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名著导读《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2021年同步练习卷(11)
发布:2025/11/27 19:0:14
一、选择题
-
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15引用:1难度:0.8 -
2.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项是 ( )
组卷:5引用:1难度:0.8 -
3.如果请你帮助鲁迅先生为《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建一个微信群,群名为“‘朝花夕拾’之温馨回忆”,下面哪个人物不能入群?请你选出。( )
组卷:545引用:5难度:0.8 -
4.在画横线处依次填入的动物名称,正确的一项是( )
《昆虫记》里,作者给许多昆虫取了有趣的名字,如粪金龟叫大自然的清道夫,田园中的提琴家是_____,花园中的淑女是_____,大自然的舞姬是_____,尽忠职守的税务官是_____。组卷:258引用:6难度:0.8 -
5.《昆虫记》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 )
组卷:47引用:5难度:0.9 -
6.在地下“潜伏”四年,才能钻出地面,在阳光下歌唱五个星期的昆虫是( )
组卷:243引用:4难度:0.8 -
7.《骆驼祥子》中,曹先生因为什么原因被告?( )
组卷:21引用:1难度:0.8 -
8.《水浒传》中冒充李逵拦路打劫,后被李逵一刀打翻在地的人是( )
组卷:27引用:1难度:0.6 -
9.下面是某位同学做的整本书阅读积累卡片,其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积累卡组卷:324引用:3难度:0.9 -
10.选出文学常识与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 )
组卷:35引用:1难度:0.8 -
11.下面是《红星照耀中国》中有关三位红军领袖的评价,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组卷:154引用:1难度:0.8 -
12.昆虫记是一部( )
组卷:541引用:7难度:0.7
二、基础知识综合
-
13.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压力山大”的灭菌术 ①超高压加工技术是当前备受各国关注的一项食品加工技术,主要用于冷杀菌。早在19世纪末,科学家就已经发现超高压的灭菌作用,但由于设备昂贵无法进入消费领域。20世纪90年代,日本明治屋公司首先将其应用于产品生产,最早是加工果酱。当时该技术引起了轰动,被认为是新世纪的食品技术。
②超高压灭菌是以水或其他流体传导压力的。一标准大包作大约是0.1兆帕,超高压灭菌的压力一般是100-1000兆帕(即1000-1000个大气压),相当于一个指甲盖承受成吨的重量。在强大的压力下,细菌的微观结构会发生变化。比如,大肠杆菌在40兆帕压力下长度会变长5-10倍,导致细胞壁、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变化,最终会破裂死亡。超高压还会导致蛋白质结构的变化,破坏细菌体内的生物酶,进而破坏正常代谢功能以及DNA、核糖核酸等遗传物质的复制,导致细菌死亡。
③与传统热杀菌相比,超高压灭菌有很多优点。由于压力传导可以瞬间完成,且不受食物的形状、大小限制,因此它高效、快速,且杀菌效果均匀。
④超高压灭菌技术最适合对果汁饮料、浓缩果汁和果酱等液体进行灭菌。以酸性果汁为例,引起腐败变质的常常是酵母菌、霉菌和部分腐败细菌。而在400兆帕压力下处理10分钟,酸性果汁便可达到商业无菌状态,即使在室温条件下存放数个月也无任何腐败交质现象。其他研究中,草莓汁、菠萝汁、桑葚汁、荔枝汁、芒果汁、猕猴桃汁等,一般在300-500兆帕压力下就能达到商业无菌标准。
⑤食物常常在热加工面前“黯然失色”超高压却不破坏食物中的天然色素。热杀菌工艺还会改变食物的香味成分,而超高压处理则不会对食物的香味有影响。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尤其是维生素类物质,容易在热杀菌过程中损失,而超高压处理则较少破坏食物的营养物质,比如维生素C大约能保留95%左右。超高压处理能最大限度地保留食物的色泽、风味和营养,这是她与超高温灭菌相比最大的优势。
⑥此外,超高压处理的能耗更低,且没有污染排放,更符合现代环保的要求。
⑦超高压技术还可用于食物的快速冷冻和解冻,通过改善冰晶形成的过程,可以避免食物口感变差。经过超高压处理的肉类会变得松软可口,可以起到一定的嫩化作用。超高压也能改变蛋白质和多糖的凝胶特性。在淀粉类、奶酪等食品中已经有一些尝试性研究。总之,超高压技术的潜力还没有完全被开发,期待未来会有更多的新进展。
(1)第⑤段加点的“黯然失色”在文中的意思是。
