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11课 再塑生命的人》2024年同步练习卷(3)
发布:2025/11/23 7:0:19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
1.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组卷:56引用:1难度:0.8 -
2.下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我是第一吗?”获得奥运冠军的徐梦桃大声呐喊着。四届冬奥会,12年的漫长等待和埋头苦干,曾经遥不可及的梦想就这样实现了。她披上国旗,朝着跳台的方向,跪倒在雪地里,想起那些经历过的不足为据的艰难,她情不自禁,声声呐喊响彻滑雪公园的上空。组卷:49引用:4难度:0.5 -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组卷:7引用:1难度:0.5 -
4.选出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 )
组卷:104引用:3难度:0.9 -
5.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135引用:1难度:0.5 -
6.古诗词中月亮有些常见的别称,下列诗句中哪些描写了月亮( )
组卷:3引用:0难度:0.8 -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组卷:840引用:6难度:0.9 -
8.阅读古诗,完成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而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组卷:57引用:1难度:0.5 -
9.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____的同情,这三种纯洁而无比强烈的感情支配着我的一生。
(2)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安徽调研时,曾提醒官员,“对待人民赋予的_____应始终保持敬畏之心。”
(3)科学传播不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谁这样想,谁就会____科学,最终将危害科学。组卷:1引用:1难度:0.5 -
10.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这个世界真的很美好,做一个快乐的人吧( )摘掉面具,卸下伪装,静守己心,笑谈浮华。以风的洒脱,笑看经年岁月( )以莲的恬淡,随遇而安。人生无常,世事无常。不要人夸颜色好,取悦自己,向阳而行,温暖自己照亮他人,才是大美的人生,智慧的人生( )组卷:269引用:8难度:0.5
二、阅读理解(20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别吵,让父亲睡一会儿
汤小小 ①那次回老家,在候车室里,我坐在一老一少两个男人对面,无意中,听到了他们的谈话。
②年轻男子说:“爸,别担心,医生说了,没事儿,这病能治。”
③原来是一对父子,看他们身边的包里放着一些药物,大概是父亲生了病,儿子带着他到城里的大医院诊治,这是要往家赶呢!
④我不禁心生同情,多看了那父亲一眼。父亲年龄并不太大,五十岁左右的样子,只是脸色蜡黄,非常清瘦,看上去很虚弱。他穿着一件略显宽大的白衬衫,崭新的,与他黝黑的皮肤不太相称,大概是为了进城而新买的吧!旁边的儿子穿着讲究,看样子,应该在城里生了根发了芽。
⑤听了儿子的话,父亲摇了摇头,低声说:“我就说不来看,你偏让来,白花冤枉钱。自己身上的病我自己清楚,你们现在都出息了,我也没啥牵挂,就希望走得利索点,别拖累你们。”
⑥儿子没接腔,转过脸,有泪悄悄地滑落。他赶紧抬手擦掉,不让父亲看见。
⑦我的心忽然有一点疼,看来,父亲的病并不像儿子说的那样轻松,或许,生离死别的悲伤已经在彼此心里蔓延。
⑧两个人都没再说话。过了许久,父亲似乎累了,身体不由自主地靠在了儿子肩上,双目紧闭,看样子,已经进入了梦乡。
⑨候车室里人来人往、嘈杂不堪,并不是睡觉的地方。儿子一手扶着父亲的腰,一只手轻轻地覆在父亲的耳朵上,试图为他抵挡一些噪音。
⑩只见儿子像一个放哨的战士,身体保持不动,眼睛却紧张地看向每一个从他们身边经过的人,目光里写满了乞求,似乎在说:嘘,别吵,让父亲睡一会儿。
⑪同样的情景,我在另一家医院也遇到过。
⑫那是一位八十岁的父亲,在两个女儿的搀扶下,到医院来体检。父亲真的已经老态龙钟,拄着根拐杖,目光呆滞。女儿扶他走他便走,女儿扶他坐他便坐,像一个听话的孩子。
⑬看着别人投来的异样目光,女儿解释说:“父亲年龄大了,又有老年痴呆,生活不能自理。即使父亲不认识我们,只要他健健康康地活着,我们也觉得是种安慰。”
⑭女儿说话时,父亲一直看着她,显然,他对孩子们极度依赖,就像孩子们小时候依赖他一样。等待无聊而又漫长。在长椅上坐了一会儿,父亲似乎累了,身体一斜,倒在女儿的肩头睡着了。
⑮医院里并不太安静。女儿搂着父亲,不敢挪动身体;另一个女儿赶紧将一件外套披在父亲身上,刻意往上面拉了拉,盖住父亲的耳朵。
⑯看着这一幕,所有的人都压低了声音,连医生也放轻了脚步。
⑰我忽然感觉双眼酸涩。无论在嘈杂的候车室,还是在拥挤的火车上,抑或在排成长龙的医院里,从来都是孩子靠在父亲的肩头休息,什么时候,我们看到过年轻力壮的父亲在公众场合安心小憩?父亲从来都担当着保护者的角色,只有当他们病了、老了,再也无力保护孩子时,才会心无旁骛地小睡一会儿,缓解满身的疲惫。
⑱当我们看见一位父亲靠在儿女的肩头睡觉,那一定是因为,他在这个世界的时日已经不多。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在什么时候,当你看到一位睡着的父亲,一定不要吵,不要吵,让父亲安安静静地多睡一会儿。
(1)你从选文中读出了“儿子”与“女儿”的哪些共同品质?
