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4年广西桂林市中考语文第一次适应性试卷

发布:2025/7/19 21:0:18

一、积累(21分)

  • 1.系统找不到该试题
  • 2.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散入珠帘湿罗幕,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殊未屑!(秋瑾《满江红》)
    (3)一抹晚烟荒戍垒,
     
    。(纳兰性德《浣溪沙》)
    (4)吹伤了那家,
     
    。(王磐《朝天子》)
    (5)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6)舂谷持作饭,
     
    。(《十五从军征》)
    (7)《过零丁洋》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国势危急和个人命运坎坷的诗句是:
     
     

    (8)《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现战斗场面的诗句是:
     
     

    组卷:16引用:1难度:0.7

二、阅读(39分)

  • 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老柿树
    陈敏
          ①外爷家的院落前,长着一棵三人合抱粗的老柿树,高十丈余,树身硕大,傲立挺拔,遮住了一片天。没人知道他的年龄,据我外爷说,他记事起,它就那么高,那么大。
          ②我的童年在外婆家度过,老柿树是我儿时的伙伴,柿树叶子圆润油亮,层层叠叠,像一把巨大的油纸伞,遮住了半个院子。我们坐在树荫下编织草帽、剥土豆,躲在树后吓唬暮归的大人小孩。古树给我们带来无限快乐的同时,也带来过不少的麻烦,于是,我外爷总说它像一个淘气的孩子,让人既爱怜又痛惜。
          ③单说这爱吧,从夏到秋,柿树便舔欢着每一个行走在树下的人。仅那些从树上落下来的红艳艳的灰包蛋柿子就解了不少人的饥渴。
          ④老柿树从不歇枝,年年枝繁叶茂。秋季柿子成熟时,外爷就慷慨地唤来左邻右舍,让他们随便摘,随便拿。生活在大树周围的邻家都得了树的恩惠,门前房后挂着一串串红红的柿饼、柿皮、柿轱辘,而我外爷则在最后才收拾残局,将那些碰烂了的没人要的柿子统统压进一口大瓮,开始预备酿制春节的“年酒”。柿子酿出的酒浓郁、醇香,是逢年过节招待贵客的“家宴陈酿”。
