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5课 无言之美》2021年同步练习卷(1)

发布:2025/11/22 12:0:17

一、选择题

  • 1.下列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826引用:2难度:0.9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组卷:37引用:1难度:0.8
  •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73引用:4难度:0.8
  •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6引用:1难度:0.8

二、填空题

  • 5.文学常识填空。
    (1)《庭中有奇树》是
     
    代的一首五言诗,出自《
     
    》。
    (2)《龟虽寿》是东汉
     
    家、
     
    家和
     
    家曹操创作的一首四言乐府诗,此诗是组诗《
     
    》的第四篇。
    (3)《赠从弟(其二)》是
     
    著名文学家,“
     
    ”之一
     
    所著。
    (4)《梁甫行》是
     
    时期文学家曹植创作的一首乐府诗。曹植,
     
    子,
     
    弟,世称
     

    组卷:265引用:1难度:0.8
  • 6.掌握下列字的读音和字形。
     
    yōu
     
     
     
     
     
     

    组卷:8引用:1难度:0.0

三、解答题

  • 7.阅读《济南的冬天》,完成下列各题。
          ①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②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③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④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⑤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⑥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灰色树影。
          ⑦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1)梳理全文思路,请你用精炼的语言,填写下面表格。
    段落 描写对象 特点
    第一段 济南的冬天
     
    第二段 济南冬天的山水 温暖安适
    第三段 阳光朗照下的山 脉脉温情
    第四段
     
    秀美动人
    第五段 城外远山
     
    第六段 冬天的水色
     
    (2)说说下面加点词的妙处。
    ①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②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着点雪。
    (3)请你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④段的划线句子。
    (4)请你认真阅读,找出文中的一个直接抒情语句,说说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组卷:2引用:1难度:0.5
  • 8.读下面两组句子,在意思正确的句子后面打“√”,不正确的打“×”。
    (1)盲姑娘看见贝多芬走进了自己的屋里。
     

    盲姑娘听见贝多芬走进了自己的屋里。
     

    (2)盲姑娘仿佛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盲姑娘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组卷:2引用:1难度:0.0

四、现代文阅读

  • 9.阅读短文,完成问题。
          ①在为自己的人生确立目标时,第一目标应该是优秀,成功最多只是第二目标。现实的情况正相反,人们都太看重成功,不仅把它当成第一目标,甚至当成唯一目标,根本不把优秀当回事。可是,我敢断定,没有优秀支撑的成功一定是短浅的,非常外在的,甚至是虚假的成功。【甲】
          ②我说的优秀,是要让老天赋予你的各种禀赋得到很好的生长,德、情、智全面发展,拥有高贵的灵魂、丰富的心灵和自由的头脑,这样你就是一个真正优秀的人,同时你也就拥有了享受幸福人生的能力。
          ③为什么要把优秀放在第一位,把成功放在第二位呢?
          ④首先,优秀是你自己可以把握的,成功却不然。我们说的成功,一般是指外在的成功,就是你在社会上是否得到承认,承认的程度有多高。这个意义上的成功,取决于许多外部因素,包括环境、人际关系、机遇等等,自己是很难把握的。一个人把自己不能支配的事情当作人生的主要目标,甚至唯一目标,也许最后什么也得不到。【乙】尽你所能地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把你身上的禀赋发展得好一些,这是你能够做主的,你把功夫下在这里就行了。至于优秀了怎么样,有没有时机让你的优秀得到展现,顺其自然就可以了,最多适当留心就可以了。这样来定位,你的心态就会非常好。把外在的成功看作副产品,在那上面没花多少力气,那么,这些名啊利啊,如果你得到了,当然很好,对于你是意外的收获,你比那些孜孜以求才得到的人快乐多了。如果没有得到呢,也没什么,反正你在那上面没花力气,种瓜得瓜,不种就没得,很公平嘛。
          ⑤其次,一个真正优秀的人,哪怕他在社会的意义上并不成功,但其在自我实现的意义上仍然是成功的。【丙】一个不求优秀的人,一个心智平庸的人,如果他又把外在的成功看得很重,就只能靠庸俗的手段去获取名利。最后,他即使得到了一点所谓的成功,可是他的人生价值甚微,甚至是失败的。
          ⑥最后,我相信,在当今社会里,一个优秀的人迟早有机会获得成功,而且一旦得到,就是真正的成功,是社会承认、自己认可的成功,是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取材于周国平的文章)
    (1)根据全文的论证思路,完成下面的结构图。

