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高考语文三模试卷

发布:2025/11/22 8:0:27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自80年代中期,以“温州模式”为代表的民营企业轻工产品异军突起。东莞的电子、晋江的体育用品,绍兴的纺织、义乌的小商品……中国制造逐渐在服装、电子、家电等领域形成了全球最大的生产规模。在2001年日本通产省发表的白皮书中将中国称为“世界工厂”。
          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已连续三年(2008-2010)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出口国。2010年,我国制造业生产总值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在世界500种主要工业品中,已有220种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经过新中国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奋斗,我国制造业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
          据世界银行统计,2019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比重超过四分之一,相当于美国、德国、日本的总和。从产业体系看,我国制造业已经覆盖了国际标准行业中制造业大类所涉及的24个行业组,71个行业和137个于行业,成为全球制造业体系最为完整的国家。
    (摘编自腾讯网)材料二:
    “Made in China”长期以来似乎是廉价产品的代名词。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比例很低,诸多行业的对外技术依存度超过50%.很多无自主品牌、无自主设计、无核心技术的“三无”中资企业,仅靠代工生产来赚取微薄的利润。以芭比娃娃与iPad这两个极具代表性的“代工产品”为例。世界上大部分芭比娃娃都由中国制造,若以10美元一个售价来计算,拥有该品牌的美国获利8美元,而中国企业只能拿到35美分的加工费。标有“Made in China”的iPad在美国最低售价约499美元一台,但每卖出一台iPad,富士康和深圳工厂仅得9美元,由代工芭比娃娃到代工iPad,“中国制造”的代工技术显著升级,但中国从中获取的毛收益比重却在下降。
          专家认为,造成这因境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技术创新能力仍然薄弱,大量制造业企业总体上仍处在国际分工和产业链的中低端,生产的产品附加值低。
          长期以来,我国制造业依靠低劳动力成本、低土地成本,低廉的自然资源,取得了全球中低端产品市场的很大一部分份额。随着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对各生产要素需求持续提升,原材料价格、劳动力价格、资源奥产品价格的上涨趋势不可逆转。目前,我国一些制造企业综合成本已经超过越南、印度等一些新兴发展中国家。随着我国制造业“低成本优势”消失,部分外资企业正在迁往成本更为低廉的发展中国家。
    (摘编自腾讯网)材料三:
    《中国制造2025》纲要指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趋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提升现代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其中的重点就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实现“中国智造”。
          如果失去“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就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中国制造”是“中国创造”的基石,改造传统产业势在必行。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又一重点和途径。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的支撑作用,无论在改造传统产业,还是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都体现得十分突出。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走势看,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已把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作为其在科技、经济领域夺取和保持国际竞争优势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大批国产品牌在全球市场竞争中锻炼成长。海尔家电、联想电脑、华为通信设备、小米手机、大疆无人机迅速崛起。中国品牌的竞争力、美誉度与日俱增。从南非世界杯的座椅、安全套,到巴西世界杯的LED产品、地铁、中国高铁,“中国制造”逐步摆脱了产量大、质量差、技术含量低的名声,开始踏上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蜕变之路。
    (摘编自腾讯网)(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改革开放后,中国制造业发展迅速,逐渐在服装、电子、家电等领域形成了全球最大的生产规模。
    B.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出口国,制造业生产总值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
    C.中国虽然是制造业大国,但处在国际分工和产业链的中低端,“Made in China”长期以来似乎是廉价产品的代名词。
    D.据世界银行统计,2019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大幅增加,覆盖面更宽,成为全球制造业体系最为完整的国家。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制造逐步发展,代工技术显著升级,但从中获取的毛收益比重却在下降,主要原因在于我国技术创新能力仍然薄弱,生产的产品附加值低。
    B.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主要依靠低劳动力成本、低土地成本、低廉的自然资源等优势,逐渐扩大规模,成为“世界工厂”。
    C.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制造业“低成本优势”消失,一些中资外资企业迁到了成本更为低廉的发展中国家。
    D.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品牌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华为、海尔、小米,中国地铁、中国高铁、大疆无人机。
    (3)综合上述材料,我国怎样才能完成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蜕变?

