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
二度危难之时上阵的医者一一钟南山      ①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是一位长者、一位医者,更是一位仁者。他既有医生的责任和院士的水准,更有将士的勇气和国士的担当!
      ②早在17年前的今天,已经67岁的钟南山教授领军抗击非典,立下了汗马功劳;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84岁的他再次临危受命(出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又义无反顾地冲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第一线。
      ③说起2002年底非典疫情,最早病例出现在广州,之后,病毒从广州往外急剧扩散。这种新的传染病发病初期,大家对病原、预防、治疗方法及医护人员的防护还不太清楚,当时首先被传染的是接触病人的医护人员。情况紧急,令人担忧!钟南山将自身安危置之度外,主动请缨,要求承担广东省危重病人的救治工作。【A】他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克服行动不便的困难,近距离地观察每一位患者,经常将头凑到和病人距离不到20厘米处寻医问诊。在最恐慌的时候,他的一句话“把重症患者都送到我这里来!”让人们吃了“定心丸”。一次,在连续工作30多个小时之后,已过花甲之年的钟南山发烧病倒了,他断定自己不是感染上了“非典”,即使自行隔离的几天里,也不放弃查阅资料,潜心研究。症状一消失,他立刻回到医院,继续投入战斗,在紧张抢救病人的同时,钟南山和他的研究团队日夜攻关,在短时间内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三早三合理”救治办法,即“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和“合理使用皮质激素、合理使用呼吸机、合理治疗并发症”,这套方法大大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了死亡率,明显缩短了患者的治疗时间。
      ④时隔17年后的2020年春节前夕,正当举国上下欢欢喜喜准备过一个祥和农历年的时候,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荆楚大地。大疫再次对人类的生命构成威胁!面对这一次新的复杂疫情,耄耋(mào dié)之年的钟南山院士忘掉自己的年龄,以人民生命安全为已任,第一时间从广州赶往武汉疫情最前线,实地了解最新情况,和同行专家紧密配合,精准分析,科学应对。和死神争时间,从死神手里夺回病人,是他和所有医护人员的心愿!【B】在专家室内,他和专家团队一道研究并指导危重患者的治疗;在辗转广州和武汉两地的高铁上,尽管身心疲惫,但他分秒必争,他忘记了餐车上的嘈杂,一头扎在文件和电脑中,拼命工作。参加连轴转的会议、奔赴疾控中心进行工作指导、上媒体直播,是他一天的常态。他的忙碌身影和戴着蓝色口罩、穿着厚重防护服的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穿梭在病房间,构成一幅惊心动魄的群体“战疫”英雄长卷。
      ⑤2020年3月底,经过几个月的强力奋战,全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明显得到控制后,钟南山院士又立即利用互联网平台指导多个国家的医疗救治,介绍中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经验。
      ⑥在这场世界性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中国人民的努力和付出令世人夸赞,以钟南山为代表的中国医疗专家团队功不可没!网上赞誉钟南山院士的诗句有很多。“临危时,你是中国人之胆;苦难时,你是中国人之魂。你的名字是中国人主心骨,你的名字就是大写中国人!”这应该是对他最好的代言。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义无反顾:
为了正义而勇往直前,绝不犹豫退缩。
为了正义而勇往直前,绝不犹豫退缩。

惊心动魄:
形容使人惊骇紧张到极点。
形容使人惊骇紧张到极点。

(2)用“——”在文章的第③自然段中用画出“非典”时期,钟南山和他的研究团队摸索出的行之有效的“三早三合理”救治办法的具体内容。
(3)文中A处画“——”的句子是对钟南山院士
动作
动作
神态
神态
语言
语言
的描写,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
把困难留给自己,冲锋陷阵,有仁爱之心、救死扶伤
把困难留给自己,冲锋陷阵,有仁爱之心、救死扶伤
的人。
(4)B处画“——”句子写耄耋之年的钟南山院士依然奋战在“抗疫”一线,他是一位令人钦佩的仁者。读句子,揣摩在当时的情况下,他可能会想些什么?写下来。
(5)读了文章,你想对钟南山爷爷说些什么?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您真不愧为是一位长者、一位医者,更是一位仁者。您代言的是中国人,您是我们中国的骄傲。有了您,我们中国人就不会害怕任何病毒,有了您,所有病毒就会乖乖地投降。
您真不愧为是一位长者、一位医者,更是一位仁者。您代言的是中国人,您是我们中国的骄傲。有了您,我们中国人就不会害怕任何病毒,有了您,所有病毒就会乖乖地投降。