(2)第⑤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3)阅读第②-⑥段,完成内容梳理。
超高压灭菌术:①、②超高压灭菌术的优点:a.、b.、c.能耗低,符合环保要求
(4)下列对第④段理解正确的一项
A.超高压灭菌术可杀死果汁中的酵母菌、霉菌及腐败细菌。
B.酸性果活经超高压灭菌后可以在恒温条件下长期地存放。
C.超高压技术只适合为酸性果汁灭菌且能确保到无菌状态。
D.该段在介绍事物的特点时主要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5)有人说文章第⑦段纯属多余,请简要说说你的看法。组卷:86引用:3难度:0.7
三、填空题
-
14.名著阅读。
(1)“它常常寄居在蚯蚓的地道里,如果你走到泥滩边,蹲下身子细细搜索,不难发现这样的地道。它并不利用地道的全部作自己的居所,因为地道的深处往往又阴暗又潮湿,而且不适合排泄废物,有时还会遭受昆虫的暗袭。所以它用靠近地面七八寸长的那段作自己的居所。”——《昆虫记》这段文字中的“它”是指
A.蟾螂
B.被管虫
C.樵叶蜂
D.蝶蜂
(2)“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A,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在作者笔下,A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组卷:6引用:3难度:0.6 -
15.阅读名著语段,按要求填空。
“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它则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前——剌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月日光中的享乐……”
文中的“它”是指①(昆虫名),本文出自②(人名)的《昆虫记》,该书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③。组卷:54引用:2难度:0.8 -
16.鲁迅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你认为鲁迅给予该书这么高评价的原因是什么?
组卷:206引用:13难度:0.8 -
17.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问题。
学校开展以“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为主题的“阅读红色经典”活动,下面是某同学的摘抄片段。
片段一:他的相貌并不动人,身材矮胖,但有铁一般的臂膀和腿。他的衣、食、住都同士兵一样,共尝士兵们的艰苦,早年往往赤脚走路。他喜欢在军营里散步,跟士兵们坐在一起,说故事,同他们玩耍。乒乓球打得很好,篮球也不错。
片段二: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他在中国也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是瘦个子,中等身材。细小而坚韧的骨骼,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尽管有长而黑的胡子,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他英文讲得虽不流利,却相当准确,据他说已有五年不讲英文了,这使我很惊讶。
片段三:在体育上他是很活泼的,很好的骑手,这一半因为他是一个不吸烟者和节欲者。有一天在红军第二师演习的时候,我们必须要爬一座很高峻的山。“跑上山顶去!”他突然这样对我和他的气喘着的总部人员喊着。他像一个兔子一样地跳着跑开了,到山顶的时候他远超过了我们一行人。
(1)上述摘抄片段选自哪部作品?该作品的作者是谁?
(2)请从上述摘抄片段中任选一则,指出该片段中描述的人物是谁,并结合原著概括他的主要性格特征。组卷:123引用:15难度:0.5 -
18.本学期,我们读了《昆虫记》,了解了昆虫生活的奥秘,也被
(作者)积极探索,求真务实的精神感动。他在对昆虫的描述中,处处洋溢着对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这种情怀,为这部著作注入了灵魂和生气。组卷:19引用:2难度:0.7
四、名著阅读
-
19.阅读下列文段,完成题目。
【文段一】
( )把它的翅膀极度地张开,它的翅竖了起来,A并且直立得就好像船帆一样。翅膀竖在它的后背上,( )将身体的上端弯曲起来,样子很像一根弯曲着手柄的拐杖,并且不时地上下起落着。不光是动作奇特,与此同时,它还会发出一种声音。B那声音特别像毒蛇喷吐气息时发出的声响。 ( )把自己的身体的前半部分完全都竖起来了,那对随时准备东挡西杀的前臂也早已张了开来,露出了那种黑白相间的斑点。这样一种姿势,谁能说不是随时备战的姿势呢?
