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江西省赣州市信丰一中高一(下)期中化学试卷

发布:2025/8/3 17:0:24

第I卷(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10引用:6难度:0.9
  • 2.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组卷:24引用:3难度:0.9
  •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170引用:3难度:0.9
  • 4.某温度下,向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NH3发生吸热反应:2NH3(g)⇌N2(g)+3H2(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30引用:1难度:0.5
  • 5.久置的浓硝酸呈黄色的原因是(  )

    组卷:53引用:1难度:0.8
  • 6.化合物X是一种新型锅炉水除氧剂,其结构式为,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51引用:5难度:0.8
  • 7.利用如图装置可以进行实验并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X中试剂 Y中试剂
    A 用MnO2和浓盐酸制取并收集纯净干燥的Cl2 饱和食盐水 浓硫酸
    B 用Cu与稀硝酸制取并收集纯净干燥的NO 浓硫酸
    C 用CaCO3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纯净干燥的CO2 饱和NaHCO3溶液 浓硫酸
    D 用锌与稀盐酸反应制备氢气 NaOH溶液 浓硫酸

    组卷:29引用:2难度:0.5
  • 8.一定温度下,分别将两种亚硫酸氢盐加热分解,达平衡时的压强分别为p1、p2
    ⅰ.NH4HSO3(s)⇌NH3(g)+H2O(g)+SO2(g)p1=aPa
    ⅱ.2NaHSO3(s)⇌Na2SO3(s)+H2O(g)+SO2(g)p2=bPa
    在该温度下,将一定质量的NH4HSO3与NaHSO3加入某一密闭容器中达平衡,体积为100mL,三种固体均存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26引用:2难度:0.6
  • 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组卷:94引用:3难度:0.6
  • 10.神舟十五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两个航天员乘组首次实现“太空会师”。发射火箭的燃料常用联氨(N2H4)、液氢(H2),氧化剂有液氧(O2)、液态N2O4等。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59引用:3难度:0.7
  • 11.在无色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组卷:17引用:1难度:0.6
  • 12.恒温时,在容积不变的刚性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SO2(g)+O2(g)⇌2SO3(g) ΔH<0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组卷:63引用:3难度:0.8
  • 13.下列关于硅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73引用:2难度:0.7
  • 14.将相同的锌片和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13引用:2难度:0.5
  • 15.下列有关实验方法或操作正确的(  )

    组卷:35引用:6难度:0.7

第II卷(非选择题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55分)

  • 16.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
     
    也呈现周期性变化.

    组卷:10引用:1难度:0.7
  • 17.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氯气与氨气之间的反应.其中A、F分别为氨气和氯气的发生装置,C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发生反应的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
     
    ;装置A的圆底烧瓶中盛放的固体物质可选用
     
    (填序号).
    a.氯化钠       b.氢氧化钠        c.碳酸钙
    (2)装置F的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装置E的洗气瓶中盛放的试剂为
     
    ,其作用是
     
    .装置D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3)反应过程中,装置C的集气瓶中有大量白烟产生,另一种产物为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从装置C的b处逸出的尾气中含有少量Cl2,为防止其污染环境,可将尾气通过盛有
     
    溶液的洗气瓶.

    组卷:114引用:2难度:0.3
  • 18.在容积为1.0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发生反应N2O4(g)⇌2NO2(g),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H
     
    0(填“大于”“小于”);100℃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在0~60s时段,反应速率v(N2O4)为
     
    mol•L-1•s-1,反应的平衡常数K1
     

    (2)100℃时达到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T,c(N2O4)以0.0020mol•L-1•s-1的平均速率降低,经10s又达到平衡。
    ①T
     
    100℃(填“大于”“小于”),判断理由是
     

    ②列式计算温度T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2=
     

    (3)温度T时反应达平衡后,将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少一半,平衡向
     
    (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判断理由是
     

    (4)已知:
    甲醇脱水反应2CH3OH(g)=CH3OCH3(g)+H2O(g)△H1=-23.9kJ•mol-1
    甲醇制烯烃反应2CH3OH(g)=C2H4 (g)+2H2O(g)△H2=-29.1kJ•mol-1
    乙醇异构化反应2CH3OH(g)=CH3OCH3(g))△H3=+50.7kJ•mol-1
    则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C2H4 (g)+H2O(g)=C2H5OH(g)的△H=
     
     kJ•mol-1

    组卷:18引用:4难度:0.5
  • 19.甲、乙两位同学均想利用原电池反应检测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两人均使用镁片和铝片作电极,但甲同学将电极放入6mol/LH2SO4,溶液中,乙同学将电极放入6mol/LNaOH溶液中,如图:

    (1)原电池中的能量转化过程是将
     

    (2)甲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电子的流向是由
     
    (填“Al→Mg”或“Mg→Al”).
    (3)乙中负极为
     
    (填元素符号),该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4)如果甲同学和乙同学均认为:“构成原电池的电极材料如果都是金属,则构成负极材料的金属应比构成正极材料的金属活泼”,则甲会判断出
     
    (填元素符号,下同)的金属活动性更强,而乙会判断出
     
    的金属活动性更强.
    (5)由此实验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镁的金属性不一定比铝的金属性强
    b.该实验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已过时,已没有实用价值
    c.该实验说明化学研究对象复杂,反应受条件影响较大,因此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上述实验证明了“直接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原电池中的正负极”这种做法不可靠

    组卷:18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2.0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