(6)读读文章的开头与结尾,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前后照应
前后照应
,这样写的好处是
使文章紧凑首位连贯而不乱,能够更好地突出主题
使文章紧凑首位连贯而不乱,能够更好地突出主题

【答案】为了正义而勇往直前,绝不犹豫退缩。;形容使人惊骇紧张到极点。;动作;神态;语言;把困难留给自己,冲锋陷阵,有仁爱之心、救死扶伤;您真不愧为是一位长者、一位医者,更是一位仁者。您代言的是中国人,您是我们中国的骄傲。有了您,我们中国人就不会害怕任何病毒,有了您,所有病毒就会乖乖地投降。;前后照应;使文章紧凑首位连贯而不乱,能够更好地突出主题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4引用:1难度:0.1
相似题
  • 1.课外阅读。
    第一次      马路旁的行(háng  xíng)人道比马路要整整高出一个台阶,而他简直还没满一周岁。
          他长着细弱的小腿,此刻这两条小腿却怎么也不听使唤,老是哆哆嗦嗦地……但两条腿的主人--小男孩想从马路上登上人行道的愿望却十分(强烈、猛烈),而且信心十足。
          瞧,那只穿着好看袜子的小脚已经抬了起来,踩在了人行道的边缘上,但孩子还没有下定决心登上第二只脚,有那么一会儿他就那么站着:一只脚在人行道上,而另一只脚还在原处没动。
          然而小孩又收回了跨出的那一步,他似乎在积蓄力量,小男孩就这么站着,既不前进,又不后退,只是固执地注视着自己的前方。
    “还小呢,刚刚能走路,就能跨台阶?”路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啧了啧嘴说:“做大人的要帮他一把。”
          而孩子的妈妈并没伸出手去,只是微笑着(鼓舞、鼓励)说:“自己上,小乖乖,自己上!”
    “加油!加油!”旁边的小姑娘喊道。
          终于,孩子的两只脚都站到了人行道上,小胖脸同时(裂开、绽开)了笑容。
    “好一个登山者!”胡子爷爷幽默地说。他又摸摸孩子的头说:“一开头有困难,但坚持就能胜利。祝贺你成功!”
    (1)划掉括号里不合适的读音和词语。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失败
     
    后退
     
    消耗
     
    容易
     
    (3)坚持就能胜利。这句话改为反问句是:
     

    (4)这篇短文主要写
     

    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5)概括写出下面四种人的态度:
    ①老奶奶的态度:
     

    ②妈妈的态度:
     

    ③小姑娘的态度:
     

    ④胡子爷爷的态度:
     

    (6)你从“小孩学步”这件事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发布:2025/3/13 12:0:2组卷:61引用:2难度:0.2
  • 2.课内阅读。
    《地震中的父与子》片段      就在他挖掘的时候,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有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
          消防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精神失常了。
          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到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    父亲大喊     阿曼达    我的儿子
    (1)给文章的最后一段加上标点符号。
    (2)“砾”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
    (3)“失”的意思有:①失掉;过失  ②没有把握住  ③找不着  ④改变常态  ⑤没有达到目的     文中有两个带点的“失”字,第一个取意思
     
    ,第二个取意思。
    (4)你认为这几个自然段主要是写什么?
    (5)用“~~”画出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
    课文为什么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呢?
    (6)读一读文中画“--”的句子,为什么不直接写挖了36小时?
    (7)想象填空: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
     

    会说:
     

