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年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发布:2025/7/17 4:0:12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元素周期表的发现使化学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研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组卷:52引用:3难度:0.8
  • 2.高岭石的化学式可表示为Al2(Si2O5)(OH)4,其中Si的化学价为(  )

    组卷:24引用:3难度:0.7
  • 3.本学期,某学校开展了“五水共治”手抄报比赛,同学们都认识到了水资源的重要性。下列有关地球上水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13引用:1难度:0.7
  • 4.黄河鲤鱼是豫菜常用食材,鱼肉中富含的营养素为(  )

    组卷:3引用:1难度:0.8
  •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组卷:116引用:2难度:0.8
  • 6.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组卷:5引用:2难度:0.9
  • 7.化肥是农作物丰产的保障,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  )

    组卷:61引用:6难度:0.7
  • 8.以下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

    组卷:31引用:4难度:0.7
  • 9.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的是(  )

    组卷:101引用:9难度:0.9
  • 10.区分下列物质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

    组卷:8引用:1难度:0.6
  • 11.常考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分别制取氧气 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组卷:144引用:3难度:0.6
  • 12.下列物品中,不是利用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是(  )

    组卷:33引用:2难度:0.6
  • 13.空气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空气的是(  )

    组卷:8引用:2难度:0.9
  • 14.小强在实验室找到了50g硝酸镁和硝酸铜的固体混合物,现使之与300g质量分数为22.8%的氢氧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烘干,再次称量质量为32g,滤液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显红色。则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组卷:1引用:0难度:0.5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 15.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符号的意义或指定的化学符号。
    ①3C
     

    ②钙元素
     

    ③构成氯化钠粒子的符号
     

    ④2Al3+中3的含义
     

    (2)氨气(化学式NH3)的合成开启了工业催化新纪元,为世界粮食增产做出了巨大贡献,如图是合成的微观过程,据此回答问题。

    ①从图示可知生成物的1个分子是由
     
    构成的。
    ②反应过程中不发生改变的微粒是
     
    (填粒子符号),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反应基本类型)。
    ③该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
     
    保持不变。

    组卷:8引用:1难度:0.5
  • 16.在生产、生活中我们能应用到很多金属材料。
    (1)模拟工业炼铁的装置如图。写出一氧化碳与铁矿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刚开始是应先
     
    (选填“通一会儿一氧化碳”或“先加热”)。

    (2)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操作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
    ①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下同)。
    ②若滤液呈蓝色,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组卷:38引用:2难度:0.6
  • 17.研究表明,木糖醇是一种理想的蔗糖替代品。它具有甜味足、溶解性好、防龋齿,适合糖尿病者食用的优点。如图是木糖醇和蔗糖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在牙膏中添加某种元素,也能起到防龋齿的作用,这种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2)在40℃时,将30g木糖醇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在60℃时木糖醇和蔗糖的两饱和溶液,欲使它们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且仍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写一种)。
    (3)木糖醇的化学式是C5H12O5,则碳、氢、氧的质量比为
     
    ,15.2g木糖醇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一个木糖醇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
     

    组卷:10引用:1难度:0.5
  •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06年3月29日16时许,安宁温泉镇以北2公里的古莨大箐发生森林火灾,经过6000消防官兵和当地群众9天的奋力扑救,终于扑灭了大火.在这期间,除了用大量的水灭火之外,还使用了几百台风力灭火机;为防止大火蔓延,扑火官兵开挖了四道防火隔离带,并投入直升飞机和大量的灭火弹.
    这种灭火弹貌似手榴弹,有拉环和保险顶,弹体外壳由塑料制成.发生火情时,灭火人员握住保险顶,勾住拉环,拔出保险销,快速抛向起火处,灭火弹在着火位置上空炸开,释放出二氧化碳、氮气、水汽和灭火活性物,可在短时间内使突发初起火灾得到有效控制.4月6日,有一中低云系从火场经过,当地择时进行了十次人工降雨作业,火场附近下起零星小雨.
    (1)灭火过程中采用了下列多种方法,其主要原理是什么?
    ①风力灭火机
     

