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重点学校联考八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五四学制)

发布:2025/7/21 13:0:16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 1.下列语段中,依次填入标点符号正确一项是(  )
          很多时候,记事也是为了传达情感,分享体验,因此,还要学会写得有感情。怎样才能写得有感情呢□关键是要写自己亲身经历的□有真切感受的事,说发自内心的话,忠实于自己的感受,切忌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例如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就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

    组卷:64引用:2难度:0.7
  • 2.默写古诗文。
    (1)
     
    ,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
    (3)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通过写景点明时令,又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情感的诗句是:
     
     

    (4)同学们来到湿地公园游玩,看到或飞翔或栖息的鸟儿和在水中畅游的美丽鱼儿,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了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描写的画面“
     
     
    ”。
    (5)寂寂江山摇落处,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6)请把温庭筠的《商山早行》默写完整。
    ㅤㅤ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ㅤㅤ
     
     

    ㅤㅤ
     
     

    ㅤㅤ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组卷:5引用:1难度:0.8
  • 3.(《论读书》)选出对各段特色表述有误的一项(  )

    组卷:1引用:1难度:0.8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组卷:21引用:1难度:0.7
  • 5.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组卷:36引用:2难度:0.5
  • 6.班级开展“致敬经典”名著阅读分享会,小敏说:“我现在还是觉得读名著有点困难,要么读不下去,要么读完还是不理解。”你告诉她:“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请仿照示例,结合《经典常谈》,和小敏分享“把书读薄”的方法和经验。
    【读书方法小贴士:精读与跳读、快速阅读、圈点与批注、选择性阅读……】
    ㅤㅤ示例:我读《朝花夕拾》的部分文章时,会标出段落层次,画出重要词句,圈出并批注疑难不解之处。如《藤野先生》一文中“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引人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然后反复阅读寻找答案。这是通过圈点与批注的方法“把书读厚”。
    我选
     
     

    组卷:80引用:3难度:0.9
  • 7.弘謇中学为落地“双减”政策要求,拟举行“多彩延时,快乐成长”主题系列活动,邀请你参加。

    (1)学校拟在校园内悬挂一条此活动的标语,请你撰写,至少使用一种修辞。
    (2)“双减”实施之后,你们小组收集了一组数据,并制作了如下统计图表:
    “双减”前后学生参与活动和学科成绩变化情况
    项目
    时间
    课外阅读时间 社团参加人数 考试学科成绩合格率
    双减前 0.5小时 365人 72.6%
    双减后 2.5小时 1867人 81.2%
    根据图表,得出结论:
     

    组卷:26引用:5难度:0.6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 8.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狼》)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担中肉
     

    野有麦场
     

    暇甚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最后一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组卷:41引用:3难度:0.5
  • 9.阅读《小石潭记》,完成问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潭中鱼百许头/高二黍许/年二十
    B.若空游无所依/叹惋/草木
    C.潭西南望/学不思则罔/自然
    D.乃记之而/一狼径/扬长而
    (2)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3)请从描写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4)柳宗元被贬永州司马时,曾写作数篇山水游记,下面的链接材料即为其中一记的选段,请对比《小石潭记》与选段,分析两文在情感表达上的共同。
          【链接材料】石渠……若床若堂,若陈筵席,若限阃奥。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响若操琴。揭跣而往,折竹扫陈叶,排腐木,可罗胡床十八九居之。交络之流,触激之音,皆在床下;翠羽之水,龙鳞之石,均荫其上。古之人其有乐乎此耶?后之来者有能追予之践履耶?得之日,与石渠同。
    (节选自柳宗元《石涧记》)

    组卷:4引用:1难度:0.5

三、现代文阅读(31分)