【文段二】
红军在瑞金召集了一个军事会议,决定退却,并迁移主要的红军主力到一个新的根据地去。为了这种大的出征,一切计划是非常完备而有效的。在红军先遣队伍里有指挥员刘伯承,他接受和彝族人民商谈友谊联合的使命,这交涉使红军很快、很安全而又非常快地过了境。先遣部队的五个大队每队里自告奋勇选出十六人,坐着第一只船渡河去带回那另外的船只,同时在南岸上,红军就山边安上机关枪,越过了河放射出一道保护的火线,火力集中在敌人暴露出来的阵地。
【文段三】
他们身上背了毛瑟枪和手榴弹,马上就爬到沸腾的河流上去了,紧紧地抓住了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红军机枪向敌军碉堡开火,子弹都飞迸在桥头堡上。敌军也以机枪回报,狙击手向着在河流上空摇晃地向他们慢慢爬行前进的红军射击。第一个战士中了弹,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但是别的人越来越爬近到桥中央,桥上的木板对这些敢死队起了一点保护作用,敌人的大部分子弹都迸了开去,或者落在对岸的悬崖上。
【文段四】
C四川人,从来没有看见过这样的中国战士!这些人,当兵不是只为了一碗饭,而是一些为争取胜利而愿意自杀的青年!D他们是人类?是疯子?或是神仙呢?——迷信的四川人这样惊叹着。
(1)文段一选自(填人名)写的《昆虫记》,( )是指。(填昆虫名称)
(2)有同学对红军渡过大渡河的过程不太熟悉,请你根据【文段三】把有关情节补充完整。
红军转移到四川境内——刘伯承与彝族部歃血为盟——红军奇袭安顺场————全军渡过大渡河
(3)请联系文段二、三具体分析“人心齐,泰山移”表现在哪些方面。
(4)根据提示完成表格。分类 材料 品析词句 探究增强作品文学性的方法 《昆虫记》
(科普作品)文段一划线句 (AB任选一句):
①③
④《红星照耀中国》
(纪实作品)文段四划线句 (CD任选一句):
②组卷:19引用:2难度:0.5 -
20.阅读下面从名著中节选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 最坏的罪犯,要算蚂蚁了。我曾见过它们咬紧蝉的腿尖,拖住它的翅膀,爬上它的后背,甚至有一次一个凶悍的强徒,竟当着我的面,抓住蝉的吸管,想把它拉掉。最后,麻烦越来越多,无可奈何,这位歌唱家不得已抛开自己所做的井,悄然逃走了。于是蚂蚁的目的达到,占有了这个井。
……
它(蝉)有非常清晰的视觉。它的五只眼睛,会告诉它左右以及上方有什么事情发生,只要看到有谁跑来,它会立刻停止歌唱,悄然飞去。然而喧哗却不足以惊扰它。你尽管站在它的背后讲话、吹哨子、拍手、撞石子。就是比这种声音更轻微,要是一只雀儿,虽然没有看见你,应当早已惊慌得飞走了。这镇静的蝉却仍然继续发声,好像没事儿人一样。照我想,蝉是听不见自己唱的歌曲。
……
我想,经过这次试验,我们可以确定,蝉是听不见的。
[乙] 红军说到它时,一般都叫“二万五千里长征”。从福建的最远的地方开始,一直到遥远的陕西西北部道路的尽头为止,其间迂回曲折,进进退退,因此有好些部分的长征战士所走过的路程肯定有二万五千里,甚至更长。根据一军团按逐个阶段编的一张精确的行军记录,长征的路线共达一万八千零八十八里,折合英里为六千英里,大约为横贯美洲大陆的距离的两倍,整个旅程都是步行的,有些是世界上最难通行的小道,大多数无法通行车辆轱辘,还有亚洲最高的山峰和最大的河流。从头到尾都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斗。
(1)[甲]段文字的作者是,[乙]段文字的作者是。从两段文字中可以看出,这两位作者都具有的精神。
(2)联系作品,回答下面问题。
①[甲]段文字中作者说“我想,经过这次试验,我们可以确定,蝉是听不见的”,那么作者做了什么实验,确定蝉“听不见”?
