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4年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发布:2025/8/6 4:0:17

第一部分

  • 1.系统找不到该试题
  • 2.李华给文化集册撰写了一段宣传语,请按照要求完成相应的任务。
          中国长江,琉璃的生灵。蜿蜒曲折,龙头在高原(  )。神龙摆尾①           (záo)开一路向东的山岩。白色的浪花,一路引吭高歌。②           (tǎn)露出过去的艰辛和困苦。雷在吼,雨在叫。中国长江,在奔跑。汗水的咸味在浅滩的石片上,化作长江的笔记。世世代代的文人骚客,(  )在长江之上,③           (jìn)润在长江的走向之中,千百年完成对阳光的(  )。甲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汉字。
    ①záo
     

    ②tǎn
     

    ③jìn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摆动 停泊 敬佩
    B.摆动 漂泊 敬仰
    C.扭动 停泊 敬佩
    D.扭动 漂泊 敬仰
    (3)下列选项中,填入甲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一条滋润人类、养育万物的生命之江,更是一条镌刻文明、充满灵性的诗歌之江。
    B.这是一条滋润人类、养育万物的诗歌之江,还是一条镌刻文明、充满灵性的生命之江。
    C.这是一条滋润人类、养育万物的生命之江,还是一条镌刻文明、充满灵性的诗歌之江。
    D.这是一条滋润人类、养育万物的诗歌之江,更是一条镌刻文明、充满灵性的生命之江。

    组卷:2引用:1难度:0.8
  • 3.下面是一组有关“古诗中的植物”的材料,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请结合两张图表提供的信息,将下面语段空缺处补充完整,注意语言的准确和连贯,每处不超过10个字。

    数据来源:《草木缘情》,商务印书馆,2016年。      植物是人类亲密的朋友,也是①
     
    。唐诗中出现了近四百种植物,几乎触及了唐人生活中遇到的所有植物种类。在众多的植物中,②
     
    ,3463首的数量表明唐代文人大多愿意通过它寄托“离情”。到了宋代词人笔下,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变化:③
     
    。这和它凌寒独放的特性有莫大关系。荷桃吉祥,松竹高洁,历代的文人们总是对④
     
    的植物兴味盎然,他们不吝笔墨地对其进行品咏,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可贵的文学遗产。
    (2)如果要紧跟上面语段补写出下面四个句子,其合理的顺序是什么?请在下面方框内填出正确的序号。
    ①当你神游“故人庄”“浣花溪”时,你就会感受到植物与文学那份传唱千古的隽永关系。
    ②也可以说,没有植物就没有诗词。
    ③植物的名称内涵与寓意组成了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④文人们的精雕细琢或妙手偶得,又让庭院气息和原野芬芳充盈其间。
    正确序号:
     

    (3)草木缘情,花果寄意,请在下面三个选项中任意选择两种古诗中的植物,模仿示例,为它写一则“植物的自语”,注意语意的准确和表达的生动。
    ①《竹里馆》中的“竹”②《饮酒》(其五)中的“菊”③《蒹葭》中的“蒹葭”
    示例一《十五从军征》中的“旅葵”:我张开绿色的怀抱,抚慰你久别归来沧桑的心。
    示例二《黄鹤楼》中的“芳草”:我“萋萋”的样子,可否消解你似滔滔江水的哀愁?
    选择
     
      植物的自语:
     
     

    选择
     
      植物的自语:
     
     

    组卷:208引用:2难度:0.5

第二部分​一、古诗文阅读

  • 4.根据提示,完成古诗辑录。
    “在路上的诗”古诗辑录
    诗歌 诗歌点评
    途中所见 褂叶落山路,①
     
    。温庭筠《商山早行》
    句句言“早行”,故妙。
    秋草独寻人去后,②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秋草”一句,尤当隽绝千古。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③
     
     
     
    。秦观《行香子》
    写春的生命活力,比起小园来,是别一种春光。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张岱《湖心亭看雪》 微小的量词,妙在:⑧
     
