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诗与中国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虽分属于语言和造型两个艺术种类,有着各自的审美特征,①           。是故有“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等关于诗画关系的经典表述。中国诗与中国画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从文者、习画者离开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单取诗词、绘画之形,虽异常刻苦,②           ,难取其实。境界是中国诗与中国画所崇尚的追求。代表人物首推唐代诗人、画家王维。王维的诗与画充分体现了对“空、远、静、寂”的境界的追求。王维于“有”中透视“无”,以禅境入诗境、画境。苏轼评价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可见王维的诗境与画境是统一的。诗词、绘画是中国文人用以表达内心情感的重要手段。我们品读苏东坡的诗,欣赏苏东坡的画,一言一语,一笔一墨,③           ,“形似”显然不是他所在意的目的。“借物抒怀”“托物言志”是中国诗词与中国画共同的表现手法。因为对自然的关照,中国文人崇尚天地之清悠,进而荒寒之境,在中国文学艺术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席位。诗人、画家纷纷取之入诗、入画。汉字“清、空、夜、月”等成了中国古代诗词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字眼,“深山、云气、古寺、寒鸦”也成了画家笔下常绘之景。中国诗与中国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正如现代学者钱锺书说,“诗和画号称姊妹艺术。有人进一步认为,它们不但是姊妹,而且是孪生姊妹”。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小国诗与中国画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有人认为诗与画是“孪生姊妹”,请结合材料分别用三句话概括出能表明这种关系的三种表现,每句不超过15个字。

【考点】概括要点
【答案】(1)①然而二者却紧密相连
②往往也只得其表
③无不关乎情感
(2)①都崇尚境界。②都是表达内心情感的手段。③有共同的表现手法。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1/10 21:30:1组卷:7引用:2难度:0.6
相似题
  • 1.根据以下文字,请给“非虚构散文”下一个简要定义,不超过40个字。
          产生于新世纪的“非虚构散文”是一种新的写作形态。长篇“非虚构”散文《大地上的亲人》从一个农村儿媳的视角,叙述三个村庄亲人真实而复杂的生存境遇,展现了处于转型期中国农民的命运和基层社会的真实图景。但是有一些打着“非虚构写作”旗号的作品,缺乏散文文体应有的优美语言、修辞、文气、情采、格调、氛围,这样的作品读起来自然味同嚼蜡。

    发布:2025/1/1 4:0:1组卷:4引用:5难度:0.7
  • 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哈佛的一位文学教授在介绍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时,将教室的窗帘全部拉上,点起一枝蜡烛,说这是普希金;然后又点起一枝蜡烛,说这是果戈理;接着再点起一枝蜡烛,说这是契诃夫;最后,他打开窗帘,阳光撒满教室,他说,这就是托尔斯泰。
    关于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这位哈佛教授的两个主要观点是:
     

     

    (每点不超过30个字)

    发布:2025/1/1 4:0:1组卷:10引用:10难度:0.8
  • 3.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
          2020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于4月24日在国家航天局网站举行。备受关注的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任务标识在启动仪式上公布。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将依次编号。据介绍,该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体现了探索自然和宇宙空间的文化传承,寓意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而象征“揽星九天”的任务标识,展现出中国航天开放合作的理念与态度。

    发布:2025/1/2 6:30:3组卷:312引用:55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