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0-2021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5/6/29 20:0:10

一、基础与运用

  • 1.下面一段文字中标序号的画线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ㅤㅤ《2022中国诗词大会》栏目组邀请的“非遗”传承人、空军飞行员、缉毒警察、搜救犬训导员,用自己的故事诠释古人的诗意,彰显古典诗词的力量。①贵州支教教师梁俊改编清朝诗人袁枚的《苔》,以对原作的点化改写为主。②袁枚的《苔》本是一首咏物诗,经贵州山区的孩子们翻新演唱,阐发出新的意旨,成为对平凡而卓越的生命的祝福。③“风一来,花自然会盛开”“所有黑暗,为天亮铺排”,新作感动了亿万国人,深化了原作的内涵,给予了山区孩子对抗困境。④这档电视节目借传诵者的风采,增强古典诗词的感染力,助推了古诗词的时代传播。

    组卷:73引用:1难度:0.8
  • 2.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16引用:1难度:0.8
  • 3.下列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组卷:174引用:1难度:0.5

二、现代文阅读

  • 4.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①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②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③“阿!闰土哥,——你来了?……”
          ④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⑤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⑦“老爷!……”
          ⑧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1)第⑤段侧重描写中年闰土的
     
     

    (2)紧扣“寒噤”和“厚障壁”两个词,说说你对第⑧段划线句子的理解。

    组卷:1引用:1难度:0.5

三、古诗文阅读

  •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24引用:1难度:0.8
  • 6.文言文阅读。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乙】      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然业已上登,不及返顾,遂从三姑又上半里,抵换骨岩,岩即幔亭峰后崖也。岩前有庵。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嶂。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节选自《徐霞客游记》)【注释】①三姑:地名。②幔亭峰:山峰名。
    (1)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标两处)
    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沿阻绝  溯:
     
    ②属凄异 引:
     
    ③不及返 顾:
     
    ④岩幔亭峰后崖也 即: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哀久绝 随岩宛
    B.不疾也 土人新木板循岩为室
    C.飞漱 俯瞰
    D.两岸连 里许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
    (5)乙文作者前往“换骨岩”途中俯瞰到
     
    的“佳致”(提取关键词句作答);甲乙两文都用“
     
    ”形容山峰,都流露出作者对自然风景的
     
    之情。

    组卷:102引用:2难度:0.8

四、古诗文填空

  • 7.古诗文默写。
    (1)
     
    ,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2)
     
    ,万古惟留楚客悲。(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3)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4)
     
    ,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5)长风破浪会有时,
     
    。(《行路难》李白)
    (6)
     
    ,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李商隐)
    (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思念故人,又表现了世态变迁的句子是:
     
     

