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宪法至上,实行依法治国】
材料一 2023年3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自2023年3月15日起施行。
第一条:为了规范立法活动,健全国家立法制度,提高立法质量,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保障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1)材料中“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 立法法的修改是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又一个标志性成果。正所谓“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我们要以磅礴的法治之气,深入推进依法治国战略,加大法治建设力度,使法律规范体系更加科学完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2)建设法治中国不止是国家的事,也是每一个公民的事。请你为我国如何推进依法治国出谋划策。
【答案】(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我国宪法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2)①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②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③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④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⑤德治和法治相结合,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让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2)①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②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③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④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⑤德治和法治相结合,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让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8引用:2难度:0.3
相似题
-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我们每个公民都有义务监督宪法实施,宣传宪法。
发布:2024/12/28 3:30:1组卷:16引用:2难度:0.7 -
2.我国的宪法宣誓制度规定,各级人大及县级以上人大常委会选举或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向宪法宣誓。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发布:2025/1/1 22:30:3组卷:2引用:2难度:0.8 -
3.关于我国宪法的规定,以下对应内容准确的是( )
序号 项目 对应内容 ① 宪法基本原则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 根本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③ 经济制度的基础 国有经济 ④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 发布:2024/12/28 4:0:1组卷:10引用:3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