    途中险阻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句回顾,一句前瞻,险如逼出“瘫江边”三字。
     
     
    。李白《行路难》
    冰寒雪满,道路之难,甚矣。

    途中情思
     
     
    。杜甫《月夜忆舍弟》
    战乱之下,弟兄离散,家已不存,伤心折肠,感人至深。
     
     
    。陆游《书愤》
    借缅怀诸葛亮,慨叹世无名相,抒心中之“愤”。

    组卷:7引用:1难度:0.8
  • 5.阅读下列宋词,完成问题。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对《水调歌头》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中秋借月抒情的佳作。作者于中秋赏月,欢饮达旦,在醉意朦胧中写下此词,抒发了人生感慨和怀念亲人的深情。
    B.这首词有“我欲乘风归去”的遐想,表现出作者遗世独立的一面,又有“高处不胜寒”的畏惧,表现出安于世俗的愿望。
    C.“此事古难全”一句中的“此事”指“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两句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心愿,体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D.全词想象新奇,境界开阔,融幻想与现实于一体,既有飘逸邈远的意境,又有耐人寻味的理趣,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2)杜甫《月夜忆舍弟》与本词都是借月怀亲的名篇,这两首在表达的情感上有何不同?

    组卷:23引用:1难度:0.5
  • 6.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乙】江水又东,径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嶂,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闻同伴中水疾,书记及品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其叠崿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仰瞩俯映,弥习弥佳,流连信宿,不觉忘返。目所履历,未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
    (节选自《水经注•江水》)【注释】①径:取道,经过。②纡曲:迂回曲折。③形容:形态。④戒:告诫,警戒。⑤曾无:不曾。⑥践跻:登临。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
    ①略无 阙:
     
    ②沿阻绝 溯:
     
    ③百 许:
     
    泠泠不绝 泠泠: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
    B.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
    C.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
    D.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②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
    (4)甲乙两文出自同一作者,也都描写到了“山”。它们各有什么特点,抒发的情感又有什么不同?

    组卷:63引用:3难度:0.7

二、现代文阅读

  • 7.说明文阅读。
    米糠上餐桌不是倒退朱毅      ①米糠是稻谷种子表面的种皮部分。众所周知,米糠口感粗糙,难以下咽,所以老一辈“吃糠咽菜”的穷苦日子是迫不得已。那为什么当下会呼吁米糠重回餐桌呢?专家表示,随着人们注重食物多样性和营养搭配,加上食品加工、制作方面先进技术的加持,曾经难以下咽的米糠变身美味食物重回餐桌,这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
          ②米糠是“天然营养宝库”,让饮食结构更合理。米糠在一粒米中的体积比不高,但营养价值很高。通俗地讲,糙米加工成精米时去掉的部分就是米糠。资料显示,米糠重量只占整粒米的10%左右,营养占比却高达60%左右,其中富含蛋白质、多糖、不饱和脂肪酸、膳食纤维、维生素、抗氧化物质(Ƴ-谷维素、生育酚等)以及矿物质(钾、钙、镁、铁)等营养成分,对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抗炎、增强免疫力、预防心血管疾病等都十分有益。
          ③米糠利用关系粮食浪费,关乎农副产品附加值。资料显示,我国米糠的加工量仅占10%—20%,且多数用于动物饲料,是一种巨大的粮食资源浪费;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米糠利用率高达40%—80%,已开发出多种米糠副产品。其中最为成熟的副产品米糠油,在欧美国家与橄榄油齐名,深受心脑血管患者喜爱。所以,提高米糠利用率一方面利于促进粮食减损增效,另一方面也可推动米糠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
          ④不得不承认,米糠真正走上餐桌还需考虑诸多因素。按照当前的食品安全法规,米糠不属于普通食品原料。目前,米糠主要用于生产饲料,作为粮食原料主要用于生产米糠油。我国已有的米糠及米糠相关产品标准主要有:《GB/T19112—2003米糠油》国家标准,《LS/T3320—2020米糠粕》《LS/T3269—2020油用米糠》行业标准,以及米糠油地方标准、团体标准等。关于食用级米糠的行业标准仍处于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阶段。米糠上餐桌目前还需解决食品安全的问题,从技术上实现米糠生产并不难,但生产过程中的晾晒、碾米环节如何规避灰尘、细菌等污染,需要有严格生产标准和安全监督。另外,重金属检测也须相当严谨,有研究发现,同一粒米中,糙米(保留了米糠)形态的重金属含量要高于大米(只保留胚乳部分)。
          ⑤虽然米糠目前还不能作为单独主食供人们食用,但市场上已有不少以深加工或少量添加形式出现的食品,例如米糠油、米糠面包、米糠饼干、米糠面条、米糠米粉、米糠馒头、米糠酸奶及米糠乳酸饮料等。另外,糙米、玉米、紫米、高粱、燕麦、荞麦等都属于加工较少的全谷物,保留了大部分的米糠及其营养物质,杂豆和薯类等杂粮也具有相似的营养价值,将其与精制谷物搭配做成杂粮饭、杂粮面等食用,同样有益健康。
    (1)说说你对第④段中加点部分“真正走上餐桌”的理解。
    (2)文章第②、③段分别说明让米糠重回餐桌的两点原因:
     
