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贵州省六盘水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发布:2025/8/2 22:0:13
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我市今年年大力发展糖业生产,小亮家种植的甘蔗出现茎叶细小,同时有倒伏现象.小亮认为应给甘蔗施用复合肥,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组卷:27引用:16难度:0.9 -
2.氮气的化学式是( )
组卷:33引用:3难度:0.7 -
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CO2中的少量CO 点燃 B 鉴别CuO粉末和木炭粉 观察颜色 C 鉴别H2和CH4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 D 鉴别双氧水和蒸馏水 取样,分别加入二氧化锰 组卷:68引用:4难度:0.5 -
4.鉴别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各组物质,其操作不正确的是( )
组卷:6引用:3难度:0.5 -
5.为达成“同呼吸,共奋斗”的目标,全国各地为治理环境广泛开展了一系列行动。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组卷:15引用:2难度:0.7 -
6.慈利县全面推进“六城同创”,创建成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际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作为我们每个慈利人都在努力,在下面①-④项中,你认为与我市“创城”工作不相符的是:①废旧电池,随意丢弃 ②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澧水河 ③垃圾分类,再生利用 ④节约用水,保护澧水河( )
组卷:3引用:1难度:0.5 -
7.学习化学我们要经常做实验。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组卷:12引用:18难度:0.9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共46分。
-
8.根据溶解度曲线及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中随着温度的变化溶解度变化较大的三种物质是
(2)如图中硝酸钠和硝酸钾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有一个交点,此交点的含义是
(3)如表提供了硝酸钾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169
②现有6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210g,若降温至20℃析出硝酸钾晶体的质量是
③表中对应的硝酸钾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大值为组卷:62引用:1难度:0.6 -
9.金属及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及科学实验,其应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1)楼顶常装有避雷针,它一般是金属材料,这说明金属具有良好的
(2)“百炼成钢”是指将生铁转化为钢,其主要原理是降低生铁中
(3)《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舶上铁丝…日久起销(锈)…所刮下之销末,名铁线粉”。铁丝“日久起销”的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
(4)我国古代曾用“火法燃制”,共原理是:用辉铜矿(主要成分是Cu2S)与氧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一种能导致酸雨的气体,“火法炼铜”的化学方程式是
(5)要比较锌、铁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可选用的试剂是
A.形状大小相同的锌片、铁片、铜片和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
B.锌片、铜片、硫酸亚铁溶液
C.铁片、氯化锌溶液、氯化铜溶液
D.铁片、铜片、硫酸锌溶液
(6)将一定量的铁和金属R的混合粉末加入足量的氯化铜溶液中,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为Fe>R>Cu
B.b点时,滤渣中一定有Cu,可能有铁和R
C.a点时,滤渣的质量比原混合粉末的质量大
D.a点时,溶质种类为2种组卷:78引用:4难度:0.5 -
10.兴趣小组的实验台上现有下列仪器:
(1)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2)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都可选用B装置的依据是
(3)若要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收集前需连接的仪器是组卷:3引用:2难度:0.5 -
11.钙元素对人类生命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在元素周期表中,钙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
(1)儿童缺钙可能会导致
(2)氧化钙能与水反应,此反应可用于
A.吸收水分 B.制熟石灰 C.加热食物
(3)熟石灰的化学式为
(4)“冰洲石”(主要成分为CaCO3)制成的工艺品不能与盐酸接触,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组卷:18引用:3难度:0.5 -
12.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1)请从微观粒子角度解释下列事实。
①热胀冷缩现象中的“热胀”说明
②一氧化碳可用作燃料,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二者本质区别是
(2)如图是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①上述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该反应的微观过程:Ⅰ表示水分子分裂为氢原子和氧原子,则Ⅱ表示组卷:27引用:1难度:0.6 -
13.欲证明“CO2与NaOH能发生化学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实验装置中夹持仪器、电脑均已略去)。
实验前U型管两端液面相平,将NaOH溶液滴入试管中,恢复到室温,U型管中的液面出现的现象是
实验二:为获得充足的证据,兴趣小组设计了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并利用压强传感器测定实验过程中三颈瓶内压强的变化。
按图2所示,打开压强传感器,观察到三颈瓶内初始压强为101kPa,将滴有酚酞试液的适量氢氧化钠溶液快速推入瓶内,振荡充分反应。待压强不再减小后,再将适量的稀盐酸快速推入瓶内,振荡充分反应。待压强不再增大后,将两个注射器活塞先后拉回原位(不进行活塞操作时,活塞不能自主移动)。瓶内压强变化如图3所示。
(1)向瓶内推入适量稀盐酸后,能证明CO2与NaOH已发生了反应的现象是
(2)图3中,
①CD段
②DE段
③MN段
(3)图3中,DE段压强远低于MN段压强,能够说明组卷:102引用:4难度:0.5 -
14.某化学社团欲测定某造纸厂排放废水中含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项目化学习。
【任务清单1】配制稀盐酸。
(1)取10g36.5%的浓盐酸,加水稀释成1000g的稀盐酸,所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任务清单2】废水中含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取20g待测NaOH溶液于烧杯中,将上述稀盐酸滴入,通过数字化传感器同时测定滴入烧杯内盐酸的体积和烧杯内溶液的pH,得到如图所示曲线。
(2)写出a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粒子有Na+、Cl-、H2O、
(3)当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共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为
(4)计算20g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任务清单3】废水绿色排放处理。
(5)为避免造纸厂排放废水污染环境,排放前应对废水进行中和处理,需加入的物质是组卷:47引用:3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