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泊秦淮》2021年同步练习卷(1)

发布:2025/7/26 17:0:13

一、【基础过关】

  •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ㅤㅤ为念李克强同志,11月2日,首都天安门、新华门、人民大会堂、外交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所在地,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各边境口岸,对外海空港口,中国驻外使领馆将下半旗zhì哀。
    (1)悼
     

    (2)zhì
     

    组卷:0引用:1难度:0.8
  • 2.中国历代仁人志士层出不穷,他们身上闪光的精神是我们民族的巨大财富。下面是与名人相关的诗句、对联,请正确写出对应的人物。
    (1)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
     

    (5)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组卷:4引用:2难度:0.7
  • 3.解释下列加点字和词。
    ①山气日夕
     

    欲不胜簪
     

    殷勤问我归何处
     

    ④学诗有惊人句
     

    组卷:15引用:2难度:0.8

二、【实战过关】

  • 4.经典诗文默写。
    ①庭中有奇树,
     
     
    ,将以遗所思。
     
    ,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
    ②神龟虽寿,
     
     
     
    。(曹操《龟虽寿》)

    组卷:0引用:2难度:0.5
  • 5.默写与运用。
    (1)复行数十步,
     
    。(《桃花源记》)
    (2)
     
    ,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了却君王天下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4)想到历史上的那些事无限渺远,深感人生无奈,眼泪纵横凄恻,可以用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的诗句描述
     
     

    组卷:5引用:1难度:0.8

三、课内诗歌鉴赏

  • 6.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甲】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乙】赠孟浩然
    唐•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注释】①孟夫子: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人,早年仕途失意,后隐居。②轩冕:荣华富贵仕宦。③中圣:“中圣人”的简称,即醉酒。④事君:侍奉皇帝。⑤高山:即“高山仰止”。⑥清芬:清高,芬芳。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前四句写景,包蕴着丰富的自然美,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句抒情,委婉得体,不落俗套,表“赠张丞相”之意。
    B.甲诗尾联表面意思是说,看着人家垂钓,自己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诗人以隐喻的手法,表达自己在仕途遭贬后希望张丞相能助一臂之力。
    C.乙诗颔联中的“弃”字刻画孟浩然宁弃仕途而隐逸的形象,“卧”活画出孟浩然风神散朗、寄情山水的情致。一弃一卧,准确生动地描绘出孟浩然对人生所作出的抉择。
    D.乙诗尾联以高山喻对方,流露无限敬慕之情,又与首句呼应:“安可仰”又翻进一层,以己之惭愧不如孟夫子进行反衬,表达了自己只能徒然向他清幽芬芳的人品拜揖的赤诚。
    (2)甲诗的颔联“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为世人传诵,成为千古名句,请简要分析它的妙处。
    (3)结合甲诗来看,你同意李白在乙诗中“迷花不事君”的说法?

    组卷:224引用:2难度:0.5
  • 7.阅读文字,回答问题。
    西塞山怀古
    〔隋)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注释】①西塞山:位于今湖北省黄石市,又名道士洑。②王濬:晋益州刺史。晋武帝谋伐吴,派王濬造大船,出巴蜀,船上以木为城,起楼,每船可容二千余人。③金陵:今南京,当时是吴国的都城。④石头:指石头城,王濬率船队,直到金陵,攻破石头城,吴主投降。⑤四海为家日:指国家统一。⑥故垒:旧时的壁垒。
    (1)根据本诗所体现的季节判断,填入诗中空缺处最恰当的是
     

    A.潮
    B.暖
    C.江
    D.寒
    (2)本诗与杜牧《赤壁》一诗都有怀古之意,但凭吊古迹所表达的感慨有何不同?请简述。

    组卷:20引用:2难度:0.7
  • 8.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回答问题。
    【甲】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行路难(节选)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
    ①“杨花落尽子规啼”描写了 
     
    (时间)时节的景象,烘托了
     
    氛围。
    ②“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最突出的写作手法是
     

    (2)从以上两首诗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李白?结合具体诗句写出你的认识。(答出两点即可)

