯红的时日,山林却别有一番àng 然的意趣。这是老山的秋天,秋天的童话在这里上演。
根据加点字注音,拼音写字。
悄然
zào热
绯红
àng然组卷:5引用:1难度:0.8 -
5.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ㅤㅤ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内容丰富,不必说春天的风和日丽,夏雨的热烈粗①_______,秋菊的泼洒烂漫,冬天的薄雪害羞;也不必说寿镜吾的②______学质朴,《金色花》中孩子的纯洁可爱。单是面对波澜壮阔、吐纳日月星辰的沧海,就足以让我有引③______高歌,倾吐宏伟心愿的冲动。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在语段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hé bó B.huó báo C.hé báo D.huó bó A.①旷 ②搏 ③亢 B.①犷 ②搏 ③吭 C.①旷 ②博 ③亢 D.①犷 ②博 ③吭 组卷:17引用:1难度:0.8 -
6.请给“乔”加上合适的偏旁组成汉字,填入横线处。
生惯养揉造作居海外戒 戒躁组卷:5引用:1难度:0.9 -
7.根据意思写相应的成语。
(1)形容描绘得精妙逼真。
(2)非常精巧美妙无与伦比。组卷:11引用:2难度:0.8
三、解答题
-
8.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
(1)比如我这行事里,都是些正经有脸面的人,又是你的长亲,你怎敢在我们跟前装大?
(2)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蛤蟆想吃起天鹅肉”来!
(3)邻居内一个人道:“胡老爹方才这个嘴巴打的亲切,少顷范老爷洗脸,还要洗下半盆猪油来!”组卷:40引用:3难度:0.8 -
9.《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作者是怎样一步步论证中心论点的?
组卷:58引用:1难度:0.4
四、语言运用
-
10.请你根据下面的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上联。
春天时,湖水涨满,潮天一色,船走湖中,如行天上
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似在画中
上联是:
下联为:秋山人似画中游组卷:13引用:1难度:0.8 -
11.行走岛上,小玉发现“鸡山岛”的标识随处可见,精美别致,但这个标识有什么丰富的含义,他却有点看不明白。请你帮他解答疑惑。
建议:①先用合理的顺序介绍画面;②再提炼其中的寓意;③语言简洁,120字左右。组卷:6引用:1难度:0.5 -
12.仿照下面已有句子的句式,再仿写一个句子。
如果你是一粒种子,亲情就是土壤,为你提供生长必要的养分;如果你是一株小草,亲情就是大树,为你张开挡风遮雨的长臂;,,。组卷:197引用:4难度:0.9
五、现代文阅读
-
13.阅读下文回答以下各题。
人生立志须趁早
赵九如
①近来读书,历览前人事状,深刻体会到少时立志的重要性。有人说“成名要趁早”,其实,莫如说立志须趁早。
②“夫志,气之帅也”。对个人而言,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宰相之杰”张居正写下“愿以深心奉尘刹,不予自身求利益”,躬身改革、不计毁誉,将个人得失置之度外;民族英雄林则徐树立救国为民的高远志向,在虎门销烟、抗击英军、安抚叛乱等历史事件中,始终做到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注重立志,善养“浩然之气”,就能涵养从容内敛的气质,蓄积坚定自信的精气神。
③立志非常必要,趁早立志尤为重要。晚清名臣左宗棠青年时代就志向笃定,于23岁时自题对联以明志:“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他也十分注重家风家教,告诫自己的孩子“志患不立,尤患不坚”“小时志趣要远大,高谈阔论固自不妨”。纵观左宗棠的一生,从办理洋务、主持船政到收复新疆、抗击法军,他一以贯之地践行自己的志向;他的孩子长大后能够报效国家、不辱使命,也与其早立志、立长志的教导密不可分。尽早确立志向,明确人生奋斗的方向,可以助人避免随波逐流、亦步亦趋,不被诱惑所误导。
④当然,美好的愿景不会自动实现,早立志仅仅是成长的起点。人生路途漫漫,如何坚守信念、矢志不渝,是生命历程各个阶段都需要作答的命题。特别是在屡遭挫折或逆境时,更加考验一个人意志和勇气。历史上,司马迁狱中遭受苦难不曾移志,坚韧中写就巨著;苏武异邦牧羊数十载不折其志,最终梦圆归乡。事实证明,一个人的志向如何,直接影响着成就的取得,也只有为志向执着付出,才能不断抵近心中的理想抱负。志向引领行动、行动考验志向,两者相辅相成,演绎着立志与逐梦的交响。
⑤“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立志当胸怀宽广、眼界开阔,大胆追求远大的志向。而这背后,离不开理想信念的支撑。人生如寄,何以才能不枉此生?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但如果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人生就容易迷航。春秋战国时期,一些人感喟人生苦短,主张及时行乐者自成一派;魏晋时期,竹林七贤纵情山水、盛行清谈,逃避现实一时成风;当代西方社会也曾醉生梦死,“垮掉的一代”发人深省。
