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导致某地地表下沉,成为无法利用的荒地。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有关部门因地制宜,通过引水等措施,将该地改造成湿地生态公园,一些生物陆续迁入,并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生物群落。如图是该公园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公园生物群落的变化属于 次生次生演替。
(2)图中统计水草中某挺水植物的总能量时,可在采样点 随机随机选取样方后,将其中的植物连根拔出后进行称重,再计算得出总能量。
(3)因该水域有些渗漏,补水时曾不慎引入含除草剂的水,导致一些水草死亡。水草腐烂后,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中最先快速增殖的是 浮游生物类浮游生物类。
(4)图中既含有初级消费者,又含有次级消费者的生物类群有 底栖动物类、杂食性鱼类、滤食性鱼类底栖动物类、杂食性鱼类、滤食性鱼类。若蛙类与猛禽之间还存在1个营养级,请写出该营养级中2类不同种的生物:蛇类、肉食性鱼类、鼠类蛇类、肉食性鱼类、鼠类
(5)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 食物网食物网结构,底栖动物类和杂食性鱼类的关系是 竞争和捕食竞争和捕食。
(6)由于水量减少等原因,该水域中各种鱼类数量急剧减少,尤其是大型肉食性鱼类。请从能量流动的角度解释大型肉食性鱼类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导致高营养级的生物获得的能量少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导致高营养级的生物获得的能量少。
(7蛙类是变温动物,猛禽是恒温动物。若图中蛙类和猛禽获得的同化量相等,但蛙类的体重净增长通常比猛禽多,原因是 猛禽是变温动物,在维持自身体温相对恒定的过程中,需要消耗更多的有机物猛禽是变温动物,在维持自身体温相对恒定的过程中,需要消耗更多的有机物。
【答案】次生;随机;浮游生物类;底栖动物类、杂食性鱼类、滤食性鱼类;蛇类、肉食性鱼类、鼠类;食物网;竞争和捕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导致高营养级的生物获得的能量少;猛禽是变温动物,在维持自身体温相对恒定的过程中,需要消耗更多的有机物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2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