    组卷:25引用:3难度:0.5
  • 9.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请结合“无时”一词,分析尾联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诗流传最广,请自选一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组卷:424引用:8难度:0.4
  • 10.回答问题。
    行路难•其一
    唐代: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
    (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赏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组卷:243引用:4难度:0.4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赤  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本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中“东风”指什么?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组卷:277引用:6难度:0.6
  • 12.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下列各项中对本首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写望中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的样子;春天降临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表达了诗人念家悲己的感情。
    B.颔联将人的情感赋予花和鸟。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面对国都破败的无奈感慨和绵绵愁绪。
    C.颈联“三月”表明丧乱之久,“抵万金”形容家书珍贵,表达了诗人对妻儿的强烈思念。
    D.全诗所写意象甚多,从“远景”的山河城郭,到“中景”的荒草残木。再到“近景”的春花飞鸟。一直到“自身”的白发,步步推进,“镜头”越来越小,将宏大的家国之悲,渐渐渗透凝缩在诗人自己身上。
    (2)诗的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组卷:340引用:11难度:0.7
  • 13.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阅读古诗,完成对话。
    奇奇同学:同样表现高度,两位诗人各具巧思。甲诗中一个“割”字描绘了泰山将天色分割,突出了泰山巍峨高大、遮天蔽日的形象。你知道乙诗是如何描写飞来峰上的塔之高的吗?
    妙妙同学:我知道
     

    (2)登上高山,极目远眺,诗人往往有感而发。两首诗的最后两句所抒发的情感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具体分析。

    组卷:95引用:4难度:0.5
  • 14.阅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回答下列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从词中的哪两个典型细节我们可以看出词人念念不忘报国。
    A:
     

    B:
     

    (2)词的末尾一句“可怜白发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组卷:39引用:4难度:0.5
  • 15.古诗词阅读。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诗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
     
     
     
     
    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试简析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组卷:296引用:5难度:0.7
  • 16.阅读下面这首曲,完成下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这首曲的作者是
     
    。前三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以“
     
    ”字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
     
    ”字形容黄河之水奔腾澎湃,写出了潼关的险要,然后用“山河表里”一语收住,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由此自然引出下一层的感慨内容。
    (2)如何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
    答:
     

    组卷:249引用:3难度:0.5
  • 17.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题目。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
     
    ”字,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
     
    。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2)请对本诗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

    组卷:141引用:4难度:0.5
  • 18.【甲】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乙】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甲】词从表达方式上看,上片重在
     
    ;下片重在
     

    (2)【乙】诗的前两句写出了梨花的哪些特点?
    (3)【甲】词中的“亲射虎”“遣冯唐”的典故分别表达什么意思?
    (4)【甲】词【乙】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苏轼一生著述丰富、风格各异,请你再写两句他其它作品中的名句。

    组卷:17引用:2难度:0.5
  • 19.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列各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今日听君歌一曲”中的“君”是指
     
    (人名)。
    (2)下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揭示的哲理最相似的一项是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C、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人新人赶旧人。
    D、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组卷:352引用:3难度:0.5
  • 20.古诗词鉴赏。
    饮酒(其五)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田家三首(其一)
    [唐]柳宗元
    蓐食徇所务,驱牛向东阡。
    鸡鸣村巷白,夜色归暮田。
    札札耒耜声,飞飞来乌鸢
    竭兹筋力事,持用穷岁年。
    尽输助徭役,聊就空自眠。
    子孙日已长,世世还复然。
    【注】①蓐食:在寝席上进食。②耒耜:农具。③鸟鸢:乌鸦和老鹰,泛指鸟类。
    (1)《饮酒(其五)》的体裁是
     
    诗。
    (2)“动静结合”是这两首古诗词共用的表现手法,请从其中摘出一例,并阐述它的作用。
    (3)面对眼前所见的景象,柳宗元和陶渊明的心境是不同的,请结合上述诗文简要分析。

    组卷:8引用:1难度:0.6
  • 21.阅读下面一首,完成下列各题。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1)古诗词常常为了照应韵律而颠倒词序、语序,出现一些倒装的现象。请找出本诗中有倒装现象的一联诗,将其还原为常规语序,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技巧。
    (2)请概括本诗抒发的两种感情。

