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5/7/16 22:0:14
一、积累与运用(共19分)
-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组卷:17引用:1难度:0.5 -
2.《昆虫记》中蟹蛛爱吃( )
组卷:181引用:2难度:0.9 -
3.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
①但无疑我们都能体悟得到荡漾于整部作品中的悲悯情怀。
②这种看似平常实则并不简单的生活,我们的时代未必经历过。
③《草房子》是一个美好的所在,它让读者想起浪漫、温馨、遥远。
④在人际关系日趋疏远的当今世界中,这种情怀显得弥足珍贵,格外感人。
⑤当翻开这本小说时,我们确实会被这样一种气息所笼罩。
⑥作者以优美的文笔,描绘了已经离我们远去的小学生活。组卷:421引用:7难度:0.7 -
4.下列语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
组卷:5引用:2难度:0.9 -
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4引用:4难度:0.8 -
6.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
(1)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2)独坐幽篁里,
(3)《春夜洛城闻笛》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4)《逢入京使》中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诗人对家乡对亲人的牵挂的句子是:
(5)《木兰诗》描写宿营地空寂荒凉的句子是:
(6)《望岳》中表现作者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句子是:组卷:3引用:1难度:0.8 -
7.系统找不到该试题
二、阅读与理解(共41分)
-
8.阅读李清照的两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乙】武陵春•春晚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甲】词点明所写季节是
(2)【甲】【乙】两词都写了作者组卷:8引用:1难度:0.3 -
9.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 宋濂尝与客饮,帝①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zhuàn)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②欺。”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选自《明史•宋濂传》)【注释】: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②朕:皇帝自称。
(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标两处)
录 毕 走 送 了 不 敢 销 逾 约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①余幼时即嗜学 嗜: ②弗之怠 弗: ③宋濂尝与客饮 尝: ④间问群臣臧否 臧: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②诚然,卿不朕欺。
(4)【甲】文段在读书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组卷:10引用:2难度:0.5 -
10.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ㅤㅤ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有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本段写景的重点是什么?(用原文中一句话来回答)
(2)这段景物描写扣住了景物各自的特点。描写菜畦、桑葚,突出了它们的
①
②
③
④
(4)哪一句运用了联想手法?用“_______”画出。
(5)这段文字所表达的中心是
A.百草园的动物五彩缤纷
B.百草园的生活丰富多彩
C.百草园的自然景物丰富多彩
D.百草园的各个角落美丽如画组卷:71引用:3难度:0.5 -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不可或缺的城市风景--斑马线 ①说起斑马线,我们最熟悉的,由多条相互平行的白实线组成的人行横道线,因酷似斑马身上的条纹而被称为斑马线。
②斑马线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的“跳石”。当时四轮马车与行人混行引发了许多道路堵塞和交通事故。于是,人们在马路上砌起凸出路面的“跳石”,行人可以踩着它们穿越马路。“跳石”成为一种指示行人过街的标识,这就是斑马线的祖先。1951年10月31日,世界上第一条斑马线在英国诞生。
③最有名的斑马线也在英国。1969年,著名的披头士乐队发行了最后一张唱片--《艾比路》,该唱片的封面为四位歌手走在伦敦艾比路的一条斑马线上。2012年,艾比路斑马线被英国政府提升到文物地位,成为伦敦的文化地标。
④斑马线像是拦腰搭在道路上的白色飘带,看似简单朴素,却不是随意画出来的。按照设置规范,斑马线最小宽度为3米,可以根据行人流量以1米为一级予以加宽,行人越多的地方斑马线越宽。构成斑马线的白色平行粗实线的线宽为40-45厘米,两条平行粗实线之间的距离为60-80厘米。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设置斑马线呢?一是未设置人行过街设施的路口,二是行人横过道路较为集中的路段。
⑤作为城市交通生态中的一个重要标识,斑马线在指引车辆和行人有序通行、保护行人安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漫漫车流中,法律赋予了斑马线上行人优先的路权,机动车临近时须减速避让,遇到行人正在通过时还应停车让行。斑马线作用的发挥,需要机动车尊重行人的路权,也需要行人珍惜自己的权利,两者缺一不可。
⑥然而,现状并不令人乐观。由于机动车和行人互争斑马线,致使斑马线成为交通事故的多发地。据统计,我国近三年发生在斑马线上的交通事故多达1.4万起,致死人数高达3898人。机动车未按规定让行,行人在斑马线上“散步”等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