    组卷:2引用:1难度:0.6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6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小康经济是建筑在小心侍候土地、尽力保持地力、使人们老是可以取资于地面上培植的作物的基础上。任何一个到中国乡村里去观察的人,都很容易见到农民们怎样把土里长出来的,经过了人类一度应用之后,很小心地重又回到土里去。人的生命并不从掠夺地力中得来,而只是这有机循环的一环。甚至当生命离开了躯壳,这臭皮囊还得入土为安,在什么地方出生的,回到什么地方去。
          人和地在乡土社会中有着感情的联系,一种桑梓情谊、落叶归根的有机循环中所培养出来的精神。这种精神在那些依赖矿产来维持生活的人看来是迂阔的。海外的华侨可以劳苦终日,一文一文地储蓄了寄回家乡,死后还要把棺材遥远地运回去安葬;那种万本归源的办法是西洋人所不能了解的,在我们传统文化里却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我自己就有一个老祖,中了举,派到云南去做官,受不住瘴气,死在任所。他的弟弟牺牲了自己的前途,跋涉长途去运柩回吴江,经了好几年,遇着各种困难,完成这在现代文化中认为毫无必要的使命,但在我们家谱上却大书特书,认为是历代事业中最伟大的一课。这类事情所代表的意义,可能是值得我们细加思索的。这象征着乡土联系的最高表现,而乡土联系却维持着这自然的有机循环。
          从社会上说,取之于一乡的必须回之于一乡,这样,这个社会才能维持它的水准。乡下人为孩子提名,最普通的是“阿根”,人也有根的,个人不过是根上长出的枝条。他的茂盛来自这个根,他的使命也在加强这个根。这个根就是供给他生长资料、供给他教育文化的社会,小至一家一村,大至一乡一国。唯有根固的枝叶才能茂盛,也只有枝叶茂盛的根才能固。不论是人才还是物资,如果像采矿一样只取不回,经过一个时期这地方必定会荒芜。取与回的循环可以很广,很复杂,但是却不能转不过来。循环越大,水准越高;但是能维持任何水准,必须有个循环。采矿式的消耗,性质上是自杀的,自杀可以慢性,但终必有枯竭的时限。一个健全的和能平衡的文化必须站在有机循环的基础上。
    (摘编自费孝通《损蚀冲洗下的乡土•落叶归根的社会有机循环》)材料二:
          大半个世纪前,费孝通曾用“乡土中国”概括新中国成立之前基层传统社会的主要特征,并精辟地指出“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然而,昔日的“乡土中国”在城镇化和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似乎离人们渐行渐远,如火如荼的城镇化进程背后是乡村社会成片地、急剧地消失。国家统计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我们平均每年减少7000多个村委会,平均每天约有20个行政村消失。纵观各国的城镇化进程,虽然农村的衰落乃至终结是进入城市时代经历的普遍现象或规律,但像中国这样规模如此之大、速度如此之快、影响如此之深的案例尚属罕见。
          后乡土中国的去乡土性与近现代性实质上是相伴而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的现代化与城市化进一步弱化了农民对土地的情结。乡土社会里,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后乡土中国恰正在走向另一个极端。大量人口为寻求农业以外的谋生机会而选择向城市流动,从而频繁地出入乡村。过去五年间,全国农民工数量以年均3.9%的速度持续增加,外出农民工占总量的比例基本保持在6%左右。这些规模庞大的群体“候鸟式”往返于城乡之间,是造成后乡土中国高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此外,高流动性还表现在农民在城镇化过程中的梯度选择上,返乡农民受家庭经济实力的限制往往会先从农村迁移到乡镇,待经济进一步好转再迁移到县城,甚至区域中心城市或省会城市,而原先的农村宅基地则多半处于荒废状态。
    (摘编自李迎成《后乡土中国——审视城市时代农村发展的困境与转型》)材料三:
          农业生产是农耕民族赖以生存的资本。从生活角度来观察农业生产行为,可以称之为“农活”。在这一过程中,有人与动植物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创造性劳作中对生活真谛的体悟。因此,农业劳动充满了一种“综合的人性”,其独特的教育作用有助于对“完整的人”的设计与培养。然而,现代化的魔力、经济利益的驱使正挑战着祖辈固守的农耕传统。那些没有经济价值或低产的品种被迅速淘汰,如何利用新技术脱贫致富、增加产量是从事生产的终极追求。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传统的农耕技术被摒弃,顺应动植物生长规律的农耕制度被现代化工具和技术改写。大棚技术决定了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和周期,嫁接技术让小果实植物长出硕果,激素饲料缩短了家禽、家畜的出栏时间。这种生产方式的革新,改变了农民的日常生活和价值观念。人们对科技的笃信与虔诚,也使农事信仰对人的约束与规范日趋松弛。对于年轻一代来说,传统耕作制度中所蕴含的生态文化观已明显淡化,农耕经验在他们的头脑中几乎是空白,迫于生计外出打工使他们游走于城市与乡村之间,丧失了与自然和农业接触的机会。他们不再是农业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承者。
          保护农业文化遗产,为的是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与农业的机械化相比,传统的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经验有些已经落伍了,但它们所蕴含的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巧用自然规律的发展理念却是我们一定要存留的。如果我们的子孙丧失了对这些生产、生活经验的传承能力,那么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会更加疏离。就此而言,保护农业文化遗产表面上是保存农村文化,保留和城市文化相对应的另一半文明,更为长远的意义则在于存留现在的生活状态与过往生活方式之间的联系。这是农耕民族生存与发展之根。
    摘编自孙庆忠《乡土社会转型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保持地力是指不依靠土地维持人的生命,将从土地中获取的重新还给土地。
    B.落叶归根象征着乡土联系的最高表现,它维持了中国乡土社会的有机循环。
    C.土地情结弱化、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宅基地荒废都是去乡土性的表现。
    D.现代农业技术极力追求经济价值,传统的生态文化观和农耕经验已被摒弃。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农村人口一味放弃土地涌向城市,这于乡土社会来说是一种采矿式的消耗。
    B.农村的衰败是城镇化的普遍结果,这也反映了现代性与乡土性之间的矛盾。
    C.孩子们不了解有哪些应季的水果蔬菜,与技术对农耕制度的改变不无关系。
    D.外出务工者的增多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不利于农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3)下列选项不能证明“农业劳动充满了一种‘综合的人性’”的一项是
     

