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5年贵州省六盘水市高考数学适应性试卷(一)

发布:2025/8/6 9:0:26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已知某圆锥的高为4,其内切球的体积为
    4
    3
    π
    ,则该圆锥的侧面积S=(  )

    组卷:82引用:1难度:0.7
  • 2.已知非零向量
    m
    n
    满足|
    m
    |=10,|
    n
    |=6,cos<
    m
    n
    >=
    1
    5
    n
    ⊥(s
    m
    +
    n
    ),则实数s的值为(  )

    组卷:13引用:2难度:0.7
  • 3.
    z
    =
    4
    -
    5
    i
    i
    3
    =(  )

    组卷:16引用:2难度:0.8
  • 4.在斜三棱柱ABC-A1B1C1中,∠ACB=90°,AB1⊥BC,则B1在底面ABC上的射影H必在(  )

    组卷:472引用:4难度:0.6
  • 5.已知幂函数
    f
    x
    =
    m
    -
    1
    2
    x
    2
    m
    2
    -
    7
    m
    +
    2
    m
    R
    在(0,+∞)上单调递减,设
    a
    =
    3
    1
    4
    b
    =
    lo
    g
    5
    1
    3
    c
    =
    lo
    g
    5
    4,则f(a),f(b),f(c)大小关系为(  )

    组卷:229引用:3难度:0.7
  • 6.“米”是象形字.数学探究课上,某同学用抛物线C1:y2=-2px(p>0)和C2:y2=2px(p>0)构造了一个类似“米”字型的图案,如图所示,若抛物线C1,C2的焦点分别为F1,F2,点P在抛物线C1上,过点P作x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C2于点Q,若PF1=3PQ=6,则p=(  )

    组卷:36引用:3难度:0.7
  • 7.我们知道:人们对声音有不同的感觉,这与它的强度有关系.一般的,声音的强度用瓦/米2(W/m2)表示,但在实际测量时,声音的强度水平常用
    L
    1
    =
    10
    lg
    I
    I
    0
    (单位:分贝,L1≥0,其中
    I
    0
    =
    1
    ×
    1
    0
    -
    12
    是人们平均能听到的最小强度,是听觉的开端).某新建的小区规定:小区内公共场所的声音的强度水平必须保持在50分贝以下,则声音强度I的取值范围是(  )

    组卷:25引用:5难度:0.7
  • 8.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f(x)满足:对任意的x1,x2∈[0,+∞),都有
    f
    x
    1
    -
    f
    x
    2
    x
    1
    -
    x
    2
    <0,则满足f(2x-1)<f(1)的x的取值范围是(  )

    组卷:230引用:2难度:0.7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部分选对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

  • 9.某工厂有甲、乙两个车间生产同一种产品,其产量比为2:3.从两个车间中各随机抽取了10个样品进行测量,其数据(单位:mm)如下:
    甲车间:9.4 10.1 9.8 10.2 10.0 10.1 10.2 9.6 10.3 9.8
    乙车间:10.3 9.2 9.6 10.0 10.3 9.8 10.4 9.4 10.2 10.3
    规定数据在(9.5,10.5)之内的产品为合格品.若将频率作为概率,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组卷:78引用:2难度:0.8
  • 10.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会徽(如图)正视图近似伯努利双纽线.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把到定点F1(-a,0),F2(a,0)距离之积等于a2(a>0)的点的轨迹称为双纽
    线.已知点P(x0,y0)是双纽线C上一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组卷:65引用:5难度:0.6
  • 1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每一个音都是由纯音合成的,纯音的数学函数为y=Asinωx,其中A影响音的响度和音长,ω影响音的频率,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调与声波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低的声音低沉.平时我们听到的音乐都是由许多音构成的复合音,假设我们听到的声音函数是
    f
    x
    =
    sinx
    +
    1
    2
    sin
    2
    x
    +
    1
    3
    sin
    3
    x
    +
    +
    1
    n
    sinnx
    n
    3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组卷:31引用:4难度:0.6

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 12.记Sn为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若3S3=S2+S4,a1=2,则a5=

    组卷:943引用:5难度:0.7
  • 13.已知等比数列{an}的首项为2,公比为-
    1
    3
    ,其前n项和记为Sn.若对任意的n∈N*,均有A≤3Sn-
    1
    S
    n
    ≤B恒成立,则B-A的最小值为

    组卷:184引用:3难度:0.4
  • 14.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为AA1,AB的中点,则EF与面A1C1CA所成的角是:

    组卷:39引用:3难度:0.7

四、解答题:共5个小题,满分77分。解答应写出相应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 15.已知椭圆
    C
    x
    2
    16
    +
    y
    2
    4
    =
    1

    (1)若P(x0,y0)为椭圆上一定点,证明:直线
    x
    x
    0
    16
    +
    y
    y
    0
    4
    =
    1
    与椭圆C相切;
    (2)若P(x0,y0)为椭圆外一点,过P作椭圆C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M、N,直线MN分别交直线
    l
    1
    y
    =
    1
    2
    x
    l
    2
    y
    =
    -
    1
    2
    x
    于A、B两点,且△AOB的面积为8.问:在x轴是否存在两个定点F1、F2,使得||PF1|-|PF2||为定值.若存在,求F1、F2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组卷:53引用:3难度:0.6
  • 16.已知函数f(x)=x-lnx-1.
    (1)求函数f(x)的单调区间;
    (2)设函数g(x)=f(x)+xlnx-2x,若g(x)≥n(n∈Z)恒成立,求n的最大值;
    (3)已知n∈N*,证明:
    sin
    1
    n
    +
    1
    +
    sin
    1
    n
    +
    2
    +
    +
    sin
    1
    3
    n
    ln
    3

    组卷:42引用:4难度:0.2
  • 17.独立事件是一个非常基础但又十分重要的概念,对于理解和应用概率论和统计学至关重要.它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布莱兹•帕斯卡和皮埃尔•德•费马,当时被定义为彼此不相关的事件.19世纪初期,皮埃尔•西蒙•拉普拉斯在他的《概率的分析理论》中给出了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对任意两个事件A与B,如果P(AB)=P(A)P(B)成立,则称事件A与事件B相互独立,简称为独立.
    (1)若事件A与事件B相互独立,证明:
    A
    与B相互独立;
    (2)甲、乙两人参加数学节的答题活动,每轮活动由甲、乙各答一题,已知甲每轮答对的概率为
    3
    5
    ,乙每轮答对的概率为
    2
    3
    .在每轮活动中,甲和乙答对与否互不影响,各轮结果也互不影响,求甲乙两人在两轮活动中答对3道题的概率.

    组卷:197引用:1难度:0.5
  • 18.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点D是AB的中点,CD=2,记△ABC的面积为S.
    (1)从下面的条件①②③中选择一个作为已知条件,求角C;
    (2)在(1)的条件下,求S的最大值.
    ①b(ccosA+acosC)=c2-a2+ab;
    3
    CA
    BC
    +
    2
    S
    =
    0

    tan
    C
    tan
    B
    =
    2
    a
    -
    b
    b

    注:如果选择多个条件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

    组卷:23引用:1难度:0.5
  • 19.如图所示,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2,BC=2,CC1=4,M为棱CC1上一点.
    (1)若C1M=1,求异面直线A1M和C1D1所成角的大小;
    (2)若C1M=2,求证BM⊥平面A1B1M.

    组卷:80引用:2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2.0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