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家乡发展 建设美好安徽】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民生保障
材料一 2022年,蚌埠市民生支出306.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5.2%,连续10年占比超过85%,一批普惠性、公益性,具有可持续性的民生项目得到扎实推进,民生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得到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为90%以上。
(1)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从上述材料中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创新发展
材料二 十年来,安徽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万家大关,高新技术产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正将安徽产业地标从过去的煤铜钢等资源型“铜墙铁壁”,转变为今天的创新型“芯屏器合”“集终生智”。
(2)材料中的做法将对我省的发展产生哪些积极效应?
生态文明
材料三 2022年,滁州市积极推进“百亿小岗”示范创建,设立首期10亿元的全国首个村级乡村振兴产业基金,并完成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年度建设任务,南谯区井楠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3)材料表明滁州市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坚持怎样的文明发展道路?
建设家乡
近年来,安徽某市增加暖民心行动资金投入量,积极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努力改善人居环境,为建设美好人民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4)综合材料一、二、三,请你对该市的工作简要评价。
【答案】(1)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致力于共同富裕的实现;坚持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
(2)有利于实施科教兴皖、人才强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推动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加强了与发达地区的交流合作,因地制宜发挥该省优势产业;有利于该省将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促进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创新型安徽。
(3)要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4)该市“增加暖民心行动资金投入量”,说明了该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积极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说明了该市贯彻创新的发展理念,体现了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体现了该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积极建设创新型城市。“努力改善人居环境,为建设美好人民城市打下坚实基础”体现绿色、共享发展理念,说明该市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升人民的幸福感。
(2)有利于实施科教兴皖、人才强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推动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加强了与发达地区的交流合作,因地制宜发挥该省优势产业;有利于该省将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促进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创新型安徽。
(3)要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4)该市“增加暖民心行动资金投入量”,说明了该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积极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说明了该市贯彻创新的发展理念,体现了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体现了该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积极建设创新型城市。“努力改善人居环境,为建设美好人民城市打下坚实基础”体现绿色、共享发展理念,说明该市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升人民的幸福感。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4引用:1难度:0.2
相似题
-
1.据某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信息,2022年以来,持续转变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完善服务机制,319项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现“最多跑一次”。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办率100%,登记公告时间由过去的45天压缩至现在的20天,上线26个“一件事”场景。与550多个县市区建立合作关系,积极推动并联审批、全省通办。材料反应的是( )
发布:2024/12/28 3:30:1组卷:11引用:2难度:0.8 -
2.以下是深圳市部分重要民生实事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 )
增加2万个中小学学位,开放10处城市休闲公园;
优化60条公交线路,补建80条无灯路段路灯;
帮扶本市3万名农村劳动力成功实现转移就业。
②解决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③有利于实现同步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④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发布:2024/12/16 18:30:2组卷:146引用:9难度:0.7 -
3.公安部湄公河“105案”专案组成员深入缅泰边境,历时6个多月,将杀害13名中国船员的特大武装贩毒集团首犯糯康抓获。该专案组( )
①维护了我国法律的尊严 ②弘扬了以艰苦奋斗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③履行了敬业奉献的道德规范 ④彰显了我国政府保护公民生命安全的决心和能力。发布:2024/12/29 8:0:2组卷:9引用:1难度: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