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万达学校通锦校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发布:2025/7/18 8:0:13

一、选择题:共42分)

  • 1.下列四个图像中,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通电电解水 B.用等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制取O2 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D.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固体

    组卷:24引用:2难度:0.5
  • 2.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组卷:28引用:2难度:0.6
  • 3.电解水时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是(  )

    组卷:96引用:7难度:0.9
  • 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组卷:15引用:21难度:0.9
  • 5.实验室制取氧气操作步骤:①加热;②将药品盛在试管中塞好单孔橡皮塞;③检查气密性;④固定在铁架台上;⑤收集气体;⑥熄灭酒精灯;⑦把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其正确的顺序是(  )

    组卷:59引用:2难度:0.6
  • 6.如图是两个关于水的实验,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11引用:5难度:0.7
  • 7.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图(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10引用:3难度:0.5
  • 8.归纳和总结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下列对各主题知识的有关归纳有错误的是(  )
    选项 主题 归纳
    A 化学与安全 ①汽车加油站、纺织厂严禁烟火
    ②洒出的酒精在桌子上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B 化学与环境 ①垃圾分类回收,节约又环保
    ②城市道路洒水,减少扬尘污染
    C 化学与能源 ①乙醇汽油的推广可以缓解石油资源短缺
    ②氢气是具有开发前景的新能源
    D 化学与健康 ①牛奶、鸡蛋为人体提供蛋白质
    ②人体缺碘易患贫血病

    组卷:33引用:5难度:0.6
  • 9.下列对催化剂的描述正确的是(  )

    组卷:10引用:3难度:0.9
  • 10.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

    组卷:172引用:20难度:0.7
  • 11.中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连花清瘟中甘草的有效成分有甘草利酮(C22H22O6)。下列关于甘草利酮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79引用:5难度:0.6
  • 12.如图所示实验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组卷:19引用:2难度:0.9
  • 13.各组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  )

    组卷:30引用:4难度:0.5
  • 14.2023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一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78引用:4难度:0.8

二、填空题:(18分)

  • 15.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符号
    (1)两个氢原子
     
    (2)三个氯离子
     
    (3)氧化铝中铝的化合价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5)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组卷:4引用:1难度:0.5
  • 16.如图1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几种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a
     
    ,b
     

    (2)利用上述AC装置的组合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对装置进行改进的是
     
    ,其发生的化学反应符号表达为
     

    (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化学式为NH3)。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密度比空气密度小,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现欲制取一瓶氨气,应选择的制取装置是
     
    (从A~E中选择)。
    (4)若对B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能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的操作及现象
     
    ;若采用图2所示的方法对B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若采用向左推动右侧注射器活塞时,观察到
     
    的现象时,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5)F装置有多种用途:
    ①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F装置的
     
    (选填“左”或“右”,下同)端通入;
    ②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瓶内先装满水,气体应从
     
    端通入;若再用水将装置中的氧气排出进行实验时,水应从
     
    端通入。

    组卷:2引用:1难度:0.6

三、实验题:(19分)

  • 17.如图是部分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填空。

    (1)A-G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填字母序号),离子符号为
     
    ,属于阴离子的是
     
    (填字母序号),二者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2)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
     
    (填字母序号)。
    (3)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
     
    (填字母序号)。
    (4)属于第三周期元素的是
     
    (填字母序号)。

    组卷:247引用:2难度:0.8
  • 18.利用电解水实验可探究水的组成。
    (1)a试管中的电极连接在电源的
     
    极上(填“正”或“负”),理论上a与b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
     

    (2)水的电解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
    (3)实验时常在水中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目的是
     

    组卷:5引用:1难度:0.5

四、推断题:(9分)

  • 19.已知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且三种物质中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乙、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且丙是有毒气体,则甲可能是
     
    (填一种物质,写化学式),写出乙转化为丙的化学方程式
     
    。请写出乙的一种用途
     

    (2)若丙是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气体,则乙是
     
    (填化学式),甲转化成丙的化学方程式为
     
    ,基本反应类型是
     

    组卷:15引用:2难度:0.5

五、探究题(12分)

  • 20.请根据下列各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1)写出装置图A中标号①、②仪器的名称①
     
     

    (2)若在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用
     
    ,收集装置最好选用
     
    (填字母序号)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主要步骤如下:①给试管加热 ②检查装置气密性 ③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④装药品 ⑤收集气体 ⑥熄灭酒精灯 ⑦将导管移出水面,正确顺序为
     

    A.②④③①⑤⑥⑦B.④②③①⑤⑥⑦C.④③②①⑤⑦⑥D.②④③①⑤⑦⑥
    (4)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正确操作是
     
    (填字母代号“F”或“G”)
    (5)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这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6)收集到的氧气可用来做硫和氧气,铁丝和氧气反应实验,在做铁丝与氧气反应实验时,为保护集气瓶不被损坏,应注意的操作是
     
    ;做硫与氧气反应实验时集气瓶底水的作用是
     

    组卷:1238引用:4难度:0.3
  • 21.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进行了如下探究。
    Ⅰ、探究MnO2在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的作用
    实验1:在试管中加入5mL5%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如图)
    实验2:向上述试管中加入MnO2粉末,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有大量气泡冒出,木条复燃。
    实验3:待上述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

    实验4:探究催化剂的用量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每次实验均用30mL10%的H2O2溶液,采用不同质量MnO2粉末做催化剂,测定收集到500mL氧气所用的时间,结果如下:
    实验序号
    MnO2粉末用量/g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所用时间/s 17 8 6 3 2 2 2 2
    (1)实验1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带火星的小木条未复燃。实验结论是
     

    (2)写出实验2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实验3的实验目的是
     

    (4)由实验4的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Ⅱ、探究CuSO4在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的作用
    已知 CuSO4 溶液也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该校兴趣小组继续设计以下实验,探究CuSO4溶液中的哪种粒子使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加快。(已知CuSO4溶液中含有三种粒子,分别是H2O、
    SO
    2
    -
    4
    、Cu2+

    (1)最不可能的粒子是
     

    (2)要证明另外两种粒子能否加快双氧水分解的速率,还需要进行实验②和③,实验②中加入稀硫酸后,无明显变化;实验③中加入硝酸铜或氯化铜溶液后,观察到大量的气泡,该组对比实验证明起催化作用的是
     

    组卷:20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2.0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