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1课 核舟记》2022年同步练习卷(2)

发布:2025/11/24 6:0:18

  •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
          晏元献公为童子时,张文节荐之于朝廷,召至阙下.适值御试进士,便令公就试。公一见试题,曰:“臣十日前已作此赋,有赋草尚在,乞别命题。”上极爱其不隐。
          及为馆职,时天下无事,许臣幕择胜燕饮.当时侍从文馆士大夫各为燕集,以至市楼酒肆,往往皆供帐为游息之地。公是时贫甚,不能出,独家居,与昆弟讲习。一日,选东宫官,忽自中批除晏殊,执政莫喻所因。次日进复,上谕之曰:“近闻馆阁臣寮,无不嬉游燕赏,弥日继夕,唯殊杜门,与兄弟读书,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官。”
          公既受命,得对,上面谕除授之因。公语言质野,则曰:“臣非不乐燕游者,直以贫,无可为之。臣若有钱亦须往,但无钱不能出耳。”上益嘉其诚实、知事君体,眷注日深。仁宗朝,卒至大用。
    【注】①晏元献公:晏殊,宋朝人,谥号元献。②阙下:京城。③赋草:所做赋的草稿。④燕饮:“燕”同“宴”,指宴饮聚会。⑤昆弟:兄弟。⑥东宫官:古代教育、辅导、保卫太子的官职。⑦中:这里指皇宫内。⑧批除:这里是皇帝下手谕晋升某人的意思。⑨杜:关。⑩质野:朴实率直,不加文饰。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值御试进士
     

    ②有赋草
     

    ③公时贫甚
     

    至大用
     

    (2)下列句中加着重号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张文节荐之朝廷舜发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上极爱不隐间干二百里《三峡》
    C.执政莫喻山峦为晴雪洗《满井游记》
    D.正可东宫官是以众议举宠督《出师表》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臣非不乐燕游者,直以贫,无可为之。
    ②上益嘉其诚实,眷注日深。
    (4)晏殊和曹刿同为国君委以重任的人选,他们被委以重任的原因有何不同?

    组卷:15引用:2难度:0.5
  • 2.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问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
          己卯上元,予在儋州,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沽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选自苏轼《书上元夜游》)
    [注]①上元:农历正月十五。②儋(dān)州:古郡名,苏轼被贬之地,今属海南。③民夷:指汉族和当地少数民族。④屠沽:泛指市井中做生意的人。⑤过:苏过,字叔党,苏轼幼子。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至承天寺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
     

    竹柏影也      
     

    ④有老书生数人来
     

    ⑤予欣然之      
     

    (2)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②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
    (3)(甲)(乙)两文用凝练的笔墨分别描写了
     
    之美和儋州
     
    的繁华景象、祥和淳朴的民风。
    (4)(乙)文中作者“自笑”和“笑韩退之”的原因各是什么?

    组卷:20引用:2难度:0.3
  • 3.解释加点字。
    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之,曰:“天下无马!”呜呼!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
     
     (2) 材
     
     (3) 临
     
      (4) 其
     

    组卷:13引用:2难度:0.7
  • 4.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各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七年,入见,帝从容问曰:“卿得良马否?”飞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不受。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未安,踊跃疾驱,甫百里,力竭汗揣,殆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纯之材也。”帝称善,曰:“卿今议论极进。”
    (选自【宋史•岳飞传】)
    【注释】①帝:宋高宗赵构,此次谈话后遂封岳飞为太尉。②介:备上鞍甲。③褫(chǐ):脱去,卸下。④秣:喂食。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策之不以其道
     
        ②食之不能尽其
     

    ③比行百里始奋迅
     
        ④褫鞍甲而不息不
     

    (2)下面各项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骈死槽枥之间苛政猛虎也
    B. 策之不其道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
    C. 驽纯材也不以其道
    D. 此寡取易盈真无马邪?
    (3)选出与“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A. 学而时习之             B. 而吾以捕蛇独存
    C. 面山而居                D. 执策而临之
    (4)用斜线“/”为乙文中画浪线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
    受 大 而 不 苟 取 力 裕 而 不求 逞 致 远 之 材 也
    (5)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然非精洁则不受。
    (6)两文都谈马,韩愈笔下的千里马本应“
     
    ”才能展现“千里之能”;被岳飞称为“致远之材”的良马具有“
     
    ”“
     
    ”的特点。(用文中的语句填空)
    (7)韩愈和岳飞都是借论马来表达对人才的看法,韩愈先从正面提出问题,然后从反面展开议论,岳飞则通过
     
    阐述,他们都希望优秀人才能够被识别和重用。

    组卷:7引用:1难度:0.5
  • 5.阅读下面的诗和文,完成问题。
    【甲】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乙】周亚夫军细柳(节选)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1)以上诗、文都与战争有关,【甲】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
     
    》,【乙】文《周亚夫军细柳》的作者是西汉历史学家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3)以下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实录真实事件,是首激荡人心的英雄战歌。
    B.【甲】诗表现我军将士攻占敌人城池时的勇敢无畏。
    C.【乙】文表现细柳营将士们以国事为重,军纪严明。
    D.【乙】文表现周亚夫治理军队严酷刻板,不近人情。
    (4)从选文看,【甲】诗描绘战争场面,【乙】文描绘
     
    场面;【甲】诗中的将士们和【乙】文中的将军亚夫都表现出了
     
    的可贵品质。

    组卷:117引用:5难度:0.3
  • 6.下面是“诗词品析小组”搜寻到的《人间词话》中对南唐后主李煜的评价,结合品析完成任务。
    ㅤㅤ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词亦略似之。然道君不过自身世之戚,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
    (1)参考《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道”的义项,文中“道”的意思为  
     
    (选序号)
    道dào:①(名)路;道路。《鱼我所欲也》:“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②(名)途径;方法;措施。《六国论》:“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③(名)规律;法则。《庖丁解牛》:“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④(名)道理;事理。《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⑤(动)说;谈论。《桃花源记》:“不足为外人道也。”⑥(名)学说;主张。《送东阳马生序》:“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2)文中加点的词“以”与下列句中“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不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B.策之不其道(《马说》)
    C.醒能述文者(《醉翁亭记》)
    D.可为师矣(《论语》)

    组卷:6引用:1难度:0.5
  • 7.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困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文因版本不同,文段的划分与标点符号有所不同,但内容相同)
    (1)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其筋骨
     

    ②入则无法家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
    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简要分析选文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4)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请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将如何面对?

    组卷:26引用:3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2.5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