⑦现在,为了提高斑马线的醒目程度,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有的城市在斑马线色彩搭配和视觉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如彩色斑马线、3D立体斑马线等。随着手机的普及,“低头族”看手机过马路成为新的安全隐患,为此有的城市推出了闪灯斑马线--在斑马线上安装多条醒目的灯带,斑马线在灯带的映照下与路口的信号灯同步变换颜色,为“低头族”过马路提供有效的警示。
⑧斑马线是现代城市中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唯有守法守序,才是对这道风景的最好守护--这,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
(1)下列对“斑马线”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斑马线是由多条相互平行的白实线组成的人行横道线,酷似斑马身上的条纹。
B.斑马线起源于古罗马时期的“跳石”,世界上第一条斑马线于1951年在英国诞生。
C.斑马线看似简单朴素,却不是随意画出来的,而是按照一定的规范设置的。
D.斑马线的设置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现状并不令人乐观,有时导致事故发生。
(2)下列对“斑马线设置规范”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斑马线最小宽度为3米,行人越多的地方,构成斑马线的白色平行粗实线的线宽越宽。
B.斑马线的白色平行粗实线的线宽为40-45厘米。
C.斑马线两条平行粗实线之间的距离为60-80厘米。
D.斑马线可在未设置人行过街设施的路口或行人横过道路较为集中的路段设置。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彩色斑马线、3D立体斑马线等尝试,都是为了提高斑马线的醒目程度。
B.文章第⑥段中加引号的“散步”,指的是行人在斑马线上随意穿行,这种说法表达了作者对这种行为的批评。
C.设置闪灯斑马线,是为了方便“低头族”看手机过马路。
D.按法律,机动车只要临近斑马线就必须减速,只要遇到行人正在斑马线上通过就都应停车让行。组卷:24引用:3难度:0.8 -
1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516引用:5难度:0.9 -
13.阅读《水浒传》片段,完成问题。
不觉酒涌上来,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忽然做了一首《西江月》的词调,便唤酒保,索借笔砚。起身观玩,见白粉壁上,多有先人题咏。宋江寻思道:“何不就书于此?倘若他日身荣,再来经过,重睹一番,以记岁月,想今日之苦。”乘其酒性,磨得浓墨,蘸得笔饱,去那白粉壁上,挥毫便写道:“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山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宋江写罢,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又拿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道是:“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宋江写罢诗,又去后面大书五字道:“郓城宋江作。”写罢,掷笔桌上,又自歌了一回,再饮数杯酒,不觉沉醉,力不胜酒,便唤酒保计算了,取些银子算还,多的都赏了酒保,拂袖下楼来,踉踉跄跄,取路回营里来。开了房门,便倒在床上,一觉直睡到五更。酒醒时,全然不记得昨日在浔阳江楼上题诗一节。当日害酒,自在房里睡卧,不在话下。
(选自《水浒传》第三十九回)(1)这一片段写的是“浔阳楼宋江吟反诗”。作者借助哪些描写手法使宋江的醉态跃然纸上的?写出其中两种。
(2)从选文宋江写下的诗词中,你能读出他怎么样的内心状态和情绪?
(3)联系《水浒传》内容,说说宋江“刺文双颊”是因为哪件事?他又是什么时候坐上梁山第一把交椅的?组卷:191引用:6难度:0.7
三、表达与写作(共60分)
-
14.为加深同学们对豫剧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学校特邀请河南省豫剧团的著名戏曲演员金老师来校参加本期的“名家讲坛”活动。请你协助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结合以下三则资料,为本次活动拟写开场白。
ㅤㅤ【材料一】豫剧是我国椰子声腔剧种中极为重要的一支,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主要流行于河南省,在全国各地都有流传。豫剧传承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早在清代乾隆年间,已成为河南很有影响的戏曲剧种。
ㅤㅤ【材料二】豫剧拥有丰富的剧目资源,其中传统剧目近千出,历史上曾有“唐三千、宋八百,唱不完的三列国”之说,《花木兰》《穆桂英挂帅》《对花枪》《唐知县审诰命》等众多传统剧目长期以来在舞台上盛演不衰。
ㅤㅤ【材料三】豫剧地方特色浓郁,质朴通俗、本色自然,紧贴老百姓的生活,长期受中原文化特别是黄河流域地方文化的影响,它在演出剧目、舞台表演、人物塑造、表述方式、音乐唱腔等方面都形成了独特的河南地方风格,带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成为我国民族戏曲宝库中的珍贵财富。
(2)为让活动更精彩,让同学们对豫剧有更深刻的了解,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两个环节。
(3)漂流共借阅,书香遍校园。教学楼里要创办公共读书角,用两架书柜营造读书环境,请你从下面提供的词汇中拼接组合,补充两个书柜上空缺的对联。
对联一:书香绕梁随思绪飘万里
对联二:
待选短语:君品如兰 千万卷 阅千章 长新知 藏书虽无组卷:3引用:1难度:0.5 -
15.阅读下面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益而充实。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一个又一个的筋斗栽过去,只要爬得起来,一定会逐渐攀上高峰,超脱在小我之上。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
——《傅雷家书》 这两则材料至少给我们这样的启示:人生之路没有坦途,真正使人成长的往往是人生中的不如意。只有经得起考验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
要求:(1)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除诗歌外)。(3)不少于500字。(4)文字和标点书写要规范、整洁。(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及学校名。组卷:3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