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安徽省合肥五十中东校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5/7/28 18:0:17
一、基础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
1.填写名句,领略中华传统文化之美。
ㅤㅤ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那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诗中有景,曹操在《观沧海》中描写了“①组卷:6引用:1难度:0.9 -
2.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
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本题主眼,自然是在“敬”字、“乐”字。但必先有业,才有可敬、可乐的主体,理至易明。所以在讲演正文以前,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
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唯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
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两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有一回,他的门生想替他服务,把他本日应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地不肯吃饭。
我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地劳作……为现在有职业及现在正做职业上预备的人——学生——说法,告诉他们对于自己现有的职业应采何种态度。
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唯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第二要乐业……“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地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得快乐,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选文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3)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4)我们提出要打造“工匠精神”。艺术创作需要精雕细琢,产品质量更要精益求精。结合“敬业、乐业”,谈谈你对“工匠精神”的理解。组卷:6引用:2难度:0.4 -
3.系统找不到该试题
二、阅读理解。(55分)
-
4.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0蔗糖”等于“0糖”吗【材料一】
4月10日,国内饮料品牌元气森林发布致歉声明,称在乳茶产品的产品标识和宣传中,没有说明“0蔗糖”与“0糖”的区别,容易引发误解。这份道歉说明很快将元气森林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让一些消费者突然意识到“0蔗糖”不等于“0糖”,原来自己一直被误导了。
事实上,由于能避免糖分过高带来的发胖等问题,“0糖”饮料成为近些年火爆的概念,百事可乐、可口可乐等传统的饮料企业,都相继推出了无糖饮料产品,试图吸引对健康饮食有更高要求的年轻一代消费者的注意。
元气森林作为新兴的国产品牌,之所以能够快速突出重围,正是凭借着无糖的差异化定位。一直以来,元气森林的品牌宣传,都在打造“0糖0脂0卡”的概念,并将它印到了产品的外包装上。不少消费者购买元气森林,图的就是它更加健康的“0糖”成分,以为这就是一款健康的无糖饮料,尽管成分表中明明白白地写着添加了结晶果糖的代糖成分。
从元气森林的角度看,“乳茶有奶所以是有糖的”,是一个简单的常识。但这样的事实,在消费者那里,未必是一种众所周知的知识。对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说,他们不一定具备专业知识,去区分“蔗糖”“0糖”或“代糖”等各种概念,通常也不会去专门研究其成分表。
(选自《中国青年报》)【材料二】
“0糖”“0脂”“0卡”是互相独立的概念,它们到底是健康密码还是营销噱头呢?
顾名思义,“0糖”就是指不含糖。但是在食品营养领域中,“糖”的概念可能和公众的理解不完全一致,这就给了一些商家虚假宣传的空间。
日常生活中,许多人把“糖”理解为蔗糖(或者说白砂糖)。在食品营养领域中,“糖”是各种单糖和双糖的统称,除了蔗糖,常见的还包括果糖、麦芽糖、乳糖、葡萄糖等等。果葡糖浆、高果糖浆、冰糖、红糖、蜂蜜、浓缩果汁等等,其实质内容也是“糖”。
按照国家标准,“0糖”或者“无糖”的定义是每100克或者100毫升食物中的糖含量不超过0.5克——这里的糖,是指各种单糖和双糖,不管是天然存在的还是人为添加的。但是,很多商家把“无糖”概念偷换成了“没有添加糖”,比如“无糖奶茶”的检测经常发现含糖,往往就是来自于牛奶的乳糖或者植脂末中的糖浆。
(选自《曲靖日报》)【材料三】
全世界正在进行一场大规模的甜味实验。1998-2013年间,全球每日添加糖的摄取量,从48克攀升至70克,增长了46%。美国人最甚,平均每天摄取的糖量达到165克。摄入过多的糖分会引起蛀牙,导致体重增加,加速皮肤老化,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风险,糖也因此成为不健康的代名词。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饮食建议,正常体重的成年人每天摄取的游离糖不应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内,也就是两勺半的白砂糖。然而,如果喝一罐330毫升的可口可乐,你这一天的额度就超标了,因为它的含糖量是35克,更别提那些果汁、奶茶、咖啡和蛋糕里的糖。
