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课 社戏》2024年同步练习卷(6)
发布:2025/11/23 8:0:28
一、基础知识
-
1.根据拼音写汉字。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miǎo shì卑微的懦夫;我生来就是hóng hú而非燕雀,我欲于苍穹之上小视地上的蝼蚁。组卷:3引用:1难度:0.8
二、综合读写
-
2.为了弘扬长江文化,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于今年年初正式启动。江苏省(图1)的名胜古迹丰富(如南京的秦淮河、镇江的北固山等),文化名人众多。下列选项中,你认为哪一位可以成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的名片?联系其经历或作品,说明理由。

A.杜牧B.辛弃疾
选择:
理由:组卷:41引用:1难度:0.5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魏文帝曹丕《燕歌行》诗云:“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霜,是在气温降到0℃左右以下时,接近地面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在物体上凝结成的白色。霜降, 俗话说□“霜降霜降,霜止清明。”这句谚语前半句断句应为“霜、降、霜降”——是说自然界的霜,大概率是从霜降这天开始降落的;到了来年春天清明节,风清景明,气温回暖,就不再下霜了。
(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霜,是在气温降到0℃以下时,接近地面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在物体上凝结成的白色。
B.霜,是在气温降到0℃以下时,接近地面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在物体上凝结成的白色冰晶。
C.霜,是在气温降到0℃左右以下时,接近地面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在物体上凝结成的白色冰晶之一。
D.霜,是在气温降到0℃左右时,接近地面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凝结成在物体上的白色冰晶。
(2)在文中方框内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3)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A.顾名思义,就是霜气降落的节令。
B.望文生义,就是霜气降落的节令。
C.霜气降落的节令,岂不就是望文生义?
D.霜气降落的节令,岂不就是望文生义?组卷:6引用:3难度:0.6
三、现代文阅读
-
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美猴王出世、海底森林【甲】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惊动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驾座金阙云宫灵霄宝殿,聚集仙卿,见有金光焰焰,即命千里眼、顺风耳开南天门观看。二将果奉旨出门外,看的真,听的明。
【乙】我们到底走到森林的边缘了,这可能是尼摩船长的广大领土中最美好的一处。他把森林看作是他的,他把森林的所有权归他自己,像世界开辟的时候,最初出现的一批人霸占所有权一样。其实,又有谁能够跟他争这海底财产的所有权呢?哪有比他更大胆的开荒者,手拿着斧子,敢来这里砍伐荆棘,开垦田地呢?
这森林中生长的都是高大的木本植物,当我们走到树林中间阔大的拱形枝干之下,我的眼光首先就被林中树枝排列的奇特形状所吸引,感到奇怪的是这种形状,我从来没有看见过。