②[乙]段文字表现了作者对红军长征怎样的感情?组卷:10引用:2难度:0.5 -
21.《西游记》中的众多人物都写的栩栩如生,个性鲜明。请你结合一个精读过的人物故事,从对这部分内容深入思考的角度,简要说明你是如何进行精读的。
组卷:25引用:4难度:0.7 -
22.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用它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工作做得很快。蟋蟀钻在土底下干活,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不大一会儿,它又进去继续工作。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
住宅的重要部分快完成了。洞已经挖了有两寸深,够宽敞的了。余下的是长时间的整修,今天做一点,明天做一点。这个洞可以随天气的变冷和它身体的增长而加阔。即使在冬天,只要气候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还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
(节选自《昆虫记》)(1)选文节选自《昆虫记》,又译《昆记物语》或《昆虫学札记》,它被誉为“”,作者是。
(2)《昆虫记》“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读了选文,你被蟋蟀的哪些方面触动了?请结合选文说说。
(3)选文写了蟋蟀的习性,《昆虫记》中还写了不少昆虫的习性,请你写出《昆虫记》中描绘的四种昆虫并分别简要概括它们的特点。组卷:199引用:4难度:0.7 -
23.名著阅读。
《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鲁迅把它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在作者(姓名)笔下,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礼服;“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伤的会“愉快的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组卷:467引用:18难度:0.7 -
24.《昆虫记》向读者呈现了一个有趣的昆虫世界,书中所写的昆虫们如小说中的人物一样鲜活。请将代表昆虫的字母填入对应的横线处。
A.蝉
B.螳螂
C.大孔雀蝶
D.蟋蟀
①“结婚狂”:
②“繁衍迅速的音乐家”:
③“地下潜伏者”:
④“善打心理战的高手”:组卷:49引用:6难度:0.8 -
25.阅读从《昆虫记》中节选的三个片段,完成问题。
【片段一】最后,麻烦越来越多,无可奈何,(a)这位歌唱家不得已抛开自己所做的井,悄然逃走了。于是蚂蚁的目的达到,占有了这个井。不过这个井也干得很快,浆汁立刻被吃光了。于是它再找机会去抢劫别的井,以图第二次的痛饮。
【片段二】好运气所偏爱的,是那些有耐心的人;它报答我所付出的艰辛劳动。经过一种精妙绝伦的加工,微型垫圈已经变成一道强度甚低的条纹;就在这个时候,困在卵中的小生命额头一碰,卵盖便沿着自己的周边分离开去,被顶起来。随后落在一旁,其景状与注射剂细颈薄玻璃瓶的顶帽断落一样。(b)蟋蟀从卵壳里出来,犹如从玩偶盒里弹出了个小怪物。
【片段三】看来,它的这个精心安排设计的作战计划是完全成功的。那个开始天不怕、地不怕的小蝗虫果然中了它的妙计,真的是把它当成什么凶猛的怪物了。(c)当蝗虫看到它的这副奇怪的样子以后,当时就有些吓呆了,紧紧地注视着面前的这个怪里怪气的家伙,一动也不动,在没有弄清这是谁之前,小蝗虫是不敢轻易地向对方发起什么攻势的。这样一向擅于蹦来跳去的蝗虫,现在,竟然一下子不知所措了,甚至连马上跳起来逃跑也想不起了。
(1)本文作者是(国家)的(人名),该作品被誉为“”。
(2)下列关于《昆虫记》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画线句a采用了拟人手法,表现了蝉的无可奈何,显得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