    组卷:102引用:2难度:0.6

四、课外诗歌鉴赏

  • 2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这首词的作者是
     
    ,“西江月”是
     

    (2)对这首词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两句,以动写静,把半夜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通过嗅觉、听觉来捕捉秋夜景物特征,反衬夜色之静。
    C.词中以“七八个星天外”写乌云密布,这样写的好处是增加画面的美感。
    D.这首词表达了作者看到丰收在望时的喜悦之情。

    组卷:15引用:1难度:0.5
  • 2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问题。
    卖炭翁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简析“翩翩”在诗中的作用。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组卷:4引用:1难度:0.7
  • 24.阅读古诗词,回答问题。
    (甲)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乙)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甲诗中“古人”“来者”具体指
     

    (2)甲乙两诗运用不同的手法抒发了两位诗人相同的人生感慨,请说明。

    组卷:457引用:5难度:0.7
  • 25.阅读《登幽州台歌》,回答下面的问题。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的“古人”“来者”具体指代的是什么人?
    (2)赏析《登幽州台歌》中“悠悠”一词的表达效果。

    组卷:64引用:2难度:0.7

五、诗歌对比鉴赏

  • 26.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问题。
    【甲】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甲诗作者为
     
    代诗人
     
    。乙词作者为一代著名词人
     

    (2)下列对诗词中画线句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热闹的练兵场上),的卢战马飞一样地奔驰,箭射出去,弓弦震响如霹雳。
    B.(热闹的练兵场上),战马像的卢马那样飞驰,箭射出去,弓弦震响如霹雳。
    C.(两军对垒的战场上),战马像的卢马那样飞驰,箭射出去,弓弦震响如霹雳。
    D.(两军对垒的战场上),的卢战马飞一样地奔驰,箭射出去,弓弦震响如霹雳。
    (3)下面对古诗词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是作者经过当年赤壁之战的古战场时,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作。
    B.甲诗后两句强调周瑜在特定自然条件下偶然取胜,含蓄表明机遇垂青的重要。
    C.乙词在梦境中回忆军营餐肉、演奏军乐、沙场点兵等三个昔日军旅生活片段。
    D.乙词虚实结合,上片描写,下片抒情,符合词作常规写法,是词作中的经典。
    (4)甲乙两首词中都有一个英雄的身影。甲诗中,作者除慨叹“东风”成就了周瑜英雄之名,也暗含了对自己的
     
    的意味;乙词最后“可怜”一句,道尽了词人
     
    的英雄之悲。

    组卷:249引用:4难度:0.5
  • 27.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咸阳城东楼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1)赏析“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2)分析诗歌传达的感情。

    组卷:76引用:2难度:0.7
  • 28.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句中的“涨”生动形象,请你简要说明其妙处。
    (2)下列对本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歌的首句“君问归期未有期”表达了无法尽快与妻子(或好友)相见的无奈。
    B.次句“巴山夜雨涨秋池”写景,表现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C.第三句“何当共剪西窗烛”表现了对与好友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
    D.诗歌的结尾两句实写自己的经历,以来日重逢畅谈昔日相思的情境,反衬今夜的孤寂。

    组卷:12引用:0难度:0.9
  • 29.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小题。
    夜半闻横管
    程俱
    秋风夜搅浮云起,幽梦归来度寒水。
    一声横笛静穿云,响振疏林叶空委。
    曲终时引断肠声,中有千秋万古情。
    金谷草生无限思,楼边斜月为谁明。
    【注释】①横管:笛子。②程俱:南北宋之交的诗人。③金谷:金谷园,位于中原洛阳,这里指代金人占领的北方地区。
    (1)诗歌第二、三联描写笛声,请概括出笛声的特点。
    (2)诗人夜半闻笛,闻得“中有千秋万古情”,请结合最后两句,简要分析思想感情。

    组卷:27引用:1难度:0.3
  • 30.三国一段历史很早即为后人津津乐道,人物的风采、故事多见于诗歌中。阅读以下两首诗歌回答问题。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本诗中出现的诸葛亮是蜀汉的丞相,所谓“两朝开济”,指的是他辅佐了刘备和
     
    两位君主;而所谓的出师,又主要是指讨伐
     
    国。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请你填写一组关联词语,准确反映火烧赤壁这一故事,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组卷:57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2.0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