    (8)写法学习指导与运用。
    课文中大量描写了人物的语言和动作,请你也试着对自己进行一段语言、动作描写,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发布:2025/3/13 12:0:2组卷:49引用:1难度:0.7
  • 3.现代文阅读
    一诺千金
    秦文君
          我做女孩时曾遇上一个男生开口向我借钱,而且张口就是借两元钱。在当时,这相当于我两个月的零花钱。我有些犹豫,因为人人都知道那男生家里很穷。他母亲几乎每年都给他生一个弟弟或妹妹。她留给大家的印象不外乎两种:一种是腹部隆起行走蹒跚;另一种是刚生产完毕,额上扎着布条抱着新生婴儿坐在家门晒太阳。
    我的为难令男生难堪,他低下头,说借钱有急用,又说保证五天内归还。我不知道怎么拒绝他,只得把钱借给了他。
          时间一天天过去,到了第五天,男生竟没有来上学。整个白天,我都在心里责怪他。骂他不守信用,恍恍惚惚地总想哭上一通。
          夜里快要睡觉时,我忽然听到窗外有人叫我,打开窗,只见窗外站着那个男生。他的脸上淌着汗,紧紧攥着拳头,哑着喉咙说:“看我变戏法!”他把拳头搁在窗台上,然后松开,手心里开了花似的展开了两元钱纸币。
    我惊喜地叫起来,他也快活地笑了,仿佛我们共同完成了一件大事,让一块悬着的石头落了地。他反复说:“我是从旱桥奔过来的。”
          后来我才知道,他当时借钱是给患低血糖的母亲买葡萄糖。为了如期归还借款,他天天到北站下的昌桥帮菜家推车。到了第五天的拂晓,他终于攒足了两元钱,乏极了,就倒在桥洞中,本想略睡一会儿,没想到竟酣睡了一个白天和黄昏。醒来后他就开始狂奔,所有的路人都猜不透这个少年为何十万火急地穿行在夜色中。
          这是我和那个男生唯一的一次交往,但是它给我留下的震撼却是绵长深切的。以后再看到“优秀”、“守信用”之类的字眼,总会联想到他,因为他身上奔腾着一种感人的一诺千金的严jǐn。
          据说那个男生后来果然成就了一番事业,也许他早已忘记了我们相处的那一段,可我总觉得那是他走向成功的源头。
          去年秋天的一个傍晚,天降大雨,那是场罕见的倾盆大雨。我打着伞去车站接一个朋友,我们曾约定,风雨无阻。我在车站久等也没见朋友露面,倒是看见一个少年,没带伞,抱着肩瑟瑟地站在车牌边,我把伞伸过去,他感激地说谢谢,告诉我说,他在这儿等一个朋友,车一辆一辆开过,雨在伞边形成一道道雨帘,天地间茫茫一片,怎么也不见我们所盼望的人。我对少年说他们也许不会来了,可少年固执地摇摇头。又来了一辆车,从车上跳下一个少年,无比欢欣地叫了一声。伞下的少年一下子蹿了出去,两个人热烈地击掌问候,那份快乐是如此坦荡无愧,相互的欣赏流tǎng在那一击中,让目睹那画面的我感到一种灵魂的升华。
          我终于未能等到我的那份欣喜。我失望而归,却在家接到朋友的电话。她说雨实在太大,所以……我想说:约定时为何要说风雨无阻,完全可以说大雨取消;既然已说了风雨无阻,区区风雨又何足畏惧!不过,我什么也没说,只是轻轻地挂断了电话。因为一个并不怎么重诺言的人,她会找出一千条为自己开脱的理由;而我,更爱腾出时间想想那两个相会在暴雨中的少年。
          (选文有改动)
    (1)根据拼音写汉字
          流tǎng
     
              严jǐn
     

    (2)在“借钱男生”、“两少年”以及“我的女友”中,你印象最深的人物是谁?请说说理由。
    (3)作者写两少年雨中赴约的目的是什么?
    (4)文中向我借钱的那位男生除了守信用这一美德外,还有什么品质?请在文中用横线画出相关语句。
    (5)如果你是“我”的那位女朋友,看到本文后,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请用60个左右的文字把它描述下来。

    发布:2025/3/13 14:0:1组卷:234引用:1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