B.画线句b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蟋蟀破卵而出时的可爱情状,表达了作者看到蟋蟀出世的欣喜之情。
C.《昆虫记》是一部科普作品,为我们普及了科学知识,画线句c增进了我们对切叶蜂的了解,知道切叶蜂是一种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的昆虫。
D.《昆虫记》既是富于科学性的昆虫学著作,又是可读性很强的优美散文。阅读时要发挥想象力,进入作品描写的世界,体会其文字之美。组卷:117引用:4难度:0.6 -
26.名著阅读。
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蝉则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它坐在树的枝头,不停的唱歌,只要钻通柔滑的树皮,里面有的是汁液,吸管插进桶孔,它就可饮个饱了。
(1)上面文字出自法国作家的《》。这部作品被誉为“”。
(2)请结合本文段说说为什么本书既是科普著作,又是文学经典?组卷:18引用:3难度:0.7 -
27.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回答问题。
(1)下列对名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昆虫记》中,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做出无私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
B.《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代表作。小说设想了潜水艇的强大功能,描绘了奇幻美妙的海底世界,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下海、自由翱翔的梦想。
C.《朝花夕拾》中的《二十四孝图》,写“我”儿时就不喜欢“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故事,进而引发了对那种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的批判。
D.《儒林外史》是我国讽刺艺术的巅峰之作,作品中没有正面人物形象。其中人物或故弄玄虚,欺世盗名;或倚仗权势,横暴不法;或终老科场,迂腐可笑。
(2)“三”是个神奇的数字。在中国古典名著中,与“三”相关的故事有很多,请依照示例写出三个含“三”的故事。
示例:《水浒传》——三打祝家庄组卷:101引用:1难度:0.8 -
28.阅读下面选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A】它们身体鼓鼓的,像半粒豌豆,鞘翅光滑或有绒毛,通常黑色的鞘翅上有红色或黄色的斑纹,或红色、黄色的鞘翅上有黑色的斑纹,但有些瓢虫,鞘翅黄色、红色或棕色,没有斑点,这些鲜艳的颜色具有警戒的作用,可以吓退天敌。
【B】有这样一只不知危险无所畏惧的灰颜色的蝗虫,朝着那只螳螂迎面跑了过来。……螳螂把它的翅膀极度张开,它的翅竖了起来,并且直立得好像帆船一样。翅膀竖在它的后背上,螳螂将身体的上端弯曲起来,样子很像一根弯曲着手柄的拐杖,并且不时地上下起落着。
【C】红蚂蚁们正沿着那一条白色的石子路凯旋呢!我取了一张叶子,截走几只蚂蚁,放到别处。这几只就这样迷了路,其它的,凭着它们的记忆力顺着原路回去了。这证明它们并不是像蜂那样,直接辨认回家的方向,而是凭着对沿途景物的记忆找到回家的路的。所以即使它们出征的路程很长,需要几天几夜,但只要沿途不发生变化,它们也照旧回得来。
(1)三个选段选自名著《》,是法国昆虫学家的传世之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被誉为“”。
(2)【B】段文字细致入微地刻画了螳螂时的动作地表现了螳螂的特点。
(3)【C】段的红蚂蚁表现出了哪些特点?试结合具体事例说说作者在这部科学著作中如何体现敬畏生命的情怀?组卷:4引用:1难度:0.5 -
29.读名著片段内容,完成积累感悟。
内容 积累感悟 卢克莱修曾说:“恐惧造就神明。”A通过恐惧让人们神话了,被尊为天上的一个星座,而且成为历书上十月的象征。
