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年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发布:2025/7/2 22:0:12

一、探寻家乡之美家乡的美,在数不胜数的美食中,在如诗如画的风景中,在深厚的人文底蕴中……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寻家乡之美吧!请你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chóu chú
     
    了一会。
    (2)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 jiān mò
     

    (3)如我所说吧——我可是míng fù qí shí 
     
    的车夫之王啊。
    (4)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dān jīng jié lǜ
     
    ,青丝变白发。

    组卷:12引用:1难度:0.8
  • 2.名句填空。
    (1)
     
    ,其实难副。(《后汉书》)
    (2)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4)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5)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6)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
    (7)面对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我们要像李白《行路难》里说的那样,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8)欧阳修《醉翁亭记》中“
     
     
    ”两句运用对偶手法,描绘早晚之景,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组卷:0引用:1难度:0.7
  • 3.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51引用:2难度:0.5
  • 4.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山  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一)
    [唐]贾至
    江上相逢皆旧游,湘山永望不堪愁。
    明月秋风洞庭水,孤鸿落叶一扁舟。
    (选自《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
    [注]①贾至曾调守到此。
    (1)两首诗共同使用的意象有:江水、
     
     
     

    (2)贾至在诗中抒发了哪些感情?

    组卷:412引用:8难度:0.5
  • 5.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乙】      范纯仁知庆州。秦中方饥,擅发常平粟賑贷。僚属请奏而须报,纯仁曰:“报至无及矣,吾当独任其责。”或谤其所全活不实,诏遣使按视。会秋大稔,民欢曰:“公实活我,忍累公邪?”昼夜争输还之使者至已无所负。
    (节选自《宋史•范纯仁列传》)【注释】①范纯仁,字尧夫,范仲淹次子,官至参知政事。②赈贷:救济。③须报:等待批复。④按视:察看。⑤稔(rěn):谷物成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予尝古仁人之心
     

    斯人
     

    ③或其所全活不实
     

    秋大稔
     

    (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表达作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A.然则何时乐耶
    B.僚属请奏须报
    C.此臣所以报先帝忠陛下之职分也
    D.由是则可以辟患有不为也
    (3)用“/”给下面的语句断句,断两处。
    昼 夜 争 输 还 之 使 者 至 已 无 所 负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民欢曰:“公实活我,忍累公邪?”
    (5)阅读上面两选段,完成下面填空。
    ①甲文中,作者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来揭示“古仁人之心”,实则以此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
     

    ②乙文中,范纯仁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父亲的从政理念,表现出
     
    的优秀品质。

    组卷:1212引用:5难度:0.7

二、偶像精神之美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别吵,让父亲睡一会儿
    汤小小
          ①那次回老家,在候车室里,我坐在一老一少两个男人对面,无意中,听到了他们的谈话。
          ②年轻男子说:“爸,别担心,医生说了,没事儿,这病能治。”
          ③原来是一对父子,看他们身边的包里放着一些药物,大概是父亲生了病,儿子带着他到城里的大医院诊治,这是要往家赶呢!
          ④我不禁心生同情,多看了那父亲一眼。父亲年龄并不太大,五十岁左右的样子,只是脸色蜡黄,非常清瘦,看上去很虚弱。他穿着一件略显宽大的白衬衫,崭新的,与他黝黑的皮肤不太相称,大概是为了进城而新买的吧!旁边的儿子穿着讲究,看样子,应该在城里生了根发了芽。
          ⑤听了儿子的话,父亲摇了摇头,低声说:“我就说不来看,你偏让来,白花冤枉钱。自己身上的病我自己清楚,你们现在都出息了,我也没啥牵挂,就希望走得利索点,别拖累你们。”
          ⑥儿子没接腔,转过脸,有泪悄悄地滑落。他赶紧抬手擦掉,不让父亲看见。
          ⑦我的心忽然有一点疼,看来,父亲的病并不像儿子说的那样轻松,或许,生离死别的悲伤已经在彼此心里蔓延。
          ⑧两个人都没再说话。过了许久,父亲似乎累了,身体不由自主地靠在了儿子肩上,双目紧闭,看样子,已经进入了梦乡。
          ⑨候车室里人来人往、嘈杂不堪,并不是睡觉的地方。儿子一手扶着父亲的腰,一只手轻轻地覆在父亲的耳朵上,试图为他抵挡一些噪音。
          ⑩只见儿子像一个放哨的战士,身体保持不动,眼睛却紧张地看向每一个从他们身边经过的人,目光里写满了乞求,似乎在说:嘘,别吵,让父亲睡一会儿。
    ⑪同样的情景,我在另一家医院也遇到过。
    ⑫那是一位八十岁的父亲,在两个女儿的搀扶下,到医院来体检。父亲真的已经老态龙钟,拄着根拐杖,目光呆滞。女儿扶他走他便走,女儿扶他坐他便坐,像一个听话的孩子。
    ⑬看着别人投来的异样目光,女儿解释说:“父亲年龄大了,又有老年痴呆,生活不能自理。即使父亲不认识我们,只要他健健康康地活着,我们也觉得是种安慰。”
    ⑭女儿说话时,父亲一直看着她,显然,他对孩子们极度依赖,就像孩子们小时候依赖他一样。等待无聊而又漫长。在长椅上坐了一会儿,父亲似乎累了,身体一斜,倒在女儿的肩头睡着了。
    ⑮医院里并不太安静。女儿搂着父亲,不敢挪动身体;另一个女儿赶紧将一件外套披在父亲身上,刻意往上面拉了拉,盖住父亲的耳朵。
    ⑯看着这一幕,所有的人都压低了声音,连医生也放轻了脚步。
    ⑰我忽然感觉双眼酸涩。无论在嘈杂的候车室,还是在拥挤的火车上,抑或在排成长龙的医院里,从来都是孩子靠在父亲的肩头休息,什么时候,我们看到过年轻力壮的父亲在公众场合安心小憩?父亲从来都担当着保护者的角色,只有当他们病了、老了,再也无力保护孩子时,才会心无旁骛地小睡一会儿,缓解满身的疲惫。
    ⑱当我们看见一位父亲靠在儿女的肩头睡觉,那一定是因为,他在这个世界的时日已经不多。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在什么时候,当你看到一位睡着的父亲,一定不要吵,不要吵,让父亲安安静静地多睡一会儿。
    (1)你从选文中读出了“儿子”与“女儿”的哪些共同品质?
    (2)请赏析第⑨段画横线的句子。
    儿子一手扶着父亲的腰,一只手轻轻地覆在父亲的耳朵上,试图为他抵挡一些噪音。
    (3)细读选文第⑰段,说说为什么“我忽然感觉双眼酸涩”。
    (4)选文有多处与文题“别吵,让父亲睡一会儿”相照应,请说说其表达作用。
    (5)从选文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感受。