          ⑤但它同时又是一棵烦恼树。老树除了招来各种鸟儿在上面筑巢外,也招来了猫头鹰。猫头鹰向来被视为“凶鸟”,只要它一叫,村里定有人驾鹤西归。这几乎很灵验,为此,我外爷经常在冬夜里,披衣下床,扛着竹竿出门,驱赶停留在树枝间叫声沉闷恐怖的猫头鹰。老柿树因此也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说谁在夜间从树下过,朝树根浇了一泡尿,结果闹了一夜肚子;谁将坠落在树下的鸟窝捡回家煨了炕,没过几天房子便着了火。更为不幸的是有一回,一个男孩上树摘柿子,惹怒了隐藏在枝叶间的一个马蜂窝,被蜂蛰得坠下了树,摔得不轻。他刁蛮的爹带着人马,锯子、刀斧恶狠狠赶来伐树。一村人都来看热闹,我外爷搂着树身说:要砍就把我也砍了吧!记忆中,那些大人因树吵吵嚷嚷了一个下午,我外爷外婆给那个小孩送了半年的饭。
          ⑥不过,也有不少美好的传说:情窦初开的男女碰巧在树下相遇,他们的爱情便能生根发芽,修成正果;花开时节,从树下经过的准妈妈被柿花击中了头,定会生出个漂亮的女娃娃,被落下的柿子击中,一定能生个男娃……
          ⑦这些传说让人们对老树更多了几分敬畏。
          ⑧树木不老,人易老,人亦变。家乡在外爷外婆去世后一夜巨变。村里有劳动能力的人全都外出或打工或安家,只有为数不多的老人留了下来和古树一起见证着世间的沧桑。老树上的柿子也不再为人稀罕,一到秋天,成熟的柿子随着落叶铺满泥泞的小路,树下一片狼藉
          ⑨外爷的家也换了主人。新主人是我的一个远房舅舅,他对老树还一无所知,一搬进去就扬言是要砍掉遮住了院子阳光的老树。他给树列出了五大罪状,消息传到我耳朵,我的心犹如针锥。我在哀伤的同时又默默地在心里给为树祈祷了一番。
          ⑩半年后,出差路过家门,忐忑地将头伸出车外,将目光落在老树的地方,心突突地跳,想偷偷看一眼那棵长在我心中的古树是否还尚在人世。
    ⑪大树依然昂首挺立在那里。我顿时乐坏了。哪路神仙保佑啊,我儿时的伙伴没有被砍。它还在。我像拥抱久别的亲人一样,冲出车门,奔向树,紧紧搂抱,隐约瞥见舅舅一步步向我走来。
    ⑫我用诺诺的声音询问老树没有被伐的原因,听到的却是舅舅做的一个梦。
    ⑬老树被砍伐的前一天晚上,舅舅做了一个梦。在梦中,他看见黑色的天空闪出一道光,顿时狂风大作,树干和树枝摇摇欲坠,仿佛在与风暴对话,他听不懂它们的对话。
    ⑭突然,一声巨响,古树倒向一边,强风吹来,异常剧烈,整幢房子摇摇欲坠。
    ⑮他在里面吓坏了。天哪,如果大树倒向他的房子,家毁人亡就在眼前。
    ⑯他赤身裸体奔出门,向大树喊:别倒下去,挺住,你会挺住的,你不会倒的。他伸出双臂将其抱住,设法将它立稳……树枝在风中摇摆,呜呜咽咽的,像在哭泣。突然,树干剧烈摇晃,脚下的大地在抖动。此时,梦醒了。
    ⑰以为是地震,舅舅从床上爬起,直奔窗户,推窗望去,外面风平浪静,老树依然安静地站在晨光中,他的心才缓缓放了下来。
    ⑱舅舅说,他砍树的念头在梦醒之后就断了。
    ⑲说话间,一个小小的东西落下来,轻轻地掉在我肩头,凉凉的,带着一丝甜意。侧眼细看,是一朵柿子花。
    (选自《小说月刊》2016年第7期,有改动)(1)阅读全文,根据文意填空。
    段落 内容
    ①-⑤
     