这一次,我让雌A背脊上的一部分幼仔掉了下来,小A们四散落下,但是距离母亲不远,这一回母亲迟疑了相当长的时间。当这群孩子漫无目的四处乱跑时,母亲终于为此着急起来。它将双臂-我用这个词来称呼A带钳的前肢,围成半圈,一边耙地,一边掠过沙砾,将迷途的孩子们拨回身边……(1)文中的A指的法布尔《昆虫记》中昆虫 。卵产下后,B妈妈便待在自己那小窝里,里面差不多满满当当地挤放着三四只摇篮,一个一个紧挨在一起,尖的一头冲上。它现在要干什么呢?想必是要出去转转,这么久没有进食,得恢复一下体力了吧?谁要是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它仍旧待在窝里,自从它下到洞中,它什么都没有吃过,绝对没有去碰那个大面包;大面包已经分成几等份,将是它的子女们的食粮…… (2)文中的B指的法布尔《昆虫记》中昆虫 。自昨天起我们开始等你的信了,算起日子来,也该有信来了。你真不知道为娘的牵肠挂肚,放怀不开。……等到空下来,或是深夜,就老是想着你。……虽是我们将来在一起的时候不会多,但是凭了记忆,宝贵的回忆,我也会破涕而笑了。
在京洗的衣服怎么样?希望你慢慢地仔细地整理东西,妈妈不能代你收拾东西,真是件遗憾的事。维生素B一定要吃,以后生活一定要有规律。只愿你多多来信,我们才感谢不尽呢!《傅雷家书》(3)三个文段分别描写的昆虫的母爱和人类的母爱,这母爱都具有 的特点。组卷:96引用:2难度:0.6 -
30.结合《昆虫记》整本书的阅读经历,请从观察、探究和写作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你的收获。
组卷:91引用:4难度:0.5
五、现代文阅读
-
31.快递与电子商务 ①从山东来京打工的阴法勇2004年刚当上快递员那会儿,每天只能送三四个快件,但如今,阴法勇每天都要发七八十个快件。
②从2005年起,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其对快递业的正面影响开始显现,圆通、申通、中通和韵达等速递公司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最高峰时,圆通70%的业务量都来自淘宝,快递业务收入每年都有20%的增长。
③然而,“成也电子商务,败也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在给快递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其服务能力提出了挑战。
④首先,迅猛发展的电子商务使快递业打起了价格战。七八年前,无锡同城快递起价为10元左右,后来一度降至5元,这种情况导致快递企业利润积累缓慢,扩大再生产能力不足,无法满足越来越大的市场需求,抗风险能力渐弱,去年11月11日淘宝大促销,一天就产生了1000多万件快递量,让快递企业也招架不住,由此造成混乱局面。
⑤其次,近两年来的电子商务和快递业成为一根绳上的两只蚱蜢,电子商务跳得太快,而快递业被拽得踉踉跄跄,在管理上出现脱节情况。快递企业来不及兴建仓库,购置车辆和培训人员,往往采用特许加盟的方式扩大规模。这种方式虽然能快速扩大企业的派送范围,却难以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快件延误、损毁或丢失的现象时常发生。
⑥如今,快递服务质量已成为制约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为突破这一瓶颈,电子商务企业开始将触角伸至快递业:有的入股快递企业,有的开始自建物流。今年初,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集团也宣称将通过“物流宝”平台大力推进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并投入上百亿元兴建全国性仓储网络平台。专家预计,该平台一旦建成,对快递业将产生深远影响,快递业将重新“洗牌”。
(1)请你说说选文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2)请根据选文④⑤段内容简要说明快递业“败也电子商务”的原因。组卷:8引用:1难度:0.5 -
