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4年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石角小学等部分学校小升初语文试卷

发布:2025/8/1 11:0:3

一、读句子,结合上下文的语境,看拼音,写词语。(5分)

  • 1.读拼音,写词语。
    shuǐ ní
     

    chí dào
     

    guī zé
     

    xiǎo yuàn
     

    组卷:6引用:2难度:0.7

二、选择正确的答案。(2*6=12分)

  • 2.《田螺姑娘》是一篇(  )

    组卷:3引用:1难度:0.5
  • 3.下列各项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组卷:9引用:1难度:0.7
  • 4.下面词语中的“争”字,和“争奇斗艳”中的“争”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组卷:539引用:3难度:0.7
  • 5.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组卷:34引用:2难度:0.7
  • 6.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9引用:1难度:0.5
  • 7.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组卷:11引用:1难度:0.7

三、按要求填空。(4分)

  • 8.填空。
    ①“苟利于民,
     
    ;苟周于事,
     
    。”
    ②“苟利于民”中“于”的意思是
     

    组卷:35引用:2难度:0.7

四、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5分)

  • 9.判断加点字读音是否正确,全对的打“√”,有错的打“×”。
    (1)(jiàn)隔  抖(sǒu) (qīn)略
     

    (2)(chóu)谢  平(hén) (zhà)油
     

    (3)血(bō)  穿(suō) (xiāo)弱
     

    (4)(qiǎn)水  (kěn)求 发(shì)
     

    组卷:10引用:3难度:0.7

五、按要求写句子。(1+3+3=7分)

  • 10.品品句子,巧妙改写。
    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一场全民团结的战斗。(给句子瘦身)
     

    ②喂,老头,把你的笔给我!(改为委婉语气的句子)
     

    ③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仿写:语文是
     
     

    组卷:3引用:1难度:0.4

六、根据所学内容填空。(2*4=8分)

  • 11.查字典。
    我在课外阅读时遇到“憧”这个字不认识,我应该用
     
    查字法,先查
     
    ,再查
     
    画;我在写日记时不会写冻“jiānɡ”这个字,我应该用
     
    查字法,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组卷:4引用:2难度:0.5

七、小古文赏析。(1+1+2=4分)

  • 12.阅读古文,完成下列各题。
    金 壶 丹 书      景公游于纪,得金壶,乃发视之,中有丹书,曰:“食鱼无反,勿乘驽马。”公曰:“善哉,如若言!食鱼无反,则恶其鳋②也;勿乘驽马,恶其取道不远也。”晏子对曰:“不然。食鱼无反,毋尽民力乎!勿乘驽马,则无置不肖于侧乎!”公曰:“纪有书,何以亡也?”晏子对曰:“有以亡也。婴闻之,君子有道,悬于闾;纪有此言,注之壶,不亡何待乎?”
    【注】:①驽马:老弱的马。  ②鳋:鱼腥味
    (1)根据前后语境,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善哉,如
     

    食鱼无
     

    其鳋也
     

    君子有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勿乘驽马,恶其取道不远也。
     

    (3)面对金壶丹书,齐景公是怎么认为的?晏子又是怎么认为的?
     

    组卷:165引用:1难度:0.4

八、阅读理解。(2+3+2+1+3+2+2+2+4+2+2=25分)

  • 13.阅读《你可曾见过父亲的舞蹈》,完成下面小题。
    你可曾见过父亲的舞蹈ㅤㅤ①码头还没有吊机的时候,那一艘艘船运来的砖块只能靠肩膀挑,挑夫是群外来的民工。
    ㅤㅤ②有一天,一位来自四川的民工忽然对我说,他差不多一年没见儿子了,着实想他,正好这段时间是农闲,便让妻子无论如何带儿子来一趟。
    ㅤㅤ③几天后,我见到了他的儿子,三四岁的样子,坐在码头上冲着他喊,爸爸,爸爸……
    ㅤㅤ④他的脸像喝醉酒一样,挑着担子上码头时,每次特意绕到儿子身边,摸一把儿子的脑袋或者举起孩子在空中绕一圈。
    ㅤㅤ⑤连接码头与船的是块窄窄的木板,他挑着沉重的砖头走在上面,眼睛却一个劲儿地望向孩子这边,好几次,他险些落入水中,身子左右摇摆好一阵才渐渐平稳下来,然而,他对儿子说:“爸在给你跳舞呢,好看不?”
    ㅤㅤ⑥年幼的孩子咯咯笑着点头,于是,他故意用腿蹬了木板几下,木板开始剧烈____起来,他也跟着上下____,豆大的汗滴顺着他的额头淌下。他应该不会忘记,几个月前,他的一位工友正是从这里连人带砖头掉入水中的。但他却更加使劲地用双腿蹬着木板。
    ㅤㅤ⑦一位工友冲他喊:“你还要不要命呀!”他这才罢休。上了码头时,我清楚地看见他的腿在抖。
    ㅤㅤ⑧他却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摸着孩子的脑袋说:“爸再唱歌给你听。”他给儿子唱《路边有颗螺丝帽》,唱《世上只有妈妈好》。他这么粗的嗓门儿,那几首儿歌经他的口唱出来,居然也像模像样。他的儿子也奶声奶气地跟着学。
    ㅤㅤ⑨码头上,父子俩的歌声越飘越远。他的妻子不知什么时候来到码头边,眼里含满笑,我听见她问他:“你什么时候学会唱歌了?”他便憨憨地笑着说:“想娃了,就跑到附近幼儿园看其他孩子,看到那里的孩子拍着手唱歌,我也学会了。”
    ㅤㅤ⑩他接着说:“我还给儿子准备了‘钢琴’呢!”说着,他上下抖动肩膀,那根被沉重的砖块压得弯曲的扁担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他说这一下是“哆”,那一下是“咪”……望着他的背影,我想,他的儿子,一定是天下最幸福的孩子。
    (1)从下面词语中选择两个合适的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A.摇动
    B.抖动
    C.晃动
    D.颤动
    (2)文中他给儿子准备的“钢琴”是
     

