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所用光源为新型“蜡烛”(新型“蜡烛”薄且烛焰稳定)。
(1)调整好器材后,进行实验,某次实验现象如图甲所示,分析图甲可知,凸透镜成这种像的条件是 物距大于2f物距大于2f。如图乙所示,将“蜡烛”从此位置逐渐靠近透镜,发现经过光具座的 40cm40cmcm刻度线后,无论怎样调节光屏都无法承接到像,原因是 物距小于焦距,成虚像物距小于焦距,成虚像。
(2)将“蜡烛”移到距透镜2倍焦距处,感觉光屏上的像与物等大,用刻度尺测量烛焰和像的 高度高度,可以进行比较。
(3)君妍同学用凸透镜观察书上的字,如图丙所示,然后她换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镜放在同一位置再次观察,发现像发生了变化,便萌生了探究凸透镜所成像与焦距关系的想法,实验步骤如下:在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或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时),保持 物距物距相等,采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并分别记录 像距像距和 像的性质像的性质,然后进行比较,这个研究方法是 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
【考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答案】物距大于2f;40cm;物距小于焦距,成虚像;高度;物距;像距;像的性质;控制变量法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10引用:1难度:0.6
相似题
-
1.如图所示,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可能观察到烛焰清晰像的操作是( )
发布:2024/12/24 7:30:2组卷:1792引用:14难度:0.7 -
2.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甲测出了凸透镜的焦距,如图乙进行实验:
(1)调整器材时,应 (选填“点燃”或“不点燃”)蜡烛。
(2)如图乙所示,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小聪好动且思维颇有创意,他突发奇想,要是把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结果会怎样呢?他立即一试,哇塞!太神奇了,光屏上的像依旧十分清晰,只是原来放大的像变成了缩小的像!请你解释一下所成像依旧清晰的原因是 ;实验中,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 (填选项序号)。
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
D.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
(3)实验过程中,某时刻,风一吹,烛焰向左偏,则光屏上成的像将向 偏;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
(4)老师用发光二极管制作了一个“F”形光源代替蜡烛放在10cm刻度处,凸透镜在图乙中的位置不变,则光屏上得到的清晰的像的形状应该是 。发布:2024/12/24 6:30:1组卷:202引用:4难度:0.6 -
3.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人眼成像情况,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实验时,应使烛焰和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2)图中物距u应满足
A.u>2f B.u=2f C.f<u<2f D.u<f
(3)当蜡烛远离凸透镜时,烛焰的像将落在光屏的(填“前”或“后”)方。
(4)在第(3)小题的情况下,若用此实验模拟人眼的调节功能,重新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A.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B.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C.换焦距更大的凸透镜 D.换焦距更小的凸透镜
(5)在第(3)小题的情况下,若要模拟对眼睛的矫正,应在该凸透镜前放置一个适当的
(选填“凸”或“凹”)透镜。发布:2024/12/24 6:30:1组卷:173引用:3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