    (2)将下列三条论据,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恰当的一项是
     

    ①比如有些伟大的艺术家,生前很不成功,死后被世人铭记。他们在默默无闻中度过了创造的一生,和一时走红的名利之徒相比,谁的人生更有价值、更成功?
    ②荀子说得好:“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你自己能支配的事情你要好好努力,由老天决定的事情你就不要去瞎想了。
    ③古人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真正的成功必定根源于优秀。
    A.【甲】②【乙】①【丙】③
    B.【甲】②【乙】③【丙】①
    C.【甲】③【乙】②【丙】①
    D.【甲】③【乙】①【丙】②
    (3)第④段画线句中,作者为什么将“外在的成功看作副产品”?说说你的理解。
    (4)读完这篇议论文,你应该对“什么是真正的成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从这个角度看《二十年后》中鲍勃和吉米的人生选择,你又产生了怎样的思考?

    组卷:27引用:2难度:0.4
  • 10.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文化的冲击与延续
          ①中国文化的延续性,并不是从来没有遭遇过冲击,关键是冲击过后依然能够保持本色。
          ②秦国统一,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珠江流域完成统一。中原的核心地位,包含了多种因素,土地、人民、文化是关键要素。秦国统一之后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政策,无疑有利于经济交往和文化交流。而统一之后的中国文化体量,骤然增大。可以说,就文化的内在紧密性而言,亚欧大陆西端的任何帝国,从波斯帝国到亚历山大帝国以及后来的罗马帝国,都无法与中国相提并论。
          ③此后,对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中国文化的冲击,主要来自北方。《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汉朝的一位宦官名叫中行说,他投降匈奴后,努力劝说匈奴不要使用汉朝的纺织品,这样就能减少对汉朝的需要,拥有更主动的战略优势。其实,互通有无是贸易的本质,任何文明区域都需要外来商品的补充。农业地区与游牧地区具有互补性,而冲突发生便会带来文明破坏。总体上说,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效率较高,军事防范也有效果。然而一旦中国自身出现内在问题,遭受北方打击的可能性便会提高。
          ④从文化的内在精神而言,会表现为文化韧性。与此同时,不可忽略中国文化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外在特征。体量庞大,自然增加了被征服的难度。从黄河到长江,这构成了中国文明的战略纵深。
          ⑤冲突过后,中国文化获得新生力量,延续与发展继续。中国文化以中原为基本区,通过文化辐射扩大影响,各地情况或有不同,但动辄几百年上千年的历程,说明文化融合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主要方式。以中国东北地区而言,唐宋时期,东北地方与中原的文化冲突激烈。契丹、女真都对中原政权构成巨大威胁。但到清朝统治中国之后,东北的汉化日益深入,最终在清朝完成了汉化的全过程。
          ⑥在民族与文化的问题上,中国传统强调文化的重要性。在文化的差异上,强调环境与条件的作用,于是凡文化都是人的文化,只要是文化,都可以交流融合。“二十四史”的“四夷传”,无不表现为夷夏同源的观点,而这无疑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因为中国文化一直处于发展之中,体量逐渐增大,文化的韧性也在加强,延续性于是不断呈现。
          ⑦近代之后,中国遭遇了三千年未有的变局,来自西方的冲击带来最深刻的变化。然而,著名的历史学家陈寅恪认为,来自西方的文化,最后一定会实现中国化。心中装有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史,才会有如此坚定的文化自信。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陈寅恪的判断正在被不断证实。工具理性的竞争当然会竞争下去,文化的韧力依然是保持延续性的基础。
    (摘自《新华文摘》2020年第5期,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中国文化的延续性”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统一后中国文化体量增大,形成了内在紧密性很强的中原文化。
    B.中国文化极有韧性,因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增加了被征服的难度。
    C.文化融合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主要方式,有的融合甚至经历上千年。
    D.中国文化一直处于发展之中,文化的韧性在加强,延续性不断呈现。
    (2)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效率的中央集权带来有效的军事防范,但这种体制的负面效应也是显而易见的。
    B.东北地方与中原的文化冲突自古就有,契丹、女真一直都对中原政权构成巨大威胁。
    C.中国对文化的交流融合,主张求同存异,强调文化的差异主要是环境与条件的作用。
    D.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文化将会依然保持延续性,最终会实现西方文化中国化。
    (3)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用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与秦帝国对比,是为了说明他们没有像中国一样的中原文化。
    B.第③段中运用举例论证,用《史记•匈奴列传》的材料证明“农业地区与游牧地区具有互补性”这一观点。
    C.第⑥段中引用“四夷传”中夷夏同源的观点来证明中国人非常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强调文化的交流融合。
    D.本文具有一般议论文的语言特点,严谨准确,朴素平实,既清晰地表明了作者的观点,也给人文化的厚重感。