    组卷:589引用:32难度:0.5

三、绿色生活之美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材料一:
    “睡前拖延”是荷兰学者Kroese等人提出的概念,是指个体在可以自由选择的情况下,习惯性地推迟其预定的就寝时间的行为。这一概念在国内常被称为“晚睡强迫症”或“习惯性熬夜”。已有许多研究表明,习惯性睡前拖延带来的睡眠不足会导致激素异常和免疫力下降,使人们患糖尿病、肥胖症、癌症、心血管疾病、神经精神疾病和慢性感染等各种疾病的风险加大。
          由于每个人的生物钟存在个体差异,所以其睡眠——觉醒节律也不同。睡眠——觉醒节律代表了个体对睡眠和清醒时间的偏好差异,表现为不同的睡眠类型。已有研究表明,个体睡眠——觉醒节律与睡前拖延存在关联。偏晚睡晚起型的青少年更倾向于推迟就寝时间,偏早睡早起型的青少年更不易于睡前拖延。偏早睡早起型的人更容易考虑他们行为的未来后果,采取更具策略性的行动,懂得延迟满足,即不用熬夜的方式来满足某种愿望;而偏晚睡晚起型的人则更容易冲动和冒险,寻求即时满足,更看重眼前而不顾长远。
          研究显示,睡前拖延特别容易发生在个体心理能量不足或自我控制力弱的状态下,因为决定去睡觉的时间点本来就是在一天结束时,而那时个体的自我控制资源通常都是比较匮乏的,所以往往会自我调节失败,不能按预期的时间去睡觉。
    (摘编自李露、孙慧敏《睡前拖延研究综述》)材料二:年长、年轻两辈作息规律及认识比较
    年长一辈 年青一辈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规律。 华灯初上,我的精彩才开始。
    按照中医养生来说,23点开始肝脏排毒,是子午觉的黄金时期。 西医认为,人的生物钟不一样,只要整体睡眠时间够就行。
    遵守自然规律,天黑了睡觉,天亮了起床,这样才健康。 根据个体习惯自定规律,我的时间我做主,适合自己就好。
    “萤火虫族”的六大特征
    年轻化族群构成 因为职业选择和互联网影响,以90后、95后、00后年轻群体为主。
    主动熬夜为主 他们熬夜是工作或个人原因的主动熬夜。
    越夜越欢,享受夜时光 习惯夜晚,享受夜晚。
    在夜间发光发热 在夜间,通过工作和消费切实为中国夜间经济发展创造价值。
    多样化夜间生活 夜间活动丰富多彩,有的在奋斗,有的在工作,有的在享受,各得其乐。
    不断扩大的“萤火虫部落” 随着00后、10后互联网一代的成长,群体不断扩大,并形成独具属性的“夜间”社群。
    (摘编自《2020中国睡眠指数报告》)
          材料三:
    《2020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国人平均睡眠时长为6.92个小时,接近六成的人每周熬夜超过3次,拥有深度睡眠的不到1/3,睡得晚,睡得短,睡得浅成为当代国民的三大睡眠现状。
          一方面,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光污染打破睡眠节律,职场、社交和社会阶层压力导致身份焦虑和群体孤独,失眠成为常态。另一方面,干扰睡眠的因素不断增长。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2019年我国手机网民达8.47亿。某科技公司数据则显示,中国人平均每天在移动设备上花费6.2个小时,信息传播的碎片化、娱乐文化的繁荣和对自由时间的把控欲让熬夜成为一种主动行为,呈现出明显的低龄化趋势。
    “报复性熬夜”“解压式狂欢”是职场人在内心焦虑状态下带有证明性的自我宣誓,此外,00后和年轻妈妈也是“萤火虫族”中的典型人群。00后学生党娱乐学习两手抓,而年轻妈妈处于职场和家庭双重压迫中,在“工作+带娃”的模式下过着双面黑洞的生活,20%的人甚至发生天天熬夜的现象。
    (摘编自《2020中国睡眠指数报告解读》,消费日报网)(1)下列关于“睡前拖延”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荷兰学者Kroese等人提出的“睡前拖延”,是指个体在可以自由选择的时候,习惯性地推迟自己预定
    的就寝时间的行为。
    B.偏早睡早起型的人更容易考虑他们行为的未来后果,采取更具策略性的行动,懂得延迟满足,即使熬夜也会补足睡眠。
    C.睡前拖延可能会影响激素和免疫力水平,增加人们患上糖尿病、肥胖症、癌症、心血管疾病、慢性感染等各种疾病的风险。
