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宏达中学九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
发布:2025/7/29 13:0:1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5分)
-
1.小宇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不考虑两边细绳的重力对实验的影响。关于这个实验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组卷:1548引用:4难度:0.5 -
2.在图中所示的自动控制电路中,当控制电路的开关S闭合时,工作电路的情况是( )
组卷:217引用:35难度:0.9 -
3.如图是某小区的门禁系统,内部车辆出入,能够被自动识别栏杆抬起;外部车辆出入,需要门卫用按钮将栏杆抬起。若把车辆识别装置看作一个自动开关,按钮看作一个手动开关,下列电路图与门禁系统内部电路最接近的是( )
组卷:420引用:10难度:0.5 -
4.小娅同学发现平时不戴眼镜的门卫大爷在看报时却要戴着眼镜才能看清,对门卫大爷的眼睛及所戴眼镜的判断合理的是( )
组卷:90引用:5难度:0.7
二、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
5.如图,在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实验中,闭合开关,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通电螺线管周围有 ,调换电源正负极,小磁针偏转方向改变,说明磁场方向 与有关。
组卷:89引用:4难度:0.7 -
6.在“探究海波的熔化规律”实验中,根据记录的数据得到了如图所示的“温度-时间”图象。由图可知,海波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第8min时,试管内的物质处于(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物质在第10min时具有的内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7min时具有的内能。
组卷:50引用:3难度:0.5 -
7.鸟撞飞机事件时有发生,是不是它们“瞎”了?研究发现,雨燕等鸟类具有边飞边睡的能力,甚至还能长时间张开一只眼睛来观察飞行路径,避免与其它鸟类或物体碰撞。研究还发现,某种鸟类只有距离运动的物体30m内才开始逃离。由于飞机速度很快,所以它们就没有足够的时间来逃离,而引起撞机事件。综合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数据显示,一只0.5kg的鸟撞在迎面飞来的速度为720km/h的飞机上,会产生1.6×104N撞击力,对飞机造成损伤。假如撞击面积为0.01m2,则该鸟撞击飞机的压强是 Pa。
(2)如图甲所示,一架飞机以720km/h的速度向正前方O点的鸟迎头飞去,则飞机头A点到达O点所需的时间是 s,这也就是飞机留给该鸟的逃离时间。
(3)天空自古以来都是鸟类的地盘,鸟类也是人类灵感的来源,飞机就是根据鸟的翅膀特点而发明出来的,飞机之所以能够飞上高空,得益于机翼的结构,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 ,导致机翼上方的压强 ,从而形成向 的升力,则机翼的横截图应该是图乙中的 (选填字母)。组卷:83引用:1难度:0.5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题,每空2分,共24分)
-
8.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小明将一块薄玻璃板垂直摆放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如图1所示)。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透过玻璃板观察到蜡烛的像,并在白纸上确定并记录下像的位置。
(1)为了比较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关系:
操作1:用笔在白纸上记录物、像的位置。
操作2:。
(2)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①小明在实验前,还准备了另一根相同大小 的蜡烛B(填“点燃”或“未点燃”)。
②比较像与物大小是否相同的方法是观察物体B与物体A的像 。
(3)通过多次实验得出平面镜成像规律后,小明提出:人为什么能看到平面镜成的像?甲、乙、丙所画的平面镜成像原理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从上述正确的作图进行判断:
①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经过平面镜 进入了人的眼睛。
②平面镜成的不是实像,是虚像;原因是它的像是反射光线的 会聚而成,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
(4)平面镜成像的应用:在图2中,画出人(用AB表示)在倾斜的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A′B′(保留作图痕迹)。组卷:130引用:1难度:0.5 -
9.小华学习了有关声音的知识后,对材料的隔声性能很感兴趣,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请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步骤:
①先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
②把闹钟放到一个鞋盒里,将衣服盖在鞋盒上方,然后逐渐远离盒子直到听不见滴答声,记下此时人离盒子的距离;
③分别将各种材料盖在鞋盒上方,重复以上实验,得到下表的数据:材料 衣服 报纸 平装书 塑料袋 袜子 听不见滴答声的实际距离/m 2.1 2.8 3.7 5.2 1.2
(1)小华设计的实验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声音的响度越 (选填“大”或“小”)的原理;
(2)根据小华所得数据可知粗糙的材料比平滑材料隔音性能 (选填“好”或“差”),其原因是粗糙材料吸收声音的性能要比平滑材料 (选填“强”或“弱”);
(3)如果再给你一块海绵材料,你认为其隔声性能与报纸相比,(选填“海绵”或“报纸”)隔声性能好一点;
(4)此实验用到的研究方法有:和 。组卷:56引用:3难度:0.5
四、分析计算题(本题共4题,29题12分,30、31、32各9分,共39分)
-
10.如图所示,R1的阻值为15Ω,电源两端电压为6V恒定不变,两电流表的量程均为0~0.6A。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滑片移至最右端时,电流表A1的示数为0.1A,求:
(1)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
(2)电流表A的示数。
(3)滑动变阻器R2允许连入电路的最小阻值。组卷:581引用:5难度:0.5 -
11.如图甲所示,将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木块A放入水中,有
的体积浸入水中,将金属块B放在木块中央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此时木块露出水面的高度h1为2cm,如图乙所示,再用轻质细线将金属块捆绑在木块中央,放入水中静止后测出此时木块露出水面高度h2为3cm,如图丙所示(g取10N/kg)。求:35
(1)木块在图甲中受到的浮力;
(2)图甲中木块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3)金属块的质量;
(4)金属块的密度。组卷:396引用:1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