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0课 唐雎不辱使命》2024年同步练习卷(4)
发布:2025/11/25 3:0:23
一、选择题
-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371引用:3难度:0.7 -
2.下列各句重音、停连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36引用:2难度:0.5 -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组卷:450引用:3难度:0.8
二、基础知识
-
4.一词多义。
①得 A是焉得为大丈夫乎B得志,与民由之
②戒 A往送之门,戒之曰B必敬必戒,无违夫子。组卷:147引用:4难度:0.5 -
5.通假字。
荡胸生曾云
“曾”同“”,。组卷:2引用:0难度:0.9 -
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玉盘珍羞直万钱 羞: 直: (2)长风破浪会有时 会: (3)直挂云帆济沧海 济: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酬: (5)暂凭杯酒长精神 长: 组卷:32引用:1难度:0.8 -
7.解释加点文言字。
(1)两股战战
(2)会宾客大宴
(3)宾客意少舒
(4)妇抚儿乳
(5)京中有善口技者
(6)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7)惊觉欠伸
(8)曳屋许许声
(9)众宾团坐组卷:3引用:1难度:0.6 -
8.填空。
课文《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作者是国家、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本文是他在1919年4月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大会上发表的演讲。组卷:24引用:2难度:0.7 -
9.给加点字注音。
迁徙 祖籍 妯娌 组卷:61引用:2难度:0.9 -
10.翻译下列句子。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6)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组卷:62引用:1难度:0.8
三、语言运用
-
11.请你用心观察自己父母在一个特定情境下的细节,仿照文中的写法,用上几个恰当的动词,写一段话表达自己的情感。(100字左右)
组卷:18引用:2难度:0.7
四、文言文阅读
-
12.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马说
韩 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病梅馆记
龚自珍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①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②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注释】①斫(zhuó):砍,削。②鬻(yù):卖。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B.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C.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D.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食或尽粟一石(食:吃)
B.执策而临之(临:靠近)
C.以欹为美( 欹:倾斜)
D.遏其生气 (遏:阻止)
(3)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中的“千里马”无疑是悲剧的,造成它悲剧的根本原因是饲养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
B.【甲】文的文体是“说”,常用来表达对某个问题的见解,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借寓言故事、状写事物来说明事理。
C.【乙】文中,作者对“梅”被摧残成病态十分悲痛,并付诸行动来医治病梅,表达了作者追求个性解放的迫切愿望。
D.【甲】文和【乙】文虽然文体不同,但都直接批判了统治者肆意摧残人才的社会现实。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②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组卷:10引用:1难度:0.5 -
13.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完成下面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加点字。
①太丘舍去
②去后乃至
③尊君在不
④元方入门不顾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一句。
(3)文中特意强调“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有何用意?
(4)面对“友人”责骂自己的父亲,元方是如何回答的?这表现出他怎样的特点?组卷:176引用:3难度: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