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骆驼祥子》章节导航,回答问题。
第二节 末路 阮明是祥子出卖的,祥子是为了得到60块赏钱。祥子吃喝嫖赌,体弱多病,已无力拉车。他无耻耍赖,不讲信用,也骗不到吃喝。他只能混迹在丧事仪式上打一面小旗,混口饭吃。他已行将末路。
(1)《骆驼祥子》中的主人公祥子原本以为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实现他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他一次次与命运抗争,却以惨败告终。请问祥子最大的梦想是什么?梦想破灭后,他最终变成一个怎样的人?
(2)《骆驼祥子》最后以祥子的悲惨结局收尾,读过小说之后,请你简要谈谈造成祥子悲剧的原因。
(3)请就《骆驼祥子》这部名著来向你的朋友作一个介绍。(作品的特点,指作品内容、主题思想、写作手法、人物形象、语言特点等,可任意选取一点作简介。)
【考点】《骆驼祥子》.
【答案】(1)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买车的梦想最终破灭后,祥子丧失了对于生活的任何乞求和信心,从上进好强而沦为自甘坠落,他开始游戏生活,吃喝嫖赌,彻底堕落为城市的垃圾。
(2)造成祥子悲剧的原因可以分为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一、黑暗的旧社会的逼迫、他人的影响也是造成祥子悲剧人生的客观原因。祥子想买一辆人力车的愿望,只是一个劳动者的最低愿望,然而这一正当愿望在那个社会里却成了奢望。他历尽艰辛,三起三落,欲独立自主而终不可得。因为横在他面前的是军阀的乱兵、政府的侦探、车行的豪夺这样一个强大、罪恶、病态的社会,他不可能凭一个人的力量与这个社会抗衡,只能成为这个病态社会的牺牲品。虎妞在祥子悲剧人生中无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虎妞对祥子的诱骗造成了他们两畸形的夫妻关系。虎妞与祥子本质上讲仍然是雇与被雇的关系、主人与奴隶的关系。另一个对祥子产生重大影响的女人是小福子。当他知道小福子死后,他的希望就破灭了。另外放高利贷的高妈,刻薄的杨太太,卑鄙的夏先生,潦倒不堪、充满兽性的二强子,等等,都在祥子悲剧人生的形成过程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二、祥子思想上的局限、性格和心理上的弱点则是造成他悲剧命运的主观原因。他乐观但盲目。无法认清灾难的社会根源,不知道个人的努力比起社会沉重的压迫是多么微不足。他勤快且保守。天天把钱放在手心才觉得舒坦。他外刚却内软。 从外表到内心都曾经是骆驼般坚韧的祥子,心灵深处却又始终都有一种说不出的孤独感和软弱感,几乎遇到什么都束手无策。他将自己的生命和车连在一起。一旦拉车的理想破灭,他便陷入颓废的迷惘和痛苦的堕落,而福子的死更是将他仅存的一丝希望摧毁,要强的祥子终于变成一个苟活于世的行尸走肉。
(3)示例一:《骆驼祥子》讲述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祥子来自乡间,憨厚老实,善良勤恳,坚忍不拔,就如同骆驼一般。随着农村日益凋敝的发展,他来到了北平开始新的生活,最终选择拉车谋生。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然而,他的希望屡屡破灭,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失败告终。买车的梦想经历了三起三落,祥子渐渐失去了生活的信心。直到最后,祥子成了自暴自弃、行尸走肉般的无业游民。
示例二:《骆驼祥子》通过祥子的悲剧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了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
示例三:《骆驼祥子》写作手法是:一、脉络分明、情节丰富的纵式结构。小说以祥子的活动为主线,便于表现祥子“三起三落”的奋斗经历和思想性格深刻变化的过程,能够更集中、更明确地突出作品的主题。二、善于通过富有特征的肖像描写和细腻的心理刻画,来表现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及发展变化。三、语言朴实自然,生动明快,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厚的生活气息。运用经过加工提炼了的北京口语,准确、鲜明、生动地描绘了北京地区的自然风景画和底层社会的风俗画,建立了朴实自然的语言风格。
示例四:《骆驼祥子》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把顶平实的话调动得生动有力”,给通俗朴素的文字又增添了“亲切、新鲜、恰当、活泼的味儿”,使人一读就能感受到小说亲切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2)造成祥子悲剧的原因可以分为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一、黑暗的旧社会的逼迫、他人的影响也是造成祥子悲剧人生的客观原因。祥子想买一辆人力车的愿望,只是一个劳动者的最低愿望,然而这一正当愿望在那个社会里却成了奢望。他历尽艰辛,三起三落,欲独立自主而终不可得。因为横在他面前的是军阀的乱兵、政府的侦探、车行的豪夺这样一个强大、罪恶、病态的社会,他不可能凭一个人的力量与这个社会抗衡,只能成为这个病态社会的牺牲品。