    ⑥-⑦ 老柿树留下美好传说,让人心生敬畏
    ⑧-⑩
     
    ⑪-⑲ 老柿树依然挺立,“我”喜出望外
    (2)文章⑬-⑯自然段详写舅舅的梦境,其用意是什么?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
    (3)结合语境,根据要求赏析下面语句。
    ①老树上的柿子也不再为人稀罕,一到秋天,成熟的柿子随着叶子铺满泥泞的小路,树下一片狼籍。(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②说话间,一个小小的东西落下来,轻轻地掉在我肩头,凉凉的,带着一丝甜意。侧眼细看,是一朵柿子花。(品味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本文内涵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组卷:461引用:11难度:0.3
  • 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新闻回放      在教育部10月1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指出,学校的体育中考要不断总结经验,逐年增加分值,要达到跟语数外同分值的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不断总结经验,立即启动体育在高考中计分的研究。
          同时,将强化体育、美育在学生评价中的占比,提出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和计分办法,科学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推进高校在招生测试中增设体育项目,启动在高校招生中使用体育素养评价结果的研究,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纳入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计分科目。
    【材料二】
    新闻回放      新华社昆明12月3日电(记者字强)云南省教育厅3日向社会通报《云南省初中学生体育音乐美术考试方案》,明确体育从50分提高到100分。方案明确,体育考试由基础体能测试、专项技能测试、体质健康监测3个部分组成,体育考试分三年6次进行,总分100分,其中七年级满分20分、八年级满分40分、九年级满分40分。考试采用“统一测试”和“预约测试”两种方式,“统一测试”指学校在规定时间范围内按每间隔3周组织开展一次的测试,“预约测试”指学生在规定时间范围内结合自身身体状态随时与考务人员预约进行的测试。学生的体重身高指数(BMI)、肺活量体重指数均每学年测试一次,并根据学生本人每年的测试数据进行纵向对比赋分,以减少个体先天因素影响。竞赛加分按年度学校体育竞赛计划有序参加各项体育比赛进行加分。
    【材料三】
    新闻评论
    为孩子体育培优,家长该有长远眼光
    王阳
          近期各地纷纷出台体育考试改革政策,尤其是云南,体育分值增加到100分,媲美语数外等主课,对此,家长们有喜有忧。欢喜之处在于,孩子的身体素质会因锻炼时间增多而有所提高;忧虑之处在于,孩子升学压力可能会因体育分值增加而加大,尤其是平常锻炼较少的孩子,更让家长心里发愁,眼看寒假即将到来,不少家长便打起了体育培优的主意。
          校外的体育培训机构也瞅准商机,推出各种速成班,迎合家长心态。但体育科目不同于文化科目,教师对于运动技巧的指导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学生培养运动习惯,勤加锻炼。其实,家长对孩子体育考试不必过度忧虑,改革后的体育考试依然聚焦基础体能和专项技能测试,长跑、跳远、引体向上等传统测试项目依然会是考试重点,体育分值不会有很大的区分度。对于考试政策的风吹草动,学校和老师同样敏感,他们一定会科学安排,把体育教学和学生日常锻炼的质量提上去。增加体育课的节数,加大师资力量投入,完善基本运动设施并确保学生每天有足够运动量。学生按照学校和老师的安排,体育成绩应能逐步提高。盲目开展体育培优对孩子的成长未必就有好处。孩子身体正处在发育阶段,运动强度过高对孩子成长弊大于利,有些运动项目也不是对各个年龄段的孩子都合适。校外培优机构资质如何,老师教学水平如何,家长也不易验证。笔者以为,家长为孩子体育培优,不应只关注到眼前的体育考试,更要有理性长远心态,做两手规划:当下目标是提高孩子身体素质,顺利通过体测;长远目标应是激发孩子运动兴趣,提升孩子运动技能,使运动成为他们自己的终身习惯。
          家长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兴趣。如果体育培优还只是基础体能训练,孩子多半会学得索然无味,最后就是花了钱,反而没啥效果。体育培训项目很多,篮球、足球、羽毛球、游泳、击剑和跆拳道等,一开始可以让孩子都接触一下,看孩子兴趣择优报名。最初的三分钟热度非常重要,一开始“玩”得下去,以后才可能有长久的热情和坚持。孩子玩得开心,身体素质自然就提上来了,应对体育考试还能是什么难事吗?最终目标则是在培优过程中让孩子掌握几项运动爱好和技能,日后受益终身。
          参加体育锻炼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塑造人的精气神。锻炼如同读书,坚持久了,精神和气质自然会发生改变。家长要有长远眼光,培育孩子的体育特长不应被视作另一场“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恶性竞争,更应该被看作是孩子良性成长的助推器。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原文相符的一项是
     

    A.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指出,要立即启动体育在高考中计分的研究,逐年增加分值,达到跟语数外同分值的水平。
    B.《云南省初中学生体育音乐美术考试方案》明确,体育考试由基础体能测试、专项技能测试、体质健康监测3个部分组成,分3年完成,总分100分。
    C.“统一测试”指学校每间隔3周组织开展一次的测试,“预约测试”指学生结合自身身体状态随时与考务人员预约进行的测试。
    D.家长为孩子体育培优要做两手规划,当下要去激发孩子运动兴趣,提升孩子运动技能;长远目标是提高孩子身体素质,顺利通过体测,使运动成为他们自己的终身习惯。
    (2)请给材料二拟写标题。
    (3)结合材料,将下面的采访提纲补充完整。
    时间 6月15日 采访地点 校园内
    目的
     
    对象 体育老师 校长
    问题 问题1:请问,您将如何在体育课上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问题2:②
     
    问题1:请问,学校在建设体育场地设施、配好体育器材方面有哪些举措;
    问题2:③
     
    (4)小明妈妈听说中考体育分值要提高,要求他放弃心爱的乒乓球训练,去培训机构参加体育考试项目培优,小明认为没有必要参加。结合材料三,请你帮助小明劝说他妈妈改变主意。

