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符号建立宏观、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1)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回答问题:

①上述示意图中,共包含 44种元素。
②A、B、C、E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Na+Na+(填离子符号)。
③若D表示某元素的原子,则该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 得到得到(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④若D为离子,则BD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NaClNaCl。
(2)根据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回答问题:
①写出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2SO4+2NaOH=Na2SO4+2H2OH2SO4+2NaOH=Na2SO4+2H2O。
②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上述反应的实质是 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
【答案】4;Na+;得到;NaCl;H2SO4+2NaOH=Na2SO4+2H2O;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13引用:3难度:0.5
相似题
-
1.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如图甲所示,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乙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热量损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发布:2024/12/25 17:0:2组卷:70引用:3难度:0.6 -
2.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做酸碱中和实验,采用酚酞试液作指示剂,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的颜色为( )
发布:2024/12/25 17:0:2组卷:68引用:3难度:0.9 -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分别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下表中的不同试剂进行实验.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选项 所用试剂 现象和结论 A 硫酸铜溶液 出现蓝色沉淀,则氢氧化钠过量 B 氯化钡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则硫酸过量 C 铜丝 有气泡产生,则硫酸过量 D 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不变色,则恰好完全反应 发布:2024/12/25 17:30:2组卷:46引用:2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