    D.决定去睡觉的时间点就是在一天结束时,而那时自我控制资源通常比较匮乏,往往会导致自我调节失败,引发种种睡前拖延现象。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年长一辈信奉中医“子时入眠、肝脏排毒”的自然规律,而年青一代认为这并无科学道理,更愿意按照自己的习惯自由安排睡眠时间。
    B.受职业选择和互联网影响,萤火虫族以90后、95后、00后年轻群体为主,年轻妈妈是“萤火虫族”中被动性熬夜的典型人群。
    C.萤火虫族的夜间活动丰富多彩,他们或为工作而努力奋斗,或为享受夜晚生活而消费的同时,为我国夜间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D.20%的人甚至发生天天熬夜的现象,这反映了当代国民睡得晚、睡得浅、睡得短的现状。
    (3)根据材料,概括人们习惯性熬夜的原因。

    组卷:33引用:3难度:0.3

四、语言表达之美

  • 8.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与作者谈话,与书中人物谈话,能让我们感受到力量,感受到温暖,也感受到友谊。当你和作者或书中的某个人物谈话时,你想说什么?请你从下面名著中任选一部作答。(80字左右)
    《艾青诗选》《朝花夕拾》《儒林外史》《简•爱》

    组卷:12引用:1难度:0.5
  • 9.你如何理解《山水画的意境》中“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一句的深刻含意。

    组卷:7引用:4难度:0.7
  • 10.作文。
          阅读《父亲都是艺术家》一文,你是不是想到了自己的父母?其实,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亲人、朋友,他们在某些方面才能出众却默默无闻,他们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为家人创造着舒适温暖的生活。请你运用从《父亲都是艺术家》学到的写作技巧,自拟题目,写一写自己的父母或其他亲人朋友。
          写作要求:
          ①题目自拟,力求贴切新颖。
          ②表达完整,中心突出,要有真情实感。
          ③600字左右。

    组卷:0引用:1难度:0.5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进入初中,我们在语文、数学、英语、体育、劳动、美育等课程中汲取知识、涵养德性;我们在形式多样的兴趣小组,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种类繁多的课后服务项目中锻炼能力、塑造性格……我们度过了快乐而又美好、充实而又有意义的少年时光,我们渐渐长成少年应该有的模样。
          请以“少年的模样”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中心突出,感情真挚;不得抄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或师生姓名;不少于500字。

    组卷:7引用:2难度:0.5
  • 12.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薛谭跟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把秦青的技艺学完,就自认为都学到手了,于是向老师告辞回家。秦青没有阻拦他,并在城外的大道上为他摆酒送行。这时只见秦青打着拍子,慷慨激昂地高唱起来,歌声振动了林间的树木,反激出的回声挡住了天上的行云。
          见此状,薛谭便急忙向老师道歉,要求回去继续学习。从那以后,他再也不敢说回家的话了。
          要求:①根据对上述材料的阅读理解,选择一个角度进行写作,600字以上。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组卷:85引用:7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2.0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