当你我开始越来越在意糖分的危害和带来的额外能量时,许多代糖类食品如雨后春笋般扎堆出现!代糖,是指只提供甜味,不提供或者提供很少热量的食品添加剂。起初它是为糖尿病人研制的,后来因为它可以减少糖类的摄入量,逐渐受到普通人群的欢迎。和糖一样,代糖分子也可以与舌头味蕾的甜味受体产生中和,所以尝起来是甜的,但它无法被人体完全利用,因此不会带来糖那么多的热量,就像一把能插入锁孔中的钥匙,却不能转到底开锁。代糖种类很多,根据是否提供热量,可以分为有热量的营养性代糖和无热量的非营养性代糖。
代糖情况一览表种类 名称 来源 甜度(与蔗糖比) 非营养性代糖 阿斯巴甜 人工合成 200倍 糖精钠 人工合成 200-700倍 甜蜜素 人工合成 30-80倍 纽甜 人工合成 8000倍 甜菊苷 天然 300倍 营养性代糖 木糖醇 生物转化 1倍 赤藓糖醇 微生物发酵 0.7-0.8倍
2017年的《中国儿童肥胖报告》显示,近年来主要大城市0-7岁儿童肥胖率约为4.3%,7岁以上学龄儿童肥胖率为7.3%。青少年儿童肥胖的发生受先天和后天多重因素影响,其中遗传因素在肥胖发生中占40%-70%,而生命早期的营养摄入、膳食结构、生活习惯等也是重要因素。当下,青少年儿童膳食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过度摄入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大量饮用含糖饮料,导致热量摄入超过消耗所需。从生活方式来看,现在不少青少年缺乏运动,看电视和玩手机取代了体育锻炼,降低了身体代谢率。
(选自《人民日报》)(1)下列关于“无糖饮料”的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新兴国产品牌元气森林为了能脱颖而出,打造“0糖”“低糖”概念以吸引消费者。
B.按标准,“0糖”或“无糖”的定义是每100克或100毫升食物中的糖含量为0.5克。
C.“乳茶有奶所以有糖”是一个简单的常识,元气森林和消费者都认为这是众所周知的。
D.“无糖奶茶”常检测出含糖,是因为众多商家偷换“无糖”和“没有添加糖”的概念。
(2)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无糖饮料的迅速走红,主要因为年轻一代消费者对健康饮食要求日渐提高。
B.代糖受到普通人群欢迎是因它能提供甜味口感,且可以减少糖类的摄入量。
C.与来源于人工合成的代糖相比,来自于天然成分的代糖其甜度普遍比较低。
D.随着添加糖摄取量大幅度上升,蛀牙、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发生的风险加大。
(3)文中划线句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请分析其作用。
就像一把能插入锁孔中的钥匙,却不能转到底开锁。
(4)小海同学每天喝3罐可乐,请你结合文本内容,劝说他改掉这一不良习惯。组卷:16引用:1难度:0.5 -
5.学习了“活动•探究”诗歌单元后,你一定习得了不少诗歌阅读方法,请阅读艾青的《秋》,并完成阅读笔记。
《秋》阅读笔记 秋
艾青
雾的季节来了———
无厌止的雨又徘徊在
收割后的田野上……
那里,翻耕过的田亩的泥黑
与遗留的谷粒所长出的新苗的绿色
缀成的广大、阴暗、多变化的平面;
而深秋的访问者——无厌止的雨
就徘徊在它的上面……
人们都开始蛰伏到那些浓黑的屋檐里去了;
只有两匹鬃毛已淋湿的褐色的马,
慢慢走向地平线
搜索着田野的最后的绿色……
1939年秋,湘南
【注】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诗人投身于抗日救国运动中,但终因国力不济,抗战节节失利,形势所迫,作者不得不辗转于杭州、武汉、桂林等地。《秋》写于1939年秋的湖南。【把握基调】
①艾青笔下的“秋”与下面哪句诗的意境有异曲同工之妙
A.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B.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C.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解读意向】
②“雾”“无厌止的雨”是【体会情感】
③联系创作背景更能准确把握诗人所传达的情感,请结合诗歌的内容和注释,分析诗人的情感。组卷:7引用:1难度:0.5 -
6.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马说》)【乙】古之君王,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①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满期年②,千里之马至者三。
注:①涓人:宫里职位低下的小侍臣。②期年:满一年。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食不饱,力不足 一食或尽粟一石 B.虽有千里之能 三年不能得 C.故虽有名马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D.反义报君知不足 然后能自反也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②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段中千里马“才美不外见”的原因是“食马者”只是按照常马的食量来喂养它。
B.甲段抒发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行为的愤慨之情。
C.甲段中由于“食马者”“不识马”,因此作者呼吁有才之士要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D.两文段的“千里马”的遭遇不同,甲段的千里马被埋没,乙段的千里马受到赏识。组卷:22引用:1难度:0.8
三、写作训练。(55分)
-
7.作文。
同学们,你们班一定有不少“牛人”吧?他们或是“读书迷”,知识丰富;或是“演说家”善于表达;或是“大管家”,热心集体事务;或许还有体育健将、乐器高手、智力超人……
以《晒晒我们班的“牛人”》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内容自选;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校名。组卷:565引用:30难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