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5年浙江省县域教研联盟高考物理模拟试卷(12月份)

发布:2025/11/25 1:0:23

一、选择题Ⅰ(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自行车速度计利用霍尔效应传感器获知自行车运动的平均速率,如图甲所示,自行车前轮上安装一块磁铁,轮子每转一圈,这块磁铁就靠近传感器一次,传感器会输出一个脉冲电压。图乙为霍尔元件的工作原理图,当磁场靠近霍尔元件时,导体内定向运动的自由电荷在洛伦兹力作用下偏转,最终使导体在与磁场、电流方向都垂直的方向上出现电势差,即为霍尔电势差。则(  )

    组卷:41引用:3难度:0.5
  • 2.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0:1,灯泡的电阻为22Ω,电动机内阻为1Ω,原线圈接上如图乙所示的正弦交变电压,电流表示数为3A,各用电器均正常工作,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则(  )

    组卷:80引用:3难度:0.5
  • 3.如图所示是一个说明示波管工作原理的示意图,电子经电压U1加速后垂直进入偏转电场,离开电场时的偏转量是h,两平行板间的距离为d,电势差为U2,板长为L.为了提高示波管的灵敏度(每单位电压引起的偏转量
    h
    U
    2
    ),可采用的方法是(  )

    组卷:576引用:37难度:0.9
  • 4.“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上的电子仪器及各种动作的控制都是靠太阳能电池供电的.由于光照而产生电动势的现象称为光伏效应.“神舟”飞船上的太阳能电池就是依靠光伏效应设计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在正常照射下,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可达23%.单片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可产生0.6V的电动势,可获得0.1A的电流,求每秒照射到单片单晶硅太阳能电池上太阳光的能量是(  )

    组卷:65引用:18难度:0.9
  •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133引用:2难度:0.4
  • 6.用发光二极管制成的LED灯具有发光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如图所示为某LED射灯内部结构示意图,发光体封装在半径为R、折射率为n的半球形介质中,MN是其圆形发光面的直径,其圆心与半球的球心O重合,已知真空中的光速为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96引用:3难度:0.5
  • 7.某跳伞运动员打开降落伞降落,在无风的时候落地速度为4m/s,现在有水平方向的风,风使他获得3m/s的水平速度,则运动员的落地速度为(  )

    组卷:12引用:7难度:0.9
  • 8.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矢量(  )

    组卷:65引用:3难度:0.6
  • 9.下列单位中哪一个是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表示的?(  )

    组卷:14引用:1难度:0.9
  • 10.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一些民谚、俗语,他们都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对他们的理解错误的是(  )

    组卷:59引用:4难度:0.9
  • 11.玻尔氢原子模型成功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氢原子能级图如图所示,(电子电荷量e=1.60×10-19C,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  )

    组卷:177引用:2难度:0.7
  • 12.如图所示,一束由两种单色光组成的细光束沿PO方向由空气射向平行玻璃砖,通过玻璃砖后分成两条单色细光束A、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44引用:1难度:0.4
  • 13.如图甲所示电路,当单刀双掷开关接电源后再连接线圈,电路中电流和极板上的电荷周期性振荡,某时刻线圈中的磁场方向和极板电荷如图乙所示,则此时(  )

    组卷:28引用:1难度:0.8

二、选择题Ⅱ(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31引用:2难度:0.7
  • 15.一质量为2kg的物块在合外力F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则(  )

    组卷:30引用:2难度:0.7

三、非选择题,实验题(本题共7小题,共55分)

  • 16.将一铜片和一锌片分别插入一只苹果内,就构成了简单的“水果电池”,其电动势约为1.5V.可是这种电池并不能点亮手电筒上额定电压为1.5V、额定电流为0.3A的小灯泡,原因是流过小灯泡的电流太小了,经实验测得还不足3mA.现试用量程合适的电压表、电流表以及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等实验器材尽量精确地测定“水果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1)请在虚线框内画出应该采用的电路原理图.
    (2)滑动变阻器有两种规格:A(0~10Ω)、B(0~3kΩ).本实验中应该选用哪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为什么?
    答:应选用
    规格的滑动变阻器(填前面字母),因为

    (3)在实验中根据电压表的示数U与电流表的示数I的值,经描点、连线得到了U-I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所给数据,“水果电池”的电动势与内电阻分别是:E=
    V,r=
    Ω.

