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二十四节气》回答问题。
二十四节气
2016年11月30日,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节气是反应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节气的工具。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
那节气在古代是如何确定的呢?据记载,三千年前,西周丞相周公旦在河南登封县设置过一种以测定日影长度来确定时间的仪器,称为圭表。这为世界上最早的计时器。经过长期的观测,中国古人不仅知道一天中表影在正午时最短,而且还知道一年内夏至日的正午,太阳正当头,表影最短;冬至日的正午,太阳斜射,表影最长。于是,人们就以连续两次夏至日或冬至日正午时的表影长度来确定一年的长度。例如,连续两次测得表影的最长值,这两次最长值之间相隔的天数,就是一年的时间长度。难怪我国古人早就知道一年约有365天了。
随着不断的观察、分析和总结,节气的划分逐渐丰富和科学,到了距今2000多年的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概念。二十四节气可以根据“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进行记忆。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
(2)圭表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现象。(选填“光沿直线传播”或“光的反射”)
(3)霜降是指温度降至零摄氏度以下水蒸气遇冷凝结变为霜,这种物态变化是凝华凝华。
【答案】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光沿直线传播;凝华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98引用:5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