32.谁将成为新的杀手? ①就在我们不断攻克现有的疾病时,将在21世纪时刻陪伴我们左右的一颗颗新定时炸弹已经悄然准备就绪,它们就是天然或者人造的新型病菌。
②我们面临的21世纪无疑将是一场血腥的捉虫大赛。可以肯定的是,各种古怪恐怖的新传染病将此起彼伏,针对这些新病魔的战斗将令我们今日与艾滋病所作的艰难斗争显得微不足道。届时,我们手中早已有了艾滋病疫苗,人们只需花几美元或者根本不用付钱就可以得到疫苗。
③今天,新病毒正走出大自然,“发现”人类。在医院和丛林诊所里,异常强大的变异细菌不断出现,人类根本来不及找出对付它们的抗生素。仅从1994年以来,已有30多种新病毒现身,它们之中像艾博拉出血热、F和G型肝炎、安第斯病毒、法基病毒、比利多病毒、白水旱谷病毒等等已经令医学界一筹莫展。而2003年春季出现的SARS冠状病毒,由于易于传播,严重的威胁着我们的健康和生活。
④病毒越来越易于侵入人体的原因之一便是人口膨胀。在病毒看来,我们人类无异于一顿越来越丰盛的午餐。在自然界,当某种生物种群的数量过高、并且过于集中时,由病菌引发的疾病势必爆发,有效地减少该种群的数量。没有理由认为,我们人类就可以逃过这条自然法则。
⑤推动大自然着手实施这项法则的因素之一便是我们正在兴建的超级城市,它们通常都建立在热带地区的发展中国家。联合国的一项调查表明,到公元2015年,地球上将有26个这样的超级城市,其中的22个将出现在并不发达的地域。到2030年,世界上60%的人口都将住进城市,届时,一些巨型城市的固定人口将超过3000万。可以设想一下,把所有这些人都塞入一座城市,撤走绝大部分医生,只留下几座医院,而且连最基本的卫生设施也不复存在。这样你得到的就是一颗随时都可能发作的生物炸弹。现在你要复制8到10枚这样的炸弹,然后把它们分别安放在世界各地。
⑥更糟糕的是,这些炸弹之间是有导火索相连的。人们乘坐飞机四处旅行,把病毒迅速有效地带往世界各地。人类已经结成了一个高速严密的生物互联网,下个世纪,这个生物互联网的运行速度只会更快。越来越多的人口日益频繁地外出旅行,结果自然加快了疾病的传播。
⑦除此之外,令人心悸的还有生物武器。20世纪80年代,原苏联曾运用最基本的基因工程技术制造了可以抵抗一切传统药物的黑死病系列病毒,并将这种病毒装入导弹弹头。随着生物技术日臻完善,人类将解开越来越多的生物基因密码,生物学家们也将学会怎样混合不同病毒的基因,从而制造出致命的、非天然的病毒系列,最终用于弹无虚发的新式武器。
⑧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一种坚不可摧的细菌,它被称作“能够抵御辐射的恶魔细菌”。这种细菌在受到伽马射线的轰击后依然故我,同样剂量的射线是人体承受量的数千倍,它足以粉碎玻璃。科学家们在南极纯洁的冰山里发现了恶魔细菌的“死孢子”,它们已经被紫外线灼烤了100多年。这些孢子被放入营养液后,它们的DNA发生重组,再次大量繁殖。如果科学家们成功地将恶魔细菌植入炭疸杆菌,其结果将是一种谁也无法消灭的新病毒。从生物武器的制造、贩卖和使用者的角度来说,未来真是一片光明。
⑨不过我们还是平安度过了20世纪,突飞猛进的经济和科技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少欢乐。同样的局面也可能出现在21世纪。我们对付疾病的手段层出不穷,可以在几秒钟内隔离出病毒的新设备也有望研制成功。
⑩不论我们的技术多么先进,我们还得踏踏实实地与细菌做斗争。我们也许赢不了21世纪与细菌展开的大战,但我们也不一定就会输掉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
(1)结合第④段内容,你认为“我们人类就可以逃过这条自然法则”中的“这条自然法则”指什么?
(2)第⑥段中的“人类已经结成了一个高速严密的生物互联网”一句中的“生物互联网”指什么?
(3)第②③⑤段分别采用什么说明方法来说明不同内容的。
(4)新病毒产生的渊源有哪两方面?
(5)第④⑤⑥段分别从什么角度进行说明的?
(6)用竖线给文章划分层次。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7)第⑧段末句“从生物武器的制造、贩卖和使用的角度来说,未来真是一片光明”。反其意,模仿该句,将下句填充完整。
从角度来说,未来确实充满危险。组卷:3引用:2难度: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