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17年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阳光中学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九)

发布:2025/7/17 3:0:8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已知三角形三边的长都是整数,且周长是12,则三边的长不可能是(  )

    组卷:137引用:4难度:0.8
  • 2.下列图形中,不是正方体表面展开图的是(  )

    组卷:369引用:70难度:0.7
  • 3.如图,⊙O的半径OA=10cm,弦AB=16cm,P为AB上一动点,则点P到圆心O的最短距离为(  )

    组卷:262引用:7难度:0.7
  • 4.一个长方形周长是16cm,长与宽的差是1cm,那么长与宽分别为(  )

    组卷:473引用:3难度:0.6
  • 5.在△ABC中,D、E为边AB、AC的中点,已知△ADE的面积为4,那么△ABC的面积是(  )

    组卷:1930引用:65难度:0.9
  • 6.计算(-2018)0+9÷(-3)的结果是(  )

    组卷:9引用:1难度:0.8
  • 7.如图,在矩形ABCD中,AB=2,BC=
    3
    ,以点B为圆心,BA长为半径画弧,交CD于点E,连接BE,则扇形BAE的面积为(  )

    组卷:2435引用:11难度:0.5
  •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99引用:3难度:0.9
  • 9.如图四幅图案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组卷:16引用:1难度:0.9
  • 10.汽车的“燃油效率”是指汽车每消耗1升汽油行驶的最大公里数(单位:km/L),如图描述了甲、乙、丙三辆汽车在不同速度下的燃油效率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484引用:3难度:0.9
  • 11.直角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为3,内切圆半径为1,则该直角三角形的周长是(  )

    组卷:440引用:5难度:0.6
  • 12.如图,有一个水池,水面是一边长为10尺的正方形,在水池正中央有一根芦苇,它高出水面1尺.如果把这根芦苇拉向水池一边,它的顶端恰好到达池边的水面,这根芦苇的长度为(  )尺.

    组卷:3866引用:12难度:0.5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把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

  • 13.一滴水的质量约为0.00005kg,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0005为
    kg.

    组卷:30引用:6难度:0.9
  • 14.将矩形ABCD沿折线EF折叠后点B恰好落在CD边上的点H处,且∠CHE=40°,则∠EFB=

    组卷:322引用:12难度:0.9
  • 15.已知:AD、AE分别是△ABC的高,中线,BE=6,CD=4,则DE的长为

    组卷:934引用:10难度:0.6
  • 16.反比例函数
    y
    =
    k
    x
    的图象在二、四象限,则直线y=-kx+2经过
     
    象限.

    组卷:56引用:1难度:0.5
  • 17.计算:
    48
    -
    6
    ÷
    3
    =

    组卷:413引用:2难度:0.8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个小题,共81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 18.如图,已知直线y=kx-6与抛物线y=ax2+bx+c相交于A,B两点,且点A(1,-4)为抛物线的顶点,点B在x轴上.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在(1)中抛物线的第二象限图象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POB与△POC全等?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若点Q是y轴上一点,且△ABQ为直角三角形,求点Q的坐标.

    组卷:6981引用:21难度:0.1
  • 19.等腰△ABC中,AB=AC=6,∠BAC=120°,P为BC的中点,小明拿着含30°的透明三角板,使30°角的顶点落在P处,三角板绕P点旋转.
    (1)如图1,当三角板的两边分别交AB、AC于点E、F时,求证:△BPE∽△CFP;
    (2)操作:将三角形绕点P旋转到图2情形时,三角板的两边分别交BA的延长线、边AC于E、F.
    ①探究△BPE、△CFP还相似吗?(只写结论,不需证明);
    ②连接EF,求证:EP平分∠BEF;
    ③设EF=m,△EPF的面积为S,试用m的代数式表示S.

    组卷:192引用:1难度:0.3
  • 20.学校对初2021级甲、乙两班各60名学生进行“中国文化”知识测试,测试完成后分别抽取了12份成绩,整理分析过程如下,请补充完整.
    甲班12名学生测试成绩统计如下:45,59,60,38,57,53,52,58,60,50,43,49;
    乙班12名学生测试成绩不低于40,但低于50分的成绩如下:46,47,43,42,47.
    【整理数据】按如下分数段整理、描述这两组样本数据:
    组别/频数 35≤x<40 40≤x<45 45≤x<50 50≤x<55 55≤x≤60
    1 1 2 3 5
    2 2 3 1 4
    【分析数据】两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如表所示:
    班级 平均数 众数 中位数 方差
    52 x 52.5 48.17
    48.7 47 y 67.51
    (1)根据以上信息,可以求出:x=
    ,y=
    ,并请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2)你认为哪个班的学生知识测试的整体水平较好,请说明理由.
    (3)若规定得分在40分及以上为合格,请估计参加知识测试的学生中合格的学生共有多少人?

    组卷:77引用:4难度:0.6
  • 21.已知:如图,AB=AE,∠1=∠2,∠B=∠E.求证:BC=ED.

    组卷:1434引用:6难度:0.5
  • 22.如图,在三角形中,如果一边上存在一点将该边分为两条线段,且这两条线段的积等于这个点与该边所对顶点连线长度的平方,则称这个点为三角形该边的“中顶点”.
    如图1,△ABC中,点D是BC边上一点,连接AD,若AD2=BD•CD,则称点D是△ABC中BC边上的“中顶点”.
    (1)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顶点”的个数有
    个.
    (2)如图2,△ABC的顶点是4×3网格图的格点,请仅用直尺画出斜边AB边上的“中顶点”,并用字母表示.
    (3)如图3,△ABC是⊙O的内接三角形,D是BC上一点,OD⊥AD.
    求证:点D是△ABC中BC边上的“中顶点”;
    证明:延长AD交⊙O于点E,连接OA、OE、CE,
    在△AOE中,OA=OE,OD⊥AD
    ∴AD=ED,
    ………………(将后面证明过程补充完整)

    组卷:100引用:1难度:0.3
  • 23.如图,在▱ABCD中,AC是一条对角线,且AB=AC=5,BC=6,E,F是AD边上两点,点F在点E的右侧,AE=DF,连接CE,CE的延长线与BA的延长线相交于点G.
    (1)如图1,M是BC边上一点,连接AM,MF,MF与CE相交于点N.
    ①若AE=
    3
    2
    ,求AG的长;
    ②在满足①的条件下,若EN=NC,求证:AM⊥BC;
    (2)如图2,连接GF,H是GF上一点,连接EH.若∠EHG=∠EFG+∠CEF,且HF=2GH,求EF的长.

    组卷:1309引用:6难度:0.5
  • 24.如果t>0,试证
    a
    +
    bt
    1
    +
    t
    必在a与b之间.

    组卷:1280引用:1难度:0.1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2.0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