     
    。第④段从加快制定食用级米糠行业标准和
     
    两方面说明米糠真正走上餐桌需考虑的因素。
    (3)第⑤段画横线的语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把下面这句话放回原文,应放在哪一段的末尾?请简要说明理由。
          而人们常吃的精米白面中,能提供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都很少,米糠的回归将有助于弥补当代人饮食结构中相对缺乏的营养素。

    组卷:33引用:1难度:0.5
  • 8.海子爷与老雪狼
    郭雪波
          ①漠北。苦寒之地,有一大泽,老百姓管它叫天海子。天海子西畔一隅,扎着一座地窖子,里边住着海子爷。
          ②可以这么说,天海子周边百里就剩海子爷这么一位两条腿的活物了。当初大迁徙,儿孙们跪着求他,一块儿走了吧。海子爷晃脑袋说,不。儿子说,这儿已没法活人了。海子爷说,我有法活,开春儿我就往海子边儿撒草籽儿插树条子。儿子没辙,留足过冬食物抹着泪一步三回头地走了。可没有熬到过年,一场沙尘暴就把他的房子卷翻了,老汉便挨着天海子挖了一个地窖子穴居起来,就如一只老狼苦守着这片被弃的土地。
          ③天海子边崖下有一洞穴,洞口上遮着沙蓬子。海子爷每天经过那都要吹吹口哨。那丛沙蓬子下便有了动静,若有若无的两点绿光十分微弱地在那里闪动。海子爷的嘴角呈现出微笑,心说:老伙计,还活着,活着就好。
          ④如往常一般,海子爷到天海子冰面,就往冰窟的深水放鱼钩鱼线。等着鱼儿咬钩。今天的头条鱼,半个时辰之后才上钩。海子爷从钩上取下那条鱼往身侧土筐里扔,习惯地回头望了望,想到不远处蹲着的老雪狼,兀自笑了。每当扔头条鱼时,他都会这样。
          ⑤那是三年前的事。当他把头条鱼扔进身侧土筐里,转瞬,鱼就被一只老狼叼走了。那老狼一瘸一瘸的,跑起路来歪歪扭扭,海子爷很快就追上了。他惊诧了:这老雪狼竟是他多年前的“冤家对头”——当年被人们围剿后逃脱的那只母狼。海子爷还清晰地记得,它和一只公狼被大伙围剿到天海子边,公狼为保护它而掉进天海子的那一刹那,它惨烈的嚎叫。想到这,海子爷盯视片刻,挥挥手说,你走吧!老雪狼低垂的雪色长尾冲海子爷摇了摇,咬着鱼蹒跚而去。海子爷一直目送着它回到天海子边沙崖下的那个洞穴,他终于相信了母狼一直守着天海子的传说。
          ⑥想到这些,海子爷便心生感叹。在冰天雪地的海子边,也只有他偏不肯逃离这片故土,还守在这里了。这些年,他们仿佛就成了一对彼此熟悉的伴儿守在这片荒漠。
          ⑦海子爷每天钓完鱼,路过老雪狼的岩洞,总要从筐里拣出一条鱼,扔过去。老雪狼待他走远,便从那丛沙蓬子后走出来,找到那条鱼,冲着海子爷的背影呜呜嚎两声,便转回穴内。今天也不例外。
          ⑧当日夜里,北风刮得紧。天海子边传来老雪狼的哀嚎。一早醒来,想到老雪狼昨夜的哀嚎,他放心不下要去看看。到了洞口,海子爷依旧吹起口哨,似有似无的绿点过了好久才出现,他松下心来。
          ⑨他下到天海子的冰面,凿了两个冰窟把鱼线放下去。可等了半天鱼就是不咬钩,海子爷冻得坐不住了,准备收线回家。突然,鱼线哧溜溜往水里窜,海子爷大喊一声“好大的鱼!”他拼命拽住线不松手。大鱼拼命地往水下逃窜。他猛地一个趔趄,便被那根鱼线倒拽进了冰窟里。海子爷从水下挣扎着冒出头,攀住冰窟边沿,攀爬,滑落,他的四肢开始变得僵直、麻木,海子爷有些无望了。突然,他的衣袖被什么紧紧地拽住了,抬头一看,竟是那只老雪狼。此时,老雪狼一双昏花模糊的老眼冒出很强的绿光,低着头,弓着腰身,撅着屁股,拼命拽拉渐渐下沉的海子爷。
          ⑩“谢谢你,老伙计!”海子爷冻紫的嘴巴张了张。
          ⑪唿儿——唿儿。老雪狼的喉咙里滚动有声,显然催促着海子爷赶紧使劲爬。可他麻木的四肢已经不太听使唤。老雪狼恼怒起来。呜呜低吼着,咆哮着,又拉又拽。老雪狼不走,也不松口,只一个姿势,低着头,弓着腰身,撅着屁股,拼命拽拉渐渐下沉的海子爷。慢慢地,它的身体变得僵硬,它的尖嘴自咬上海子爷的袖子就没有松开过,姿势也没有改变过。渐渐地,它的身躯连着海子爷一起被冻硬冻僵,纹丝不动了。
          ⑫海子爷和老雪狼就成为一对连体的活标本,仿佛是一对冰雕矗立在天海子空旷的冰面上,成为天海子的一部分,守护着这片天和地。
    (1)小说中的“海子爷”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第⑤段插叙海子爷和老雪狼之间的哪些往事?有什么作用?
    (3)文章画线处两次描写老雪狼救海子爷这一细节,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4)有人认为小说的主题是对故土的眷恋和坚守,也有人认为是人与自然和谐的追求。你认同哪一个观点?请结合这篇小说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组卷:651引用:11难度:0.1