    A.《诗经•芣苢》篇描写妇女边采芣苢边唱歌的场面,展现满载而归的喜悦心情。
    B.京西涧沟村,凭借明清以来的庙会文化和玫瑰花的采摘,发展起了乡村旅游业。
    C.“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人们崇尚的许多美好品质都在农业劳动中形成。
    D.经历过完整的春种秋收的人,就更加知道珍惜粮食,懂得尊重农民,尊重劳动。
    (4)材料一围绕“落叶归根的社会有机循环”展开论述,请梳理其论述思路。
    (5)2020年9月,教育部要求“城市中小学校要在每个学段至少安排一次农业生产劳动”,请结合材料谈谈这一要求的现实意义。

    组卷:3引用:1难度:0.5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

  •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一)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项伯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二)      明日,沛公从百余骑至鸿门谢羽。自陈“封秦府库,还军霸上以待大王,闭关以备他盗,不敢背德。”羽意既解,范增欲害沛公,赖张良、樊哙得免。
          后数日羽乃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其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宝货略妇女而东。秦民失望。于是韩生说羽曰:“关中阻山带河,四塞之地,肥饶,可都以伯。”羽见秦宫室皆已烧残,又怀思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韩生曰:“人谓楚人沐猴而冠,果然。”羽闻之,斩韩生。
    出自《汉书•项籍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后∕数日羽乃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其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宝货∕略妇女而东
    B.后数日∕羽乃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其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宝货∕略妇女而东
    C.后数日∕羽乃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其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宝货∕略妇女而东
    D.后∕数日羽乃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其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宝货∕略妇女而东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季父,指叔父;中国古代兄弟排行次序常用“伯仲叔季”表示,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最小的。
    B.《史记》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左传》《汉书》《后汉书》与之体例相同。
    C.距关,“距”同“拒”,为“据守”之意;“关”指函谷关,楚怀王曾经“与诸将约,先入关者王之”。
    D.婚姻,在文中指亲家,“约为婚姻”指结为有婚姻关系的亲戚,与现代汉语的意思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伯因先前与张良有交情,特别是张良曾经对他有救命之恩,因此为了救张良,将消息泄露了出去,从其主观上看与曹无伤的告密是不完全相同的。
    B.刘邦对项伯以兄长之礼相待,敬酒祝寿,还与项伯约为婚姻,主要是从政治角度和自身解困的需要考虑。
    C.从选文(二)中看,鸿门宴上,刘邦得以脱身的原因很多,其中谋臣张良和武将樊哙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D.因为进入咸阳后屠城、烧宫室、抢掠财宝与妇女,使得受暴秦统治的秦民对项羽很失望,所以项羽不顾韩生的劝阻,选择东归。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
    ②明日,沛公从百余骑至鸿门谢羽。
    (5)请结合选文(二)简要概括项羽在楚汉相争中最终失败的几个原因。

    组卷:34引用:4难度:0.6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渡湘江
    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杜审言:杜甫的祖父,仁途失意,当时被贬去僻远的峰州,《渡湘江》写于此时。
    (1)有人说:“‘今春花鸟作边(边疆)愁’一句,极富匠心,令人倍感愁意。”试从艺术 手法上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组卷:1引用:1难度:0.7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 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锦瑟》中,描写“月明珠”和“蓝田玉”的优美典雅的一句是
     
     

    (2)《阿房宫赋》中,对六国和秦灭亡的教训进行总结后,对当时统治者提出警告的一句是
     
     

    (3)
     
    ,食之不能尽其材,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韩愈《马说》)