虎妞在祥子悲剧人生中无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虎妞对祥子的诱骗造成了他们两畸形的夫妻关系。虎妞与祥子本质上讲仍然是雇与被雇的关系、主人与奴隶的关系。另一个对祥子产生重大影响的女人是小福子。当他知道小福子死后,他的希望就破灭了。另外放高利贷的高妈,刻薄的杨太太,卑鄙的夏先生,潦倒不堪、充满兽性的二强子,等等,都在祥子悲剧人生的形成过程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二、祥子思想上的局限、性格和心理上的弱点则是造成他悲剧命运的主观原因。他乐观但盲目。无法认清灾难的社会根源,不知道个人的努力比起社会沉重的压迫是多么微不足。他勤快且保守。天天把钱放在手心才觉得舒坦。他外刚却内软。 从外表到内心都曾经是骆驼般坚韧的祥子,心灵深处却又始终都有一种说不出的孤独感和软弱感,几乎遇到什么都束手无策。他将自己的生命和车连在一起。一旦拉车的理想破灭,他便陷入颓废的迷惘和痛苦的堕落,而福子的死更是将他仅存的一丝希望摧毁,要强的祥子终于变成一个苟活于世的行尸走肉。
(3)示例一:《骆驼祥子》讲述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祥子来自乡间,憨厚老实,善良勤恳,坚忍不拔,就如同骆驼一般。随着农村日益凋敝的发展,他来到了北平开始新的生活,最终选择拉车谋生。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然而,他的希望屡屡破灭,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失败告终。买车的梦想经历了三起三落,祥子渐渐失去了生活的信心。直到最后,祥子成了自暴自弃、行尸走肉般的无业游民。
示例二:《骆驼祥子》通过祥子的悲剧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了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
示例三:《骆驼祥子》写作手法是:一、脉络分明、情节丰富的纵式结构。小说以祥子的活动为主线,便于表现祥子“三起三落”的奋斗经历和思想性格深刻变化的过程,能够更集中、更明确地突出作品的主题。二、善于通过富有特征的肖像描写和细腻的心理刻画,来表现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及发展变化。三、语言朴实自然,生动明快,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厚的生活气息。运用经过加工提炼了的北京口语,准确、鲜明、生动地描绘了北京地区的自然风景画和底层社会的风俗画,建立了朴实自然的语言风格。
示例四:《骆驼祥子》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把顶平实的话调动得生动有力”,给通俗朴素的文字又增添了“亲切、新鲜、恰当、活泼的味儿”,使人一读就能感受到小说亲切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58引用:1难度:0.8
相似题
-
1.名著阅读。
结合《骆驼祥子》中的以下情节,说说你对老舍笔下女性形象的认识。
①第十四章 祝寿时与父冲突(虎妞)
②第十八章 辛劳时遭父谩骂(小福子)发布:2024/12/30 23:0:4组卷:5引用:1难度:0.3 -
2.《骆驼祥子》一书,反映了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同情,当时老北京的“洋车夫”有很多,作者为什么选择“祥子”这个人物来展现?请结合整本书的阅读谈谈你的理解。
发布:2024/12/27 3:30:2组卷:16引用:3难度:0.6 -
3.批注《骆驼祥子》精彩文段
回到车厂,他懊睡①了两天。决不想上曹宅去了,连个信儿也不必送,曹先生救不了祥子的命。睡了两天他把车拉出去,心中完全是块空白,不再想什么,不再希望什么,只为肚子才出来受罪,肚子饱了就去睡,还用想什么呢,还用希望什么呢?看着一条瘦得出了棱的狗在白薯挑子旁边等着吃点皮和须子,他明白了他自己就跟这条狗一样,一天的动作只为捡些白薯皮和须子吃。将就着活下去是一切,什么也无须乎想了。(①祥子为何“懊睡”?)
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里去。 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域,可是变成了走兽②.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他停止住思想,所以就是杀了人,他也不负什么责任。他不再有希望就那么迷迷忽忽的往下坠,坠入那无底的深坑。他吃,他喝,他嫖,他赌,他懒,他狡猾,因为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了去。他只剩下那个高大的肉架子,等着溃烂,预备着到乱死岗子去(②请从孙侦探、车夫老马、虎妞三个人物中选取其一,谈谈他(她)在祥子丛“人”到“走兽”这过程中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骆驼祥子》发布:2024/12/27 4:0:2组卷:38引用:4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