    组卷:5引用:3难度:0.5
  • 17.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时: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自由滑下
    B.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C.斜槽轨道末端可以不水平
    D.要使描出的轨迹更好地反映真实运动,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
    (2)下列哪些因素会使实验的误差增大

    A.小球与斜槽之间有摩擦
    B.安装斜槽时其末端不水平
    C.建立坐标系时,以斜槽末端端口位置为坐标原点
    D.根据曲线计算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时,在曲线上取作计算的点离原点O较远
    (3)如图所示为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相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5cm,如果取g=10m/s2,那么:
    照相机的闪光频率是
    Hz;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大小是
    m/s;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是
    m/s.

    组卷:22引用:2难度:0.3
  • 18.某同学用单色光进行双缝干涉实验,在屏上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条纹,仅改变一个实验条件后,观察到的条纹如图乙所示,他改变的实验条件可能是(  )

    组卷:55引用:2难度:0.5
  • 19.如图所示,AOC右侧,以OO'为水平分界线,上部空间存在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下部空间有在垂直于该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以速度v0从O点斜向上射入电场区域,射入方向与边界OO'间的夹角α=30°,然后经边界OO'上的Q点(未画出)第一次进入下方磁场区域,已知Q点与O点之间的距离为d,不考虑粒子重力及空气阻力。求:
    (1)匀强电场电场强度E的大小;
    (2)要使粒子从边界AC飞出,磁感应强度的最大值B0的大小。

    组卷:29引用:1难度:0.5
  • 20.如图所示,一根两端开口、横截面积为S=2cm2足够长的玻璃管竖直插入水银槽中并固定(插入水银槽中的部分足够深).管中有一个质量不计的光滑活塞,活塞下封闭着长L=21cm的气柱,活塞与玻璃管间气密性良好,气体的温度为t1=7℃,外界大气压取p0=1.0×105Pa(相当于75cm高的汞柱的压强),此状态下气体的密度为1.25kg/m3
    ①若在活塞上放一个质量为m=0.1kg的砝码,保持气体的温度t1不变,则平衡后气柱为多长?(g=10m/s2
    ②若保持砝码的质量不变,对气体加热,使其温度升高到t2=77℃,此时气体密度为多大?

    组卷:263引用:3难度:0.5
  • 21.如图所示,竖直固定的大圆筒由上面的细圆筒和下面的粗圆筒两部分组成,粗圆筒的内径是细筒内径的4倍,细圆筒足够长。粗圆筒中放有A、B两个活塞,活塞A的重力及与筒壁间的摩擦忽略不计。活塞A的上方装有水银,活塞A、B间封有一定质量的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初始时,用外力向上托住活塞B使之处于平衡状态,水银上表面与粗筒上端相平,空气柱长L=12cm,水银深H=8cm。现使活塞B缓慢上移,直至有一半质量的水银被推入细圆筒中。假设在整个过程中空气柱的温度不变,大气压强p0相当于76cm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求:
    (1)细圆筒中水银柱的高度;
    (2)封闭气体的压强;
    (3)活塞B上移的距离。

    组卷:227引用:1难度:0.6
  • 22.长为L、竖直放置的磁铁产生稳恒磁场分布如图所示,其中磁铁内的磁场可视为匀强磁场,方向竖直向上;建立以磁铁中心为原点O,竖直向上为z轴的坐标,则在磁铁上方和下方区域,其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布相同,并可分为轴向分量Bz和径向分量Br,Br垂直z轴对称分布。在-
    L
    2
    z
    L
    2
    范围内,磁铁外部区域磁感应强度可近似为零。一圆心位于Oz轴上、质量为m,半径为r0、电阻值为R的圆环(其平面垂直Oz轴),从z=L处开始静止下落,到z=-
    L
    2
    处(刚进入下方区域磁场),速度开始保持不变。已知在-L≤z≤-
    L
    2
    L
    2
    ≤z≤L范围内,圆环所在处的磁感应强度径向分量大小Br=B0,在运动过程中圆环平面始终垂直Oz轴,不计空气阻力。已知重力加速度g,求:
    (1)线圈在z=-
    L
    2
    处时的电流及方向(从下往上看);
    (2)线圈从z=L运动到z=-L的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Q;
    (3)线圈从z=L运动到z=-L所用时间t。

    组卷:51引用:2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2.5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