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宁夏银川三中平凉分校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发布:2025/7/25 6:0:15
一、单选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
1.王熙凤出场是《红楼梦》中极其精彩的一笔。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贾母听声便知道一定是“凤辣子”来了,依据是声音特性中的( )
组卷:16引用:1难度:0.6 -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456引用:24难度:0.9 -
3.如图,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蜡烛在摇晃。这个现象不能说明( )
组卷:37引用:2难度:0.9 -
4.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小孔成像的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324引用:10难度:0.8 -
5.中国单板滑雪运动员苏翊鸣成功完成内转1980抓板的超高难度动作,打破了世界纪录。1980抓板指用手抓住滑雪板,在空中转体五周半。做该动作时他看到天地旋转,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
组卷:92引用:2难度:0.6 -
6.在“2014年辽宁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小智同学发明了一种“神奇恒温杯”。他在双层玻璃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海波晶体(熔点为48℃).开水倒入杯中后,水温会迅速降低,人即可饮用,并能较长时间保持水温不变,这主要是利用海波( )
组卷:35引用:2难度:0.9 -
7.下列运动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组卷:46引用:1难度:0.9 -
8.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55引用:2难度:0.6 -
9.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υ=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st组卷:43引用:12难度:0.7 -
10.同学们百米赛跑时,关于比较其运动快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445引用:9难度:0.9 -
11.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明设计了开有菱形状孔(边长约为5厘米)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紧贴在甲上,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甲不动。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实验记录正确的是( )
组卷:157引用:4难度:0.9 -
12.播放一套完整的眼保健操的时间大约是( )
组卷:609引用:5难度:0.8 -
13.图中的物态变化过程需要吸热的是( )
组卷:51引用:2难度:0.9 -
1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20引用:1难度:0.8 -
15.创新小组学习完长度测量,在讨论交流的时候,提出了下列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
组卷:34引用:1难度:0.8
二、选择说明题(共2题,每题4分,共8分)
-
16.课外实践活动中,小雨用橡皮泥造“船”并放入水中,往所造小船中装入豆粒来观察它的承载量,如图所示。在逐渐装入豆粒的过程中(船未沉底) 。
A.小船受的浮力不变
B.小船排开水的质量变大
C.小船浸在水中的体积变小
D.小船受的浮力大于它和豆粒的总重力
选择理由:。组卷:41引用:2难度:0.6 -
17.甲、乙跳伞运动员的体重和伞重都相等,甲、乙分别以5m/s、3m/s的速度匀速直线下降,此时,他们受到的空气阻力 。
A.甲比乙大
B.乙比甲大
C.一样大
D.都等于零
选择理由:。组卷:12引用:1难度:0.7
三、填空题(共10题,每空1分,共24分)
-
18.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如图所示的是火箭发射时的画面,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火箭内航天员是 的;若以火箭为参照物,火箭内的航天员是 的。(两空均选填“静止”或“运动”)
组卷:42引用:2难度:0.7 -
19.如图所示是《天工开物》中劳动人民给晒干的豆株脱粒的场景。晾晒豆株时要尽量将豆株铺开,这样可以加快 (填物态变化名称)。
组卷:68引用:3难度:0.8 -
20.如图所示,我们看到的鱼,实际是鱼的像,这是因为
组卷:8引用:2难度:0.9 -
21.温度表示物体或环境的
组卷:21引用:1难度:0.5 -
22.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物体的长度为 cm;如图乙所示,图中是分度值为0.1s的机械秒表,其示数是 s。
组卷:302引用:3难度:0.7 -
23.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接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
组卷:1022引用:43难度:0.7 -
24.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40°,则反射角为 ;若入射角增大10°,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将增大 。
组卷:445引用:6难度:0.5 -
25.小华在家里修理厨房里的桌子时,不停的敲击物体发出声音,为了使隔壁的小明学习时避免干扰,小华采取了三种方案:①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②把房间、厨房门窗关闭关严;③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上述三种方案中,第一种是在处减弱噪声;第二种是在中减弱;第三种是在处减弱噪声。
组卷:153引用:7难度:0.5 -
26.例举升华、凝华的例子:。
组卷:7引用:1难度:0.9 -
27.给下列数字填上合适的单位:
(1)我们教室的长度为9.0
(2)一元硬币的厚度约为0.2
(3)人走路的速度约为1.2组卷:26引用:1难度:0.9
四、应用题(共6题,共21分)
-
28.“定点测速”,即监测汽车在某点的车速;“区间测速”,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为超速。沈海高速洋坪隧道南洞口出口是区间测速的起点A,霞浦梅岭隧道北侧入口是区间测速的终点B,两地相距约22km,小车全程限速100km/h,一辆小车通过监测点A、B的速度分别为80km/h和90km/h,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
(1)采用“定点测速”,小车通过监测点A、B时有没有超速?并说明理由?
