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九年级(上)段考化学试卷
发布:2025/8/4 23:0:13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个小题,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
1.实验室用红磷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于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组卷:52引用:3难度:0.5 -
2.建构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正确的是( )
组卷:9引用:1难度:0.8 -
3.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组卷:2引用:3难度:0.6 -
4.化学是21世纪最有用、最有创造力的中心学科之一,下列课题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的是( )
组卷:20引用:3难度:0.8 -
5.实验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组卷:114引用:6难度:0.5 -
6.小华同学在做人体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探究实验时,她向收集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荡后,发现澄清石灰水并未浑浊。此时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组卷:0引用:1难度:0.7 -
7.构成物质的微粒可以是原子、分子或离子.图示中能说明原子具有的性质是( )
组卷:15引用:3难度:0.7 -
8.正确量取15.5mL液体,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 )
①5mL量筒②10mL量筒③20mL量筒④胶头滴管.组卷:25引用:3难度:0.9 -
9.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中的重要规律。在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A与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50引用:5难度:0.5 -
10.下列化学用语表达错误的是( )
组卷:2引用:1难度:0.6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9个小题,共40分。)
-
11.“环境保护,以人为本”,某城市每日公布空气环境中总悬浮颗粒物(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三项指标,其中
组卷:25引用:2难度:0.9 -
12.1869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对已发现60多种元素的性质进行了研究.当元素按照相对原子质量递增的顺序排列时,同列或同行元素的密度呈现规律性的变化,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相邻(同列、同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也存在一定的关系.据此他预测了当时还未被发现元素的某些性质并被后来的实验所证明:
部分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密度表
(1)由表中同列元素数据变化可得出:随着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增大,元素的密度元素关系 同列元素 未知元素X的相邻元素 元素名称 钙 锶 钡 硅 镓 砷 锡 相对原子质量 40 88 137 28 70 75 119 密度(克/厘米3) 1.55 2.60 3.62 2.40 5.89 5.72 7.30
(2)现有未知元素X与硅和锡处于同一列且位于两者之间,与镓和砷处于同一行且位于两者之间,则未知元素X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组卷:18引用:2难度:0.7 -
13.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1)由上汽集团自主研发的“叶子”概念车(如图所示)在中国馆低碳区展出,
该车顶部的“大叶子”是一部光电转化器,把
(2)世博园区内有许多饮水台,可取水直接饮用.其中的饮用水处理步骤如图所示;
步骤①对应的作用是
A、杀菌消毒B、吸附杂质
(3)实验室中进行电解水的实验时,
①接通直流电源后,两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同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
②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③在该实验中,通常会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组卷:11引用:5难度:0.5 -
14.工业上制取氧气常见的有“深冷法”和“变压吸附法”。
(1)“深冷法”(如图1)是先将空气在一定条件下液化,再利用氮气和氧气的
(2)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集气瓶口,观察到的现象是
(3)“变压吸附法”(如图2)是利用分子筛吸附氮气和氧气能力的差异,通过增压与减压的交替循环,实现氮气和氧气的分离。用分子筛吸附氮气发生的是
(4)现有一集气瓶,如果用它收集一瓶氧气并测量出氧气的体积,请你写出简便的测量方法:组卷:28引用:1难度:0.7 -
15.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
(1)碘固体(I2)和碘蒸气都能使淀粉变蓝
(2)空气是一种混合物组卷:5引用:1难度:0.5 -
16.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李丽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2)周婷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查找资料,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3)刘芳在探究的过程中,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
【提出问题】这缕白烟的成分是什么呢?
【猜想假设】大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猜想一: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猜想二: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猜想三:白烟是石蜡蒸气冷凝成的石蜡固体。
【实验验证】
①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猜想
②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
③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燃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被重新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猜想三提供了证据,同时排除了猜想
【实验结论】蜡烛刚熄灭时冒出的白烟是组卷:28引用:1难度:0.6 -
17.在实验室里利用如图实验装置制取有关气体。
(1)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①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是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氧气,若要获得平稳的氧气流,选用的制取装置是
(4)用A装置做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其不足之处是
(5)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
(6)如图,用氮气和氧气混制一瓶氧气体积分数为40%的“富氧空气”。应从装置中的组卷:48引用:1难度:0.7 -
18.空气是一种重要资源,也是我们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某校兴趣小组对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测定展开了探究。
(1)【课本实验】
甲组同学按照课本要求进行了实验,实验装置如图。
①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②同学们在实际操作中发现该实验有许多注意点,稍不留神就会导致实验失败,如:装置气密性要好,如若漏气,会导致结果
③实验结束后,集气瓶内剩余气体主要是
(2)【改进实验】
乙组同学改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量筒内加入100毫升水。
③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使瓶内空气体积为250毫升。
④在燃烧匙内放入过量的红磷,塞紧瓶塞,关闭止水夹,接通电源使电烙铁发热,点燃红磷后,断开电源。
⑤燃烧结束并充分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待量筒内水面不再下降时,且调节到集气瓶和量筒中液面相平,记录量筒内水的体积为51毫升。
乙组同学实验测得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3)【拓展延伸】
为提高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精确度,科学兴趣小组对课本实验进行了创新改进。
实验步骤:
①取一根玻璃管,用橡皮塞将一端密封;
②将食品脱氧剂粉末迅速装入玻璃管,立即向管口注入一滴水将玻璃管密封,水滴的下端标为A,弹动玻璃管使脱氧剂粉末分布均匀且紧密,脱氧剂的上端标为0,如图甲所示;
③水平滚动玻璃管,使食品脱氧剂粉末平铺在玻璃管中、静置至水滴不再移动时,水滴的右端标为B,如图乙所示;
④用刻度尺测量出AO段和AB段的长度,并计算出AB与AO的比值,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⑤洗涤、干燥实验装置,重复上述实验。试验次数 AO/mm AB/mm AB/AO 1 523.5 109.5 0.2092 2 525.5 110.0 0.2093 3 527.0 110.5 0.2097
思考讨论:
(4)步骤③中,将食品脱氧剂粉末平铺在玻璃管中的目的是
(5)步骤②中,若脱氧剂粉末不够紧密,结果组卷:118引用:3难度:0.5 -
19.新药帕拉米韦注射液可用于治疗H7N9禽流感,其说明书部分内容如表。
药品名:帕拉米韦注射液化学式:C15H28O4N4
适应症:H7N9禽流感
成人用量:75mg/次
2次/日
帕拉米韦含量:25mg支
(2)帕拉米韦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帕拉米韦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4)成人禽流感患者,每天应注射帕拉米韦
(5)32.8g帕拉米韦中含氮元素的质量是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组卷:43引用:1难度: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