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两校联考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发布:2025/7/18 2:0:11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3分,共45分)
-
1.下列关于能源、资源与安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2引用:2难度:0.7 -
2.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组卷:176引用:63难度:0.7 -
3.在点燃条件下,甲与乙反应生成丙与丁。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组卷:17引用:6难度:0.5 -
4.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的一部分。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组卷:3引用:1难度:0.7 -
5.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与此理念一致的是( )
组卷:43引用:5难度:0.9 -
6.如图所示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组卷:258引用:2难度:0.8 -
7.如图所示,U型管内a、b两液面高度相同。现将胶头滴管内的少量水挤入锥形瓶内,一会儿后观察到U型管内a液面上升,b液面下降。已知固体X是氢氧化钠、硝酸铵、氯化钠、蔗糖四种固体物质中的一种,则X是( )
组卷:358引用:3难度:0.6 -
8.根据如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33引用:2难度:0.5 -
9.下列现象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23引用:1难度:0.5 -
10.单一净化水的以下操作,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组卷:285引用:18难度:0.9 -
11.向一定质量的Cu(NO3)2溶液中加入a克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将滤渣洗涤、干燥后再称量,得到的固体质量仍为a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①滤渣中可能有铜
②向滤渣中加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③滤液中一定有Zn(NO3)2和Fe(NO3)2,可能有Cu(NO3)2
④若忽略过滤操作中溶液损失,滤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大于原混合溶液溶质的质量组卷:203引用:3难度:0.5 -
12.下列制取、收集并存放CO2的图示,正确的做法是( )
组卷:308引用:9难度:0.7 -
1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部分数据如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X 26 2 12 组卷:86引用:2难度:0.5 -
14.下列化学符号中关于数字“2”的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241引用:7难度:0.5 -
15.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一段时间后,只有一个集气瓶中的铁丝生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467引用:5难度:0.6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32分)
-
16.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离不开各种材料。
①玻璃制品随处可见。玻璃制造中发生的反应之一为:CaCO3+SiO2CaSiO3+X↑。X的化学式是高温
②铝箔可用于食品包装。铝的元素符号是
③锂(Li)电池广泛应用于数码产品、电动汽车等领域。电池
特点钴酸锂(LiCoO2) 锰酸锂(LiMn2O4) 磷酸铁锂(LiFePO4) 可循环次数 500 300 2000 低温特性 优 优 差 高温特性 优 差 优 安全性 差 好 好 成本 高 较低 低 组卷:27引用:1难度:0.7 -
17.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1)质子数最少的元素是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形成的氧化物是
(3)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4)常温下单质是液态的金属元素是
(5)4个亚铁离子:组卷:0引用:0难度:0.5 -
18.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铜可用于制作导线,主要利用了其延展性和
(2)湿衣服晾晒后变干,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其原因:
(3)NaHCO3可用于治疗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过多症,原理为组卷:205引用:3难度:0.5 -
19.图1、图2为两种饮用水简易净化装置。
(1)取少量山泉水于试管中,加入肥皂水,振荡,观察到
(2)某同学利用图1对此山泉水进行净化,其原理和实验室中
(3)图2中活性炭的作用是组卷:52引用:2难度:0.5 -
20.实验室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和蒸馏水,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100g,回答问题。
(1)需要98%浓硫酸的质量
(2)量取和混匀操作,共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胶头滴管和
(3)若量取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体积时仰视读数,其它操作正确,则配制的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
(4)按正确操作将配制好的稀硫酸装入试剂瓶,标签上必须填写的内容是
A.溶液名称
B.溶液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分数
D.配制溶液的时间组卷:37引用:2难度:0.5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18分)
-
21.某化学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B处放置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用注射器注入少量浓氨水。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处的现象是
(2)A 处放二氧化锰,B 处放木炭,C 中放澄清石灰水。
实验记录:①使装置内充满氮气。②在B处点燃酒精灯。酒精燃烧方程式是
(3)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取下注射器,吸入过氧化氢溶液,插入胶塞,注入液体,同时打开K,A处产生气体,木炭不燃烧,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在B处点燃酒精灯,观察到B处组卷:109引用:2难度:0.1 -
22.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很多,请根据如图三种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甲装置的优点是
(2)丙装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理由是
(3)利用乙装置进行实验,白磷在热水加热的条件下会着火燃烧,活塞先组卷:23引用:2难度:0.5 -
23.古人云“处处留心皆学问”,你若善于观察,就会获取很多新的知识.
发现问题:在一次探究活动中,小强用塑料吸管向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中吹气,在吹气的过程中发现石灰水先出现浑浊,后又变澄清,他感到很意外.于是小强又将纯净的二氧化碳通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的现象与上次相同.
(1)小强做第二个实验的目的是
(2)小强从老师那里得知:CO2能与 CaCO3和H2O继续反应生成Ca(HCO3)2.由此,小强推测出Ca(HCO3)2的一条物理性质是
提出猜想:Ca(HCO3)2受热能否分解?
查阅资料:Ca(HCO3)2受热分解生成CaCO3、H2O和CO2.
设计方案:小强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来加热Ca(HCO3)2,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
实验过程:小强在实验室找到了一瓶Ca(HCO3)2粉末,取少量放入试管中进行加热,观察到试管口附近有小液滴产生.据此,小强得出结论:Ca(HCO3)2受热能分解.
反思与评价:(1)小波认为小强的实验不能证明Ca(HCO3)2受热一定分解了,小波的理由是
(2)请你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加热过程中有CO2产生.选用的试剂 操作方法 预想的实验现象 结论 有CO2生成 组卷:11引用:1难度:0.5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5分)
-
24.牙膏中的摩擦剂可以增强牙膏对牙齿的摩擦作用和去污效果。已知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剂是CaCO3和SiO2(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为了测定摩擦剂中 CaCO3的质量分数,通过实验测得如图数据:
(1)生成CO2的质量为
(2)求摩擦剂中CaCO3的质量分数(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组卷:145引用:8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