    ②水、人工降雨
     

    ③灭火弹
     

    ④挖防火隔离带
     

    (2)森林是地球之肺,能吸收
     
    ,放出
     
    ,阻滞粉尘,吸收有毒气体.
    (3)森林火灾的危害性很大:使空气质量严重恶化,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普遍超标;能破坏生态平衡;导致山洪暴发,山体滑坡形成泥石流;使水土流失,导致土壤沙漠化,产生沙尘暴…国家林业局发布火情统计,到2005年10月底为止全国共发生森林火灾1.2万多起,比2004年同期增加43%.在已查明火因的一万多起火灾中,97%以上是人为因素所引发的.请你谈谈如何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

    组卷:9引用:1难度:0.5
  • 19.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预防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症,常食用乳制品、骨汤等食物,补充人体需要的
     
    元素。
    (2)某硬币是铜、铝、镍合金,属于
     
    材料。
    (3)新鲜牛奶的pH约为
     
    ,储存一段时间后味道变酸,pH
     
    (填“变大”或“变小”)。
    (4)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民俗,制作原料主要有糯米、瘦肉、食盐等,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组卷:4引用:1难度:0.9
  • 20.A~F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C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化合物,C通常为液体,D为无色气体,F是白色难溶固体,其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A为
     

    (2)E物质在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组卷:120引用:10难度:0.5

三、简答题(共4个小题,满分10分)

  • 21.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两个气体制备、收集、净化的多功能装置.
    (1)若用于制氢气,用图示放置的乙装置收集氢气,A应与
     
     (填“B”或“C”)相连.
    (2)若X是稀盐酸、Y是石灰石,用甲、乙两装置可组成发生、净化、收集CO2气体的系列装置.若乙中放入饱和NaHCO3溶液,则该溶液的作用是除去
     

    若乙中放入浓硫酸,浓硫酸的作用是
     

    (3)若X是水,Y是CaC2固体,则从A中放出乙炔(化学式:C2H2)气体,同时还生成一种碱.乙炔微溶于水,密度与空气接近.若用乙装置收集乙炔,则乙中还应该装入
     
    ;生成乙炔的化学方程式是
     

    组卷:5引用:1难度:0.5
  • 22.如图为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A、B、C、D、E等五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1)钙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填序号)。
    (2)牛奶含钙丰富,这里的“钙”指的是
     
    (选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3)A中x=
     

    (4)钙原子的化学性质与A、B、C、D中哪一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填序号)。

    组卷:88引用:4难度:0.5
  • 23.某同学在探究金属与化合物溶液反应的实验时,向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请回答。
    (1)写出Zn与AgN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什么
     

    (3)若滤液仍呈蓝色,写出滤液中一定含有的物质的化学式
     

    组卷:119引用:3难度:0.5
  • 24.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描述水的沸腾和通电分解水的变化过程
     

    组卷:2引用:1难度:0.6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 25.酸、碱、盐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也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1)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
     
    (填“H+”或“OH-”)。
    (2)下列物质中,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的是
     

    a.氢氧化镁
    b.氢氧化钠
    c.氢氧化铝
    d.碳酸氢钠
    (3)小明对中和反应进行探究,向滴有酚酞溶液的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当发现溶液变为红色时停止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①此时溶液的溶质是
     

    ②若把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钾溶液,加入mg氢氧化钾溶液完全反应后溶液pH可能位于
     
    (填“a”、“b”或“c”)点。
    (4)某同学为除去粗盐中的CaCl2和MgSO4杂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操作流程。

    ①加入过量氢氧化钡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蒸发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③若加入的稀盐酸过量,对实验结果
     
    (填“有”或“无”)影响。
    (5)取25g某石灰石样品于一只烧杯中,并向烧杯中加入146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质量为162.2g。已知石灰石中的杂质不与稀盐酸发生反应,请计算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组卷:171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2.0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