(2)请赏析第⑨段画横线的句子。
儿子一手扶着父亲的腰,一只手轻轻地覆在父亲的耳朵上,试图为他抵挡一些噪音。
(3)细读选文第⑰段,说说为什么“我忽然感觉双眼酸涩”。
(4)选文有多处与文题“别吵,让父亲睡一会儿”相照应,请说说其表达作用。
(5)从选文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感受。组卷:596引用:32难度:0.5 -
12.阅读《让青春枝头绽放绚丽之花》,完成下面小题。
让青春枝头绽放绚丽之花 ①前不久,原创音乐作品《坚强的中国》引发不少网友关注。音乐视频中,医护工作者奋力战“疫”的一幕幕场景真实生动,如在眼前。特别是那些年轻的白衣天使们,洋溢着青春的朝气,传递着鼓舞人心的正能量。
②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从坚守重症病区的护士到参建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农民工,从值守一线的社区工作者到风里来雨里去的快递小哥,从守护一方平安的基层民警到赶制防疫物资的车间工人……广大青年用行动充分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
③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春意味着澎湃动能、无限可能。鲁迅先生说,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徜徉于博大精深的汉语文化,“青春”当属最美好的词汇之一。然而,每个人的一生都只有一次青春,许多人受益时浑然不觉,失去时则徒留怅然。春光灿烂之时,唯有惜时如金、晴耕雨读,否则,虚掷光阴、蹉跎岁月,只会落得“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的结局。
④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就应该胸怀理想、志存高远,追求昂霄耸壑的气象。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为什么一句“现在,轮到‘90后’来保护大家了”收获无数点赞?正是因为担当的情怀最感人,燃烧的青春最可敬。古人言,“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行大道,立大志,把自己的小我融入国家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
⑤1939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说:“什么是模范青年?就是要有永久奋斗这一条。”奋斗是最朴素的“成功学”,是迈向目标的最可靠阶梯。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青年总要面临“成长的烦恼”。但对青春最高的礼赞,乃在奋斗。
⑥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当代青年更应树立“永久奋斗”的理念,自觉在奋斗中淬炼本领,增长才干。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结合文意,请举例说说你在迎接中考的日子里是如何奋斗的。组卷:5引用:1难度:0.5
三、综合实践(10分)
-
13.假如李媛是你初中三年的同桌,她平时不爱说话,很少参加同学聚会和其他活动。但她学习踏实,肯钻研,文化课成绩优异。现在请你针对李媛的特点,给她写一则临别赠言。
组卷:8引用:0难度:0.9 -
14.系统找不到该试题
四、写作(40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世间万物,都是遇见。当温暖遇见寒冷,便有了雨;当春天遇见冬季,便有了岁月;当天空遇见地面,便有了永恒;当男人遇见女人,便有了爱。生命中总有一些遇见是难以忘怀的。
请以“遇见”为题写一篇文章。
①感情真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②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③书写正确、工整,卷面整洁。组卷:166引用:13难度: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