    组卷:3引用:1难度:0.5
  • 5.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中国的土地
    刘湛秋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埋藏着黄金般的相思
    一串串杜鹃花姹紫嫣红
    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
    冬天从冻土层到绿色的椰子林
    蔷薇色的海浪抚爱着沙粒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黄皮肤、黑头发是那样的美丽
    敦厚的性格像微风下的湖水
    顽强勇敢又如长江一泻千里
    挂霜的葡萄下跃动着欢乐
    坚硬的核里已绽开复兴的契机
    【注释】这首诗写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中国人民挣脱了各种有形和无形的枷锁,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1)请从诗中各找一处运用了下列修辞手法的诗句。
    ①比喻:
     

    ②拟人:
     

    (2)“黄金般的相思”的含义是什么?“挂霜的葡萄”象征着什么?
    (3)诗歌的第二小节主要写了什么?诗人主要抓住哪些具体内容从而使诗歌层次井然有序、逐层推进?
    (4)比较本诗与《我爱这土地》在情感上的异同点。

    组卷:72引用:3难度:0.6
  • 6.阅读下面文言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官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服衣冠 晖夕阴
    B.时时而 又何
    C.我与城北徐公美 视之
    D.吾妻美我者 执策而临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对邹忌由“受蔽”到“清醒”过程的叙写,实际上就是对“受蔽”与“除蔽”道理的说明,是紧扣文章的中心来写的。
    B.文章末尾写齐王纳谏,进谏者由多而少,一年后,由少而无,用的是夸张写法。
    C.文章对邹忌的描写,不仅注重形体的细致刻画,而且注重细节和对话描写,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D.文章虽短,却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写了进谏的缘起,进谏的内容、进谏的结果,环环相扣,结构完整。
    (4)你从邹忌进谏、齐威王纳谏中分别得到什么启示?

    组卷:63引用:1难度:0.7

三、综合(10分)

  • 7.学校组织以“善待汉字,热爱母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
    同学们在这次活动中搜集到如下资料:
    ①“汉语热”在世界各地迅速升温,目前全球已有525所“孔子学院”(国外学习汉语的学校)。日本每五六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在练习汉字书法,韩国练习汉字书法的民众逾十万人。
    ②在我国一个有600多人参加的高级翻译大赛中,许多选手英译汉时错字连篇,词不达意,词汇贫乏。在一等奖空缺的情况下,文字流畅、词汇丰富的二等奖得主竟然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评委普遍认为,我国汉字应用水平呈现下降趋势。
    ③国内某网站做了“我国汉字应用现状调查”,数据统计如下:
    调查内容喜欢敲键盘,不愿动笔写常提笔忘字,常写错别字字体不美观,从未练书法
    数据统计57%83%79%
    (1)请将你阅读探究后的结论写出来。(不超过30字)
    (2)针对材料③及中考网上阅卷的形势,向班里提出一项活动建议;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地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语。
    (3)下面是某同学演讲词中的两段文字,阅读后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我与汉字形影不离,朝夕相处。忧伤时,汉字为我擦泪;欢乐时,汉字为我鼓掌。
     
    课下写作时,携汉字低声吟唱。
    (乙)①一个民族的文化能否得到复兴,不是取决于它吸收了多少外来文化的精华,而是取决于这个民族的优秀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②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是中华民族的血液。③在网络时代,我们不能“握着鼠标丢了笔杆”,不能让汉字沦为失落的文明。
    ①请结合甲文内容,仿照画线句,补全空缺内容。
    ②乙文中有一个病句,请找出来并说明修改意见。
     
    句,修改意见:
     

    组卷:25引用:2难度:0.7

四、写作(50分)

  • 8.根据要求写作。
    ㅤㅤ你留意过自家窗外的景物吗?或许是车水马龙的道路,或许是花木茂盛的园圃,或许是小伙伴们玩耍的场地……
    ㅤㅤ请以“窗外”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ㅤㅤ要求:①把题目抄写到答卡指定位置;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④不少于600字。

    组卷:5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2.0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