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甘肃省武威市天祝一中高一(下)开学物理试卷
发布:2025/8/2 19:0:21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其中1-8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9-12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
1.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A和mB的物体A、B用轻绳连接后跨过定滑轮均处于静止状态,斜面倾角为45°.已知mA=2mB,不计滑轮摩擦,现将斜面倾角缓慢增大到50°,系统仍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35引用:2难度:0.7 -
2.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Δx所用时间为2t,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Δx所用时间为t。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
组卷:181引用:1难度:0.7 -
3.2021年8月26日,东京残奥会奥运村发生的无人车撞人事件引发了人们对无人车安全性的担忧。某厂测试无人车安全性能时根据某阶段的运动情况作出了v-t图像。已知甲、乙两车在封闭的平直公路上行驶,初始时两辆车相距20m远,甲车在前,乙车在后,同向行驶。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分别如图中图线a、b所示,则( )
组卷:345引用:1难度:0.4 -
4.从距离地面高1.5m的位置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篮球(可视为质点),它上升3.0m后落到地面,整个过程中篮球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是( )
组卷:290引用:9难度:0.9 -
5.关于运动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6引用:2难度:0.9 -
6.一列火车从车站开出后在平直轨道上行驶,前5s位移是50m,前10s位移是100m,前20s位移是200m,则这列火车的运动情况( )
组卷:30引用:1难度:0.7 -
7.下列关于描述运动的物理量的理解正确的是( )
组卷:347引用:7难度:0.9 -
8.甲乙两同学想将货物运送至楼上,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当重物提升到一定高度后,两同学均保持位置不动,乙用一始终水平的轻绳将工件缓慢向左拉动,最后将重物运送至乙所在位置,完成运送。若两绳始终位于同一竖直面内,绳子足够长,不计滑轮的摩擦和重力,则此过程( )
组卷:236引用:3难度:0.4 -
9.一个士兵站在皮划艇右端练习打靶,靶装在艇上的左端,如图所示。若每发子弹打入靶中,就留在靶里,且待前发打入靶中后,再打下一发。不考虑一切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39引用:2难度:0.6 -
10.矿井中的升降机从井底开始以10m/s的速度竖直向上匀速运行,某时刻一螺钉从升降机底板松脱,经过5s升降机底板上升至井口,此时松脱的螺钉刚好落到井底,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35引用:3难度:0.5 -
11.一质量为m的物体自倾角为37°的固定粗糙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滑动。规定斜面底端为零势能面,已知物体向上滑动的过程中动能和机械能与上升高度h的关系分别如图所示。已知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 )sin37°=35组卷:70引用:2难度:0.5 -
12.风洞是空气动力学研究和试验中最广泛使用的工具,如图为模拟风洞实验的示意图,某次实验时调节风力方向为水平向右,用细线拴着个质量为m=0.8kg的小球将其放入风器洞实验室,当风速v=3m/s时,小球静止在A点,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α=37°。已知sin37°=0.6,cos37°=0.8,取g=10m/s2,风洞能产生可调节的风力,其大小满足关系F=kv(k为常数,v为风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4引用:1难度:0.5
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共14分。
-
13.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将不同数量的钩码分别挂在竖直弹簧下端,进行测量,根据实验所测数据,利用描点法作出了所挂钩码的重力G与弹簧总长L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回答以下问题。
(1)弹簧的原长为m。
(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
(3)分析图象,总结出弹簧弹力F跟弹簧长度L之间的关系式为。组卷:131引用:11难度:0.6 -
14.“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受力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在平衡木块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过程中,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木块运动的加速度a可用纸带上打出的点求得,已知实验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根据纸带可求出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m/s,木块的加速度大小为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实验室做此实验。两同学各取一套图示的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没有平衡摩擦力的情况下,研究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分别得到如图丙中甲、乙两条直线.图线斜率为(木块质量用m表示),则甲、乙用的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关系为μ甲μ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组卷:19引用:3难度:0.6
三、计算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
15.一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如图所示,依次通过A、B、C三点,已知AB=0.6m,BC=1.0m,小球通过AB和BC的时间相同。求:
(1)小球通过AB的时间;
(2)小球通过B点的速度。组卷:8引用:2难度:0.5 -
16.如图所示,半圆柱体A、光滑圆柱体B及长方体木块C放在水平地面上,B与A、C刚好接触并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向左的推力推C,使其缓慢移动,直到B恰好运动到A的顶端,在此过程中A始终保持静止,已知A、B、C的质量均为m,A、B的半径均为R,C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重力加速度为g,求:32
(1)B刚离开地面时,C对B的弹力大小;
(2)当A、B圆心的连线与地面的夹角为45°时,地面对A的支持力大小;
(3)C移动的整个过程中水平推力的最大值。组卷:28引用:2难度:0.6 -
17.如图所示,将小砝码置于桌面上的薄纸板上,用水平向右的拉力将纸板迅速抽出,砝码的移动很小,几乎观察不到,这就是大家熟悉的惯性演示实验。若纸板和砝码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重力加速度为g。
(1)当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时,求纸板所受摩擦力大小;
(2)要使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求所需拉力的大小;
(3)某次实验中,m1=0.1kg,m2=0.6kg,μ=0.2,砝码与纸板左端的距离d=0.15m,
取g=10m/s2。若砝码移动的距离超过l=0.002m,人眼就能感知,为确保实验成功,纸板所需的拉力至少多大?组卷:84引用:2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