林中地上并没有生长什么草,小树上丛生的枝杈没有一根向外蔓延,也不弯曲垂下,也不向横的方面伸展。所有草木都笔直伸向洋面。没有枝条,没有叶带,不管怎么细小,都是笔直的,像铁杆一般。海带和水藻,受到海水强大密度的影响,坚定不移地沿着垂直线生长。而且这些水草又是静止不动的,当我用手分开它们的时候,一放手,它们立即回复原来的笔直状态。这林子简直就是垂直线的世界。
(1)甲文选自《》,作者。乙文选自《》,作者。(文学常识)
(2)根据甲文孙悟空的身世,你可以得到哪方面的信息?(内容理解)
(3)作者想象了一个神奇瑰丽的海底世界,有什么寓意?(内容理解)
(4)通过甲乙两文,说说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艺术特色)组卷:21引用:1难度:0.5 -
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被“偷走”的鲜花佚名ㅤㅤ①我开了家鲜花店,父亲在闲暇之余会过来帮忙。我的左邻是一家老饭馆,我的右邻是一家新开的面店。我的店和我的左邻右舍没有严格的分界线。由于地理位置不是很好,加上又没有特别醒目的标识,我的鲜花店生意惨淡。为了招徕生意,我将一些鲜花从店里搬出来,在门前摆了个造型。这样,A门口倒也打扮得花团锦簇,远远望去,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ㅤㅤ②一天,我打开门时,却发现自己门前摆着的鲜花造型不见了,仔细一看,鲜花被排成了一列,摆在了我和右邻的两道店门之间,而且,一排鲜花紧紧靠向右邻的店门。我气不打一处来,本来生意不好,这不是明摆着欺负人吗?我便要出去与他们理论。父亲却拦住了我说:“且慢!我自有妙法。”
ㅤㅤ③我看到我父亲走进了左邻的店里。出来后父亲便一言不发地将店里的另一些花也往外搬,把它们排在左邻的门口。摆放整齐后,左邻门前的花与靠近右邻的花形成了一种对称美,大气简洁。
ㅤㅤ④尽管我一百个不愿意,但父亲却说自有道理,我问他时,他只说让我等等,便不再多说。
ㅤㅤ⑤第二天早上,B两边的鲜花同时争奇斗艳,明丽动人。到店里吃饭吃面的顾客纷纷在花旁驻足。走进店里,一股淡淡的清香萦绕其间。饭后,与老板唠上两句,知道这动人的鲜花来自隔壁的花店,便时有顾客用餐之后到我店里光顾。我的生意慢慢开始转好,左邻右舍的生意也是兴隆起来,左邻饭店老板与父亲握手,说感谢我们;右邻面店老板也来和父亲握手,一脸羞愧,说我们大度智慧。父亲高兴地对他们说:“应该感谢你们,是你们允许我将鲜花摆到你们的门口,是你们替我做了广告。”
ㅤㅤ⑥我在心里久久地回味着父亲的这一“妙法”。
ㅤㅤ⑦晚上,父亲给我讲了个故事:有一个年轻人,去一家修理厂当修理工,那天接了一个活,修理一辆自行车,需要换掉后胎,几个徒弟争先恐后地忙完了,便坐在一旁打扑克,他不爱玩,看着自行车锈迹斑斑的,便自作主张地拿了机油给自行车的传动部位加油,完了,又将外圈给打磨了一下。同事们觉得他多管闲事,人家又没让你修别的部位,出力不讨好。可是,几天后,车主却将这个年轻人挖到他的公司上班,并且有着不菲的待遇。
ㅤㅤ⑧父亲讲完故事,我恍然大悟,想到毛姆的小说有这样一段情节:种花老人桑迪•巴雷特正准备回答儿子“如何做人”的提问时,却发现儿子脚下踩翻了一盆玫瑰,老人说:你踩伤了玫瑰,玫瑰却给你的脚底留下了清香!儿子似有所悟地脸红了。老人挥了挥手说:去吧,为他人开一朵花!
ㅤㅤ⑨现在,我想,我已真正懂得了父亲所讲的做人妙法了。
(选自《青年文摘》,有删减)(1)阅读文章,理清文脉,在下列方框中依次填写相关的情节。
(2)为满足文章结构或表达效果的需要,文章常会运用反复的手法,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花店生意惨淡 ① 父亲将花摆放在左右饭店入口 ② 父亲给“我”讲修理工的故事 ③
①文中画线句子两次描写了鲜花,请比较分析两处描写在文中的不同表达效果。
②文章为什么两次引用故事?请加以分析。
(3)请分析文章以“被‘偷走’的鲜花”为标题的作用。
(4)文章篇末说,“我已真正懂得了父亲所讲的做人妙法了”,作者真正懂得的“做人妙法”到底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并联系生活写出你的理解。组卷:412引用:4难度:0.3 -