(2)采用“区间测速”,小车在该路段有没有超速?(请通过计算进行说明)
(3)小车通过AB路段时间最短是多少h才不会超速?组卷:33引用:1难度:0.5 -
29.如图所示为一固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选填“不断上升”或“保持不变”),所以它是晶体。
(2)EF段为状态(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热。组卷:8引用:1难度:0.5 -
30.当前国际新冠病毒的流行依然非常严重,在我们国内部分地区也出现了新的疫情。为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学校门口都装上了能快速检测体温的热成像仪(如图所示),作为学生,我们也要自觉养成佩戴口罩的习惯。
(1)学校门口安装的快速检测体温的热成像仪是靠接受人体发出的 (选填“紫外线”或“红外线”)来工作的;戴眼镜的同学戴上口罩后,有时眼镜上很容易起“雾”,这是因为呼出的高温水蒸气通过口罩和鼻子两侧之间上方的缝隙,在镜片上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小水滴造成的。
(2)时至寒冬,我们戴口罩一段时间后,就会觉得口罩变得潮湿了;同时呼气时脸上感觉暖呼呼的。请你解释以上现象的形成原因。 。组卷:5引用:1难度:0.7 -
31.如图所示,请作出三角形ABC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C′。(保留作图痕迹)
组卷:396引用:4难度:0.7 -
32.一条光线照射到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请在图中画出它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组卷:86引用:90难度:0.7 -
33.百米赛跑时,站在终点的计时员总是看到发令枪的白烟计时,这是因为 。如果计时员在听到发令枪声后才开始计时,那么他所记录的时间比真实的跑步时间要 。(选填“多”或“少”)
组卷:30引用:3难度:0.7
五、实验探究题(共3题,每空1分,共17分)
-
34.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方框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是“小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填“大、小”)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AB=cm,tBC=s,vAC=c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填“大、小”)。组卷:730引用:89难度:0.7 -
35.在探究“水的沸腾特点”的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下图中的A、B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实验室已准备多套A、B装置)
(1)实验中使用的温度计是利用的性质制成的,加热时应使用酒精灯的(内焰/外焰/焰心)加热。
(2)甲、乙两组同学用同样多且初温相同的温水进行实验,加热所用的酒精灯也相同,结果甲组同学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用时较短,则甲组选择的是(A/B)套装置。
(3)乙、丙两组同学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进行了实验,并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C所示的a、b两条曲线(a表示乙组的,b表示丙组的).由图像C可知,他们两组测得的水的沸点(相同/不同),图(D/E)所示的情形表示水正在沸腾,气泡里的主要成分是。(选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氧气 B.水蒸气 C.二氧化碳
(4)实验中有的同学对温度计中红色液体是不是酒精产生了疑问,查液体沸点表得知酒精的沸点为78℃(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由此断定红色液体(是/不是)酒精。组卷:1879引用:5难度:0.3 -
36.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小明用玻璃板、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刻度尺、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
(1)实验在 (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中完成较好;
(2)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 (填“A”或“B”)这一侧观察;
(3)选用两支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 关系;
(4)移走后面的蜡烛B,在其所在的位置上放上光屏,在像的一侧观察,发现光屏上没有像呈现,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为 (填“虚”或“实”)像;
(5)小明将蜡烛A向玻璃板移近2cm,则蜡烛B应 (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2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组卷:7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