    组卷:1引用:1难度:0.8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1小题,9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个真有学问的人,其实就是一个善于辨别是非者。这就是我们所谓的鉴别力。但若一个人想有鉴别力,那么必须先有独立的判断力,不被一切社会的、政治的、文学的、艺术的或学院式的诱惑所动。一个人在成人时,他的四周必有             的诱惑,如名利诱惑、政治诱惑、宗教诱惑等。当一个心理分析家告诉我们,便秘症引起暴躁的性情时,凡有识力者对之,只可             。当一个人错误时,不必因震于他的大名,或震于他的高深学问,而对他有所畏惧。
          因此识和胆是相关联的,中国人每以胆与识              。而据我们所知,(  )这种人决不肯盲捧一个              的诗人。他如真心钦佩一个诗人时,他必会说出他钦佩的理由,这就是依赖着他的内心判别而来的;他也决不肯盲捧一个名震一时的画派,决不肯盲从一个流行的哲理,或一个时髦的学说,不论他们有着何等样的大名做后盾。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林林总总 付之一笑 相提并论 名噪一时
    B.琳琅满目 付之东流 相提并论 风靡一时
    C.琳琅满目 付之一笑 同日而语 风靡一时
    D.林林总总 付之东流 同日而语 名噪一时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但若一个人想有鉴别力,那么他必须先有独立的判断力,不被一切社会的、政治的、文学的、艺术的或学院式的诱惑所动。
    B.但若一个人想有鉴别力,那么必须先有独立的判断力,不为一切社会的、政治的、文学的、艺术的或学院式的诱惑所动。
    C.但一个人若想有鉴别力,那么必须先有独立的判断力,不为一切社会的、政治的、文学的、艺术的或学院式的诱惑所动。
    D.但一个人若想有鉴别力,那么必须先有独立的判断力,不被一切社会的、政治的、文学的、艺术的或学院式的诱惑所动。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凡是后来有成就的思想家和作家,他们大多在青年时即显露出知识上的胆力。胆力或独立的判别力,实在是人类中一种稀有的美德。
    B.胆力或独立的判别力,凡是后来有成就的思想家和作家,他们大多在青年时即显露出知识上的胆力。这实在是人类中一种稀有的美德。
    C.胆力或独立的判别力,实在是人类中一种稀有的美德。凡是后来有成就的思想家和作家,他们大多在青年时即显露出知识上的胆力。
    D.凡是后来有成就的思想家和作家,他们都拥有胆力或独立的判别力,这实在是人类中一种稀有的美德。且大多在青年时即显露出知识上的胆力。

    组卷:33引用:10难度:0.7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11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的冬奥脚步,走得_______。在昔日荒凉的崇礼古杨树山谷,如今“冰玉环”连接着“雪如意”。国家速滑馆“冰丝带”_______,与“鸟巢”“水立方”_______……北京冬奥会的比赛设施建设既融入中国元素,展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又注重综合利用和低碳节能,突出科 技、智慧、绿色、节俭的特色。(  );张北地区绿色电力_______地产生,使所有冬奥场馆用上了清洁能源。中国将发展体育事业与促进生态文明相结合起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在冬奥会筹办过程中得到了生动诠释。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铿锵有力 光彩夺目 一唱一和 源源不断
    B.掷地有声 流光溢彩 一唱一和 络绎不绝
    C.铿锵有力 流光溢彩 遥相呼应 源源不断
    D.掷地有声 光彩夺目 遥相呼应 络绎不绝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让国家速滑馆的制冰过程做到低碳化、零排放的是中国领先世界的制冰技术
    B.中国制冰技术世界领先,让国家速滑馆的制冰过程做到了低碳化、零排放
    C.国家速滑馆制冰过程的低碳化、零排放被做到的原因是中国领先世界的制冰技术
    D.中国制冰技术世界领先,国家速滑馆制冰过程的低碳化、零排放被做到了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将发展体育事业与促进生态文明相结合起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在冬奥会筹办过程中得到了生动诠释。
    B.中国将发展体育事业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加深邃人心,在冬奥会筹办过程中得到了生动诠释。
    C.中国将发展体育事业与促进生态文明相结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在冬奥会筹办过程中得到了生动诠释。
    D.中国将发展体育事业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在冬奥会筹办过程中得到了生动诠释。

    组卷:6引用:9难度:0.6

四、写作(60分)

  •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丰子恺在做学生时,曾被李叔同安排管理学校小花园。他观察秋菊,黄的、白的、红的,觉得好看,就联想到屈原名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更加喜爱菊花。秋风吹过,看到菊花倒了几株,顿觉伤情,便一一扶正。后来,半子恺成为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开辟者和奠基人。
          审美能力是指人感受、鉴赏、评价和创造美的能力,然而现实中,很多人却忽视审美能力的养成,甚至认为审美能力的有无是无关紧要的,请结合丰子恺的成长经历和新时代对新青年的要求,谈谈你对审美能力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9引用:5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2.5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