三、整本书阅读

  • 9.当简•爱与她深爱的罗切斯特走进婚姻殿堂时,发现了疯女人的存在,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开;当罗切斯特被大火烧成了残疾,简•爱又选择与他长相厮守。这是为什么?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回答。

    组卷:109引用:1难度:0.6
  • 10.阅读《骆驼祥子》选文,回答问题。
          冬天过去了,春天的阳光是自然给一切人的衣服。他把棉衣卷巴卷巴全卖了。他要吃口好的,喝口好的,不必存着冬衣,更根本不预备着再看见冬天;今天快活一天吧,明天就死!管什么冬天不冬天呢!不幸,到了冬天,自己还活着,那就再说吧。原先,他一思索,便想到一辈子的事;现在,他只顾眼前。经验告诉了他,明天只是今天的继续,明天承继着今天的委屈。卖了棉衣,他觉得非常的痛快,拿着现钱作什么不好呢,何必留着等那个一阵风便噎死人的冬天呢?
          现在,怎能占点便宜,他就怎办。多吸人家一支烟卷,买东西使出个假铜子去,喝豆汁多吃几块咸菜,拉车少卖点力气而多争一两个铜子,都使他觉到满意。他占了便宜,别人就吃了亏,对,这是一种报复!慢慢的再把这个扩大一点,他也学会跟朋友们借钱,借了还是不想还;逼急了他可以撒无赖。初一上来,大家一点也不怀疑他,都知道他是好体面讲信用的人,所以他一张嘴,就把钱借到。他利用着这点人格的残余到处去借,借着如白捡,借到手便顺手儿花去。人家要债,他会作出极可怜的样子去央求宽限;这样还不成,他会去再借二毛钱,而还上一毛五的债,剩下五分先喝了酒再说。一来二去,他连一个铜子也借不出了,他开始去骗钱花。
    (1)从选文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祥子?
    (2)在这之前发生了什么事儿,导致了祥子的转变?除此之外,祥子还承受过怎样的打击,请试举一例。

    组卷:19引用:3难度:0.7

第三部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是一个不断前行的过程。前行的路上,有风景、有梦想、有期盼、有关爱,有欢笑、有痛苦;前行需要目标和坚持,需要勇气与力量,需要激励和引导……一路前行中,你有过怎么样的经历和体验?又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请以“前行”为话题,自拟题目,完成一篇作文。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字数在600字以上。

    组卷:144引用:12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2.0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