    组卷:122引用:5难度:0.6

五、综合性学习

  • 11.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ㅤㅤ①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②一座城市,无论它是多么的现代和雄伟,如果没有文化的支撑,这个城市在美学上,都不过是一堆钢筋水泥的建筑而已。③美国著名作家威廉•鲍罗斯曾说:“一座城市的价值,不在于它的建筑、物质和财富,而在于它的精神和文化”。④这是对现代都市最精辟的灵魂要求。⑤威廉•鲍罗斯的话告诉我们,城市不仅是             ,更是              ,需要我们通过各种方式,来营造它的美感和内涵。
    (1)请提取第①句的主干,并写在下面。
    (2)第③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
    (3)请将下面的语句分别填在第⑤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
    A.一个精神的家园
    B.一个物质的空间

    组卷:38引用:2难度:0.5
  • 12.综合性学习。
          家风,即门风,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某校开展“优良家风,我传承”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寻家风】以下是活动小组搜集到的有关家风的材料。
    材料一:
          在宗祠的大门上,经常可以看到“德泽源流远,家风世泽长”之类的对联;厅堂上挂有“忠厚传世”“勤俭持家”“忠孝廉洁”的牌匾。这些大多是一家或一族的祖训。
    材料二:
    “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胡适《我的母亲》)材料三:
          学父亲做人,学父亲做事,学父亲对信仰的执著追求,学父亲赤子情怀,学父亲的俭朴生活。
    (摘自《习近平的家风:从父亲身上学到五件事》)(1)从以上材料中,你发现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把优良的家风传承下来?
    (2)下面有三项体现家风的内容,假如你想请书法家写一条横幅挂在家里的厅堂,你会选哪项,请结合家庭实际简述理由。
    A.家和万事兴
    B.天道酬勤
    C.百善孝为先
     
    项,理由:
     

    (3)老师想用一副对联来总结本次活动。请根据提示补充完整。
    上联:长辈言传
     
    明祖训             下联:子孙心领神会承
     

    组卷:222引用:30难度:0.7
  • 13.系统找不到该试题

六、写作

  • 14.写作。
          班委会决定去牵手共建班级——某小学三年级2班开展联谊活动。你的任务是从邓稼先、袁隆平、钟南山、郎平四位英雄中选一位,把他(她)的故事讲给小学生们听。为了讲好故事,请你写一篇讲稿,不少于600字。

    组卷:3引用:0难度:0.9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2.5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