6.海子爷与老雪狼
郭雪波
①漠北。苦寒之地,有一大泽,老百姓管它叫天海子。天海子西畔一隅,扎着一座地窖子,里边住着海子爷。
②可以这么说,天海子周边百里就剩海子爷这么一位两条腿的活物了。当初大迁徙,儿孙们跪着求他,一块儿走了吧。海子爷晃脑袋说,不。儿子说,这儿已没法活人了。海子爷说,我有法活,开春儿我就往海子边儿撒草籽儿插树条子。儿子没辙,留足过冬食物抹着泪一步三回头地走了。可没有熬到过年,一场沙尘暴就把他的房子卷翻了,老汉便挨着天海子挖了一个地窖子穴居起来,就如一只老狼苦守着这片被弃的土地。
③天海子边崖下有一洞穴,洞口上遮着沙蓬子。海子爷每天经过那都要吹吹口哨。那丛沙蓬子下便有了动静,若有若无的两点绿光十分微弱地在那里闪动。海子爷的嘴角呈现出微笑,心说:老伙计,还活着,活着就好。
④如往常一般,海子爷到天海子冰面,就往冰窟的深水放鱼钩鱼线。等着鱼儿咬钩。今天的头条鱼,半个时辰之后才上钩。海子爷从钩上取下那条鱼往身侧土筐里扔,习惯地回头望了望,想到不远处蹲着的老雪狼,兀自笑了。每当扔头条鱼时,他都会这样。
⑤那是三年前的事。当他把头条鱼扔进身侧土筐里,转瞬,鱼就被一只老狼叼走了。那老狼一瘸一瘸的,跑起路来歪歪扭扭,海子爷很快就追上了。他惊诧了:这老雪狼竟是他多年前的“冤家对头”——当年被人们围剿后逃脱的那只母狼。海子爷还清晰地记得,它和一只公狼被大伙围剿到天海子边,公狼为保护它而掉进天海子的那一刹那,它惨烈的嚎叫。想到这,海子爷盯视片刻,挥挥手说,你走吧!老雪狼低垂的雪色长尾冲海子爷摇了摇,咬着鱼蹒跚而去。海子爷一直目送着它回到天海子边沙崖下的那个洞穴,他终于相信了母狼一直守着天海子的传说。
⑥想到这些,海子爷便心生感叹。在冰天雪地的海子边,也只有他偏不肯逃离这片故土,还守在这里了。这些年,他们仿佛就成了一对彼此熟悉的伴儿守在这片荒漠。
⑦海子爷每天钓完鱼,路过老雪狼的岩洞,总要从筐里拣出一条鱼,扔过去。老雪狼待他走远,便从那丛沙蓬子后走出来,找到那条鱼,冲着海子爷的背影呜呜嚎两声,便转回穴内。今天也不例外。
⑧当日夜里,北风刮得紧。天海子边传来老雪狼的哀嚎。一早醒来,想到老雪狼昨夜的哀嚎,他放心不下要去看看。到了洞口,海子爷依旧吹起口哨,似有似无的绿点过了好久才出现,他松下心来。
⑨他下到天海子的冰面,凿了两个冰窟把鱼线放下去。可等了半天鱼就是不咬钩,海子爷冻得坐不住了,准备收线回家。突然,鱼线哧溜溜往水里窜,海子爷大喊一声“好大的鱼!”他拼命拽住线不松手。大鱼拼命地往水下逃窜。他猛地一个趔趄,便被那根鱼线倒拽进了冰窟里。海子爷从水下挣扎着冒出头,攀住冰窟边沿,攀爬,滑落,他的四肢开始变得僵直、麻木,海子爷有些无望了。突然,他的衣袖被什么紧紧地拽住了,抬头一看,竟是那只老雪狼。此时,老雪狼一双昏花模糊的老眼冒出很强的绿光,低着头,弓着腰身,撅着屁股,拼命拽拉渐渐下沉的海子爷。
⑩“谢谢你,老伙计!”海子爷冻紫的嘴巴张了张。
⑪唿儿——唿儿。老雪狼的喉咙里滚动有声,显然催促着海子爷赶紧使劲爬。可他麻木的四肢已经不太听使唤。老雪狼恼怒起来。呜呜低吼着,咆哮着,又拉又拽。老雪狼不走,也不松口,只一个姿势,低着头,弓着腰身,撅着屁股,拼命拽拉渐渐下沉的海子爷。慢慢地,它的身体变得僵硬,它的尖嘴自咬上海子爷的袖子就没有松开过,姿势也没有改变过。渐渐地,它的身躯连着海子爷一起被冻硬冻僵,纹丝不动了。
⑫海子爷和老雪狼就成为一对连体的活标本,仿佛是一对冰雕矗立在天海子空旷的冰面上,成为天海子的一部分,守护着这片天和地。
(1)小说中的“海子爷”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第⑤段插叙海子爷和老雪狼之间的哪些往事?有什么作用?
(3)文章画线处两次描写老雪狼救海子爷这一细节,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4)有人认为小说的主题是对故土的眷恋和坚守,也有人认为是人与自然和谐的追求。你认同哪一个观点?请结合这篇小说就此谈谈你的看法。组卷:657引用:11难度: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