    A.扁担
    B.木板
    C.玩具钢琴
    D.他的肩膀
    (3)短文题目中“父亲的舞蹈”指的是
     

    A.他给儿子唱歌时的样子。
    B.他举起孩子在空中绕圈的样子。
    C.他抖动肩膀演奏“钢琴”的样子。
    D.他挑着担子在木板上晃动时的样子。
    (4)文中两处省略号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表示
     

    A.话未说完
    B.语言的中断
    C.内容的省略
    D.说话断断续续
    (5)“
     
    ”是令你感受最深的动作描写的句子,并说说通过这一处动作描写,你体会到了什么?
     

    (6)短文结尾为什么说“他的儿子,一定是天下最幸福的孩子”?
     

    组卷:5引用:2难度:0.5
  • 14.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徐庶走马荐诸葛      徐庶,字元直。他化名单福,投奔刘备。刘备非常高兴,拜他为军师。徐庶几番设计,帮助刘备大败曹军。败军回许昌,曹操大为吃惊,问左右:“不知何人为刘备出谋划策?”谋士程昱答道:“此人非单福,他是颍川的徐庶。丞相若用此人,召来不难。”便献上一计,曹操按程昱说的,派人把徐庶的母亲接到许昌,又让人模仿徐母笔迹,给徐庶写一封假信,让他速来许昌相见,以救母命。
          徐庶是个孝子,他幼年丧父,弟弟徐康不久前也死了,家中只有老母亲一人,无人照顾。徐庶见信,泪如泉涌,只得拿着信去见刘备,把情况告诉刘备,请求能让他去与母亲相见。刘备闻言大哭,二人相对而泣,想不出什么好办法。第二日,刘备设筵席为徐庶送行。
          刘备、徐庶骑着马出了城,至长亭,下马相辞。刘备不忍相离,送了一程又一程。徐庶说:“送君千里,终有一别,请您不要再送了,咱们就此告别吧。”刘备拉着徐庶的手说:“先生此去,天各一方,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相见!”说罢,泪如雨下。徐庶挥泪告别,刘备骑马立于林畔,目送徐庶。看着看着,目光被一片树林挡住,刘备说:“我真想把这片树林砍光,好多看他几眼!”
          忽见徐庶拍马而回,刘备喜出望外:“莫非先生改变主意了?”徐庶勒马对刘备说:“我因心绪如麻,忘了一件大事。有一位奇士,就在襄阳城外二十里的隆中,您何不把他请来,此人必有大用。”这个人就是后来鼎鼎有名的人物--诸葛亮。徐庶详细介绍了诸葛亮的才德,建议刘备亲往隆中相请。刘备欣然接受。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鼎鼎有名:
     

    喜出望外:
     

    心绪如麻:
     

    (2)文中描写哭的词语很多,请找2个写下来,再写2个文中没有的。
    文中有的:
     

    自己积累的:
     

    (3)短文选自古典名著《
     
    》,另外三部古典名著分别是《
     
    》《
     
    》《
     
    》。这本书的作者是
     
    ,有许多成语都出自于这本书,请写出两个:
     

    这本书的歇后语有:
     

    (4)故事中的几个人物,谁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5)对于曹操“挟母以令徐庶”的做法,有人觉得兵不厌诈,可取,有人认为不择手段。你认为呢?请表明你的观点,并写出理由。
     

    (6)短文主要讲了什么?请用简短的语句来概括。
     

    (7)你知道徐庶向刘备保荐诸葛亮时是怎么说的吗?请简要写写。
     

    组卷:19引用:3难度:0.1

九、习作表达(任选一题)。(30分)

  • 15.题:一次难忘的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写你在校内外发生的多彩活动。(2)写清楚活动过程,把印象深刻的部分写具体。(3)写活动场面时,既要关注整个场景,也要关注每个同学的表现,写一写他们的神态、动作、语言,最好能把自己的体会写下来。(4)字数要求500字以上,不能出现真实的学校和人名。

    组卷:10引用:3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2.0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