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选修中外戏剧名作欣赏《第四单元 莫里哀与〈伪君子〉》2021年单元测试卷(2)
发布:2025/8/28 17:0:20
一、基础攻坚
-
1.关于与古体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70引用:6难度:0.9 -
2.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7引用:1难度:0.4 -
3.下列加线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组卷:123引用:11难度:0.9 -
4.下列关于元代杂剧的术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组卷:63引用:6难度:0.9 -
5.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组卷:172引用:11难度:0.9 -
6.下列各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项是( )
组卷:34引用:1难度:0.6 -
7.下列对戏剧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4引用:2难度:0.9 -
8.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01引用:4难度:0.8 -
9.对课文中有关词语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6引用:7难度:0.9 -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引用:1难度:0.6
二、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11.补写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2)且臣少仕伪朝,
(3)
(4)
(5)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组卷:1引用:1难度:0.5
三、翻译题
-
12.请翻译下面的句子。
(1)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组卷:0引用:1难度:0.8
四、古诗文阅读
-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客 游
李贺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①石。
不谒承明庐②,老作平原客③。
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
旅歌屡弹铗④,归问时裂帛。【注】①南山:指李贺家乡的山。②承明庐:汉承明殿旁屋,侍臣值宿所居。③平原客:“平原”指平原君赵胜。李贺作客潞州,是旧赵地,故称“平原客”。④弹铗:《战国策》中记载冯谖才华出众,在孟尝君门下不甘做下客,因而弹铗而歌。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表露了诗人客居异乡的心绪,“日暖南山石”属于虚写内容,诗人想象家乡温暖的太阳照耀在南山的石头上。
B.颔联“老作平原客”中的“老”字是“老迈,年岁已高”的意思,表达了诗人年事已高仍漂泊在外的孤独寂寞之情。
C.颈联中诗人用“四时”、“三年”强调了自己离开家乡和故国的时间之长,在外漂泊的不易,为诗人尾联抒发情感蓄势。
D.本诗颔联“平原客”和尾联“屡弹铗”运用典故,将历史人物的经历与诗人的人生际遇相联系,言简意丰,耐人寻味。
(2)杜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中的“家书”指家信,李诗尾联中的“裂帛”也指家信,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两者所表达情感的异同。组卷:38引用:4难度:0.6 -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观魏博何相公猎
张祜
晓出禁城东,分围浅草中。
红旗开向日,白马骤迎风。
背手抽金镞,翻身控角弓。
万人齐指处,一雁落寒空。(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两句叙事,直接点明围猎时间、地点、人物,写出了射猎准备充分,场面壮阔,为全诗铺写了一个背景,画面感很强。
B.三、四两句色彩鲜明,气势阔大。第四句由壮丽场景转到英雄人物出场,由此而下,写作重心转为这位骁勇骑士。
C.五、六两句是动作描写,描绘了骑士背手取箭的动作,“抽”见其手势的利落,“控”展现了射者臂力强劲,“翻身”再展其英姿。
D.第七句极言围观者之众,第八句中的“寒”既点明时令,又渲染了雁飞之高,突出了射手能够射中的神妙。
(2)请简要分析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两种手法表现主人公高超的射技。组卷:6引用:2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