  • 10.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逛厂甸庙会肖复兴      ①在老北京,春节庙会最有名的两家,是厂甸和白云观,称为“上林盛举”。厂甸就是现在的琉璃厂,虽然是同一个地方,彼此的含义不尽相同。约定俗成,说起琉璃厂,是属于读书人的,是属于平常日子的;而厂甸是专指过年时候在那里举办的庙会,是属于平民百姓的。在不是过年的日子里,是不会把那里叫作厂甸的。作为庙会而鼎盛起来的厂甸,是清乾隆以后的事情,也就是说,从那时候起,厂甸和北京普通百姓过年结下了不解之缘。老北京人,尤其孩子,不去逛逛厂甸等于没有过年。过去有竹枝词说它是:“京都市庙知多少,热闹开春第一场。”在春节的庙会中,它从来都占据头把交椅的。
          ②我小时候印象中的厂甸,海王村和火神庙前宽敞的空场还在,南新华街一溜儿排开,卖吃食的,卖旧书的,卖古玩的,卖玩意儿的,卖风车的,练把式演杂耍的,踩高跷唱京戏的……都还在。清时诗人曾经淋漓尽致地描画过那种热闹与辉煌:“箫鼓千官暇,楼台百戏中”的场面;“书画多名笔,闲寻认宋唐”的雅致;“新春风日何喧妍,厂甸游人争摩肩”的人山人海;以至“十里香尘迷锦幛,三更烟火走虹桥”的夜间火爆场景;再如洪亮吉写的“一市人如海,尘从隙处穿……欲寻容足地,飞爆向街燃”的喧嚣和拥挤、欢快与热烈,把年的气氛勾勒得那样如描如绘,引人入胜。
          ③过年,逛庙会,图的就是人多,人多才热闹。没有人挤人,如老舍先生形容的把鞋都挤掉不少,还叫过年吗?如果人挤人,人的手里再举着一串足有两米来长的大长糖葫芦,糖葫芦顶上再粘着一面小彩旗,那过年的气氛就叫足实了。起码,对于我是这样,那时候,逛厂甸,我最渴望的就是举着这样一串大糖葫芦回家,那是北京人过年的一幅最醒目的年画,也是厂甸庙会的一个象征物。
          ④在我的童年和少年的时候,毕竟踩上了老厂甸的尾巴。
          ⑤我对厂甸真正的认识,来自我的一位同学,那是1960年,我刚上初一,学校里有一块板报,叫作“百花”,上面贴满了高年级同学写的文章,我看见一个署名叫“园墙”的,是个高三的学生,在每期板报上都有他写的“童年记事”的文章,就像现在报纸上开设的专栏。我非常喜欢他的文章,其中有一篇写厂甸,写他小时候过年逛厂甸,那是新中国成立以前,他逛厂甸时看见一个摊子上卖小木马,那玩具做得惟妙惟肖,他特别喜欢这个小木马,但是他家穷,没有钱,买不起这个小木马。过年这几天,他便天天跑到厂甸里来,跑到这个摊子前,看这个小木马,买不起这个小木马,他特别想摸一摸这个小木马。有一天,他趁着卖货的小贩没有注意,偷偷伸出手摸了摸这个小木马,被卖货的小贩发现了,骂他是小偷,不由分说,打了他一顿。
          ⑥虽然已经过去了五十五年,这篇文章我依然记忆犹新。可以说,我就是看了这篇文章,对厂甸才多了一份认识,才发现厂甸并不仅仅是一串大长糖葫芦就能够概括得了的,它让厂甸除了热闹,一下子多了一层忧伤的色彩。记得读初中的那几年,每年过年逛厂甸的时候,我都会格外留意那些小摊子上有没有卖小木马的。
          ⑦那时候,琉璃厂的东口,路北的信远斋还在,那里有名的酸梅汤,价钱很贵,味道还不错。不过,到过年的时候,它那里不卖酸梅汤,改卖裹着江米纸的山楂糕、散装的京杂拌儿、蜜饯榅桲和包着红色油纸的点心匣子,还有海棠粘、松子粘、杏仁粘和各种各样的糖葫芦,味道非比寻常,现在还真的难以尝到了。那时候,在过年的厂甸那千门竞开的店铺中,信远斋还是颇为醒目的,信远斋,一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还在原处健在,缺了信远斋的厂甸庙会.总觉得少了点儿什么。
          ⑧这样的热闹,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按照张中行先生的说法,“在所有的庙会里,以厂甸为内容最丰富,说得上雅俗共赏”。而且他说北京人有个怪脾气和嗜好,那就是过年期间,厂甸是不能不来的。张中行先生自己“每年厂甸十五天,至少要去两三次”。那时候,他能够在画摊旁碰上张大千和陈半丁,在书摊前碰到周作人和钱玄同,他说是“小人物,巧遇大人物,也是人生一乐吧”?如今,逛厂甸时还能够有这样的巧遇,这样的人生一乐吗?
    (1)文章第①段的作用?
    (2)文章画线句子里的“热闹”和“忧伤”指得分别是什么?
    (3)第②段中引用了很多诗句,有什么作用?
    (4)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这篇文章蕴含着作者哪些情感?

    组卷:4引用:1难度:0.5
  • 11.速读全文《大雁归来》,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作者对大雁做了哪些描写?作者笔下的大雁是怎样的形象?

    组卷:3引用:3难度:0.4

四、写作(50分)

  • 12.按要求作文。
    你最欣赏的某个人,也许就在你身边,也许在历史的长河中,也许在某部文学作品里……你欣赏的或许是他的美德,或许是他的睿智,或许是他的个性……
    请以“我最欣赏的一个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写出真情实感;
    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个人信息相关的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组卷:289引用:13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2.0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