⑥今天,为了“能被知识的亮光照到”,四川凉山州“悬崖村”的孩子曾在峭壁上留下瘦削的身影;为了触碰大山之外的世界,重庆双坪村村民用双手凿出一条“悬崖天路”……那些看不见的理想信念与志向追求,正迸发着强大的能量。
⑦哲人有言,“没有崇高的生活理想的人,像大海里的一片小舟一样,它时刻都会被狂风巨浪袭击而沉没海底。”青年朋友们,趁早扬起理想的风帆,然后握紧志向的罗盘,不为风雨所阻、不被颠簸所拦,人生这一叶轻舟才能自信驶过万重山。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本文思路清晰,开篇提出论点“”,然后从不同角度来说理,结尾号召。
(2)下面不能证明第⑤段中“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这个观点的一项是
A.沧海可填山可移,男儿志气当如斯。--刘过
B.宁做荒野上饥饿的鹰,也不做肥硕的井蛙。--简媜
C.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拿破仑
D.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巴斯德
(3)结合文章内容,联系实际生活,谈谈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该如何立志。组卷:180引用:4难度:0.3 -
14.阅读《学会与自己相处》,完成下列各题。
学会与自己相处
顾伯冲 ①被誉为“南非国父”的曼德拉,曾历经长达27年的牢狱生涯。出狱后有人问他:是什么力量使您在孤独中充满活力?曼德拉回答:博爱的精神加上强健的体魄。可见,精神的支撑至为重要,能让人在孤寂困厄中顽强挺立。
②社会交往是人的基本需求,但人的一生,或多或少都要面对如何与自己相处。哲学家芝诺曾被问及:“谁是你的朋友?”他说:“另一个自我。”学会与自己相处,其实就是找到另一个自己--把脚步放慢,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去观察、去思考,成为一个能够充满智慧的人。现实中,有些人习惯于觥筹交错、熙来攘往,一旦一个人就变得快要窒息、难以忍受;一些人有时也想安静下来给自己“充充电”,沉思工作或人生方面的问题,但总是挡不住喧嚣与世俗的诱惑,像旋转的陀螺一般总也停不下来。长此以往,只会使自己的思想水平和工作业绩陷入“双低谷循环”。
③学会与自己相处,不是追求寂寞、封闭自我,更不是对自身的交往能力设限,而是让自己的心灵变得祥和安宁,心境变得清澈如水,在沉潜中默默提升自己的境界。这份沉静,无论是对于涵养个人的人生智慧,还是培育理性的民族精神,都是十分有益的。回溯历史,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用了27年,徐霞客写《徐霞客游记》用了34年,达尔文写《物种起源》用了27年,马克思写《资本论》用了40年。如果缺乏耐得住寂寞的定力,没有独处时的思考,这些成就是很难取得的。如今,在一些发达国家,不少年轻人会选择给自己安排一个“间隔年”,以便在一段相对安静的生活中思索人生、规划未来。因此,我们在学习与社会打交道的同时,也应学会自己与自己相处,葆有享受独处的积极心态。
④人生之路,精彩也罢,平淡也罢,总要路过一段段不同的风景。善于与自己相处,可以说是一种思想境界、能力素养,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人生格局。然而,与自己相处的能力并非天然可以习得,仰赖于有针对性地勤加磨砺,不断锻造个人的意志品质。
⑤与自己相处,前提是保持高尚的价值追求。有什么样的人生追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选择,应当自觉校准人生坐标,培养自省、敬畏、慎独意识,通过对生命的深邃思考,排除外界纷扰对内心的侵袭。提升与自己相处的能力,关键在于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知识是提升修养的精神食粮,应当善于把零星的时间“焊接”起来,以永不满足的态度去对待学习,不断用新知识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用知识的力量抵御精神空虚、意志消沉。激发与自己相处的智慧,贵在增强直面现实的思辨能力。与自己相处并非与世隔绝、离群索居,而是在人群中保持一定程度的独立,应当以哲学的眼光看待和分析事物,瞄准现实问题,努力获得更多规律性认识。
⑥一个民族,总要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学会与自己相处、享受与自己相处,是接近星空的有益尝试。我们与其在喧嚣中消耗光阴,不如借助与自己相处延伸生命、蓄积力量。
(选自2018年11月20日《人民日报》)(1)本文思路清晰,首先用曼德拉的事例引出论述的对象,然后第②段从反面论述了a,接下来第③段从正面论述了b,第④段在结构上起c的作用,最后指明了如何与自己相处的方法。
(2)仔细阅读第⑤段,作者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做到与自己相处?请分条概括。
(3)第③段划线句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4)作为初三的学生,紧张的复习备考也是一个与自己相处的过程,请结合文章,联系实际谈谈我们该怎么做?组卷:28引用:1难度: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