    组卷:4引用:1难度:0.5
  •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学而习之
     

    (2)俄而雪骤
     

    (3)尊君在 
     

    (4)三军可帅也
     

    组卷:3引用:1难度:0.5

五、现代文阅读

  • 9.少年护城河      ①在我童年住的大院里,我和大华曾经是“死对头”。原因其实很简单,大华倒霉就倒霉在他是个“私生子”,他一直跟着他小姑过,他的生母在山西,偶尔会来北京看看他,但谁都没有见过他爸爸,他自己也没见过。这一点,是公开的秘密,全院里的大人孩子都知道。
          ②当时,学校里流行唱一首名字叫《我是一个黑孩子》的歌,其中有这样一句歌词:“我是一个黑孩子,我的家在黑非洲。”我给改了词儿:“我是一个黑孩子,我的家不知在何处……”这里黑孩子的“黑”不是黑人的“黑”,而是找不着主儿即“私生子”的意思,我故意唱给大华听,很快就传开了,全院的孩子见到大华,都齐声唱这句词。现在想想,小孩子的是非好恶,就是这样简单,又是这样偏颇,真的是欺负人家大华。
          ③大华比我高两年级,那时上小学五年级,长得很壮,论打架,我是打不过他的。之所以敢这样有恃无恐地欺负他,是因为他的小姑脾气很烈,管他很严,如果知道他在外面和哪个孩子打架了,不问青红皂白,总是要让他先从他家的胆瓶里取出鸡毛掸子,然后撅着屁股,结结实实挨一顿揍。
          ④我和大华唯一一次动手打架,是在一天放学之后。因为被老师留下训话,出校门时天已经黑了。从学校到我们大院,要经过一条胡同,胡同里有一块刻着“泰山石敢当”的大石碑。由于胡同里没有路灯,漆黑一片,经过那块石碑的时候,突然从后面蹿出一个人影,饿虎扑食一般,就把我按倒在地上,然后一痛拳头如雨,打得我鼻肿眼青,鼻子流出了血。等我从地上爬起来,人影早没有了。但我知道除了大华,不会有别人。
          ⑤我们两人之间的“仇”,因为一句歌词,也因为这一场架,算是打上了一个“死结”。从那以后,我们彼此 再也不说话,即使迎面走过,也像不认识一样,擦肩而过。
          ⑥没有想到,第二年的夏天,我的母亲突然去世了。父亲回老家沧县给我找了个后妈。一下子,全院的形势发生了逆转,原来跟着我一起冲着大华唱“我是一个黑孩子,我的家不知在何处”的孩子们,开始齐刷刷地对我唱起他们新改编的歌谣:“小白菜呀,地 里黄哟;有个孩子,没有娘哟……”
          ⑦我发现,唯一没有对我唱这个歌的,竟然是大华!
          ⑧我很想和他说话,不提过去的事,只是聊聊乒乓球,说说游泳世界冠军就好。好几次,碰到一起了,却还是开不了口。再次擦肩而过的时候,我看见他的眉毛往上挑了挑,嘴唇动了动。
          ⑨一直到我上了中学,和他一所学校,参加了学校的游泳队,由于他比我高两年级,老师指派他教我总也学不规范的仰泳动作,我们才第一次开口说话。这一说话,就像开了闸的水,止不住地往下流。过去那点儿事,就像沙子被水冲得无影无踪,我们一下子成为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童年的心思,有时就是这样窄小如韭菜叶,有时又是这样没心没肺,把什么都抛到脑后。只是,我们都小心翼翼的,谁也不去碰过去的往事,谁也不去提私生子或后妈这令人厌烦的词眼儿。
          ⑩大华上高一那年春天,他的小姑突然病故,他的生母从山西赶来,要带着他回山西。那天放学回家,刚看见他的生母,他扭头就跑,一直跑到护城河边。他的生母,还有大院好多人都跑了过去,却只看见河边上大华的书包和一双白力士鞋,不见他的人影。大家沿河喊他的名字,一直喊到了晚上,也再没有见他的人影。大华的生母一下子就哭了起来,大家也都以为大华是投河自尽了。
    横线以内不许答题
    ⑪我不信。我知道大华的水性很好,他要是真的想不开,也不会选择投水。夜里,我一个人又跑到护城河边,河水很平静,没有一点儿波纹。我在河边站了很久,突然,我憋足了一口气,双手在嘴边围成一个喇叭,冲着河水大喊了一声:“大华!”没有任何反应。我又喊了第二声:“大华!”只有我自己的回声。心里悄悄想,事不过三,我再喊一声,大华,你可一定得出来呀!我第三声大华落了地,依然没有 回应,一下子透心凉,我一屁股坐在地上,再也忍不住哇哇地哭了。
    ⑫就在这时候,河水有了“哗哗”的响声,一个人影已经游到了河中心,笔直地向我游来。我一眼看出来,是大华!
    ⑬我知道,我们的友情,从这时候才是真正的开始。
    ⑭一直到现在,只要我们彼此谁有点儿什么事情,不用开口,就像真的有什么心灵感应一样,保证对方会在第一时间出现在面前。我们两人都相信,这不是什么神奇,是真实的存在。这个真实就是友情。罗曼•罗兰曾经讲过,人的一辈子不会有那么多所谓的朋友,但真正的朋友,一个就足够。
    (1)请从“我”的角度,梳理文章的故事脉络。(每空8个字)
    ①篡改歌词,欺负大华-②
     
    -③母亲去世,遭受欺负-④
     
    -⑤深夜寻访,找到大华
    (2)大华的“眉毛往上挑了挑,嘴唇动了动”,这个细节表现了大华怎样的心理?
    (3)请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我发现,唯一没有对我唱这个歌的,竟然是大华!
    (4)文中有多处地方相互照应,请选择两处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5)“我”和大华,为什么能够成为“真正的朋友”?请结合全文回答。

    组卷:68引用:3难度:0.5

六、综合读写

  • 10.改成陈述句。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组卷:7引用:1难度:0.8

七、作文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进入初中,我们在语文、数学、英语、体育、劳动、美育等课程中汲取知识、涵养德性;我们在形式多样的兴趣小组,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种类繁多的课后服务项目中锻炼能力、塑造性格……我们度过了快乐而又美好、充实而又有意义的少年时光,我们渐渐长成少年应该有的模样。
          请以“少年的模样”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中心突出,感情真挚;不得抄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或师生姓名;不少于500字。

    组卷:7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2.0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