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试题详情
在“阿基米德原理”一节的学习中,我们经历了阿基米德原理表达式的推导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
①如图所示,设想一个高为h、截面积为S的圆柱体浸没在密度为ρ液的液体中,它的侧面受到的各个方向液体的压力相抵消抵消;但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并不能平衡,它们的差值就是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原因。请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和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推导出它所受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大小的关系。浮力产生的原因(上下压力差)F=F2-F1=ρ液gh2S-ρ液gh1S=ρ液gS(h2-h1)=ρ液gSh=ρ液gV物,其合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
长方体浸没在此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F浮=ρ液gV排,因为是全部浸没,所以V物=V排。
所以长方体在液体中所受压力的合力(上下压力差)其与长方体浸没在此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相等,即F浮=ρ液gV排=m排g=G排。浮力产生的原因(上下压力差)F=F2-F1=ρ液gh2S-ρ液gh1S=ρ液gS(h2-h1)=ρ液gSh=ρ液gV物,其合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
长方体浸没在此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F浮=ρ液gV排,因为是全部浸没,所以V物=V排。
所以长方体在液体中所受压力的合力(上下压力差)其与长方体浸没在此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相等,即F浮=ρ液gV排=m排g=G排。
②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使用图1所示的溢水杯和小烧杯接收被测物块排开的水。为减少误差,要求“在浸入被测物块前,要使溢水杯中的水面恰好与溢水口相平”,请写出达到该要求的操作要点在溢水杯中倒入水时,水面先超出溢水口并溢出水,等到水不再溢出时,即溢水杯中的水面恰好与溢水口相平在溢水杯中倒入水时,水面先超出溢水口并溢出水,等到水不再溢出时,即溢水杯中的水面恰好与溢水口相平。
③图2为小王实验步骤的示意图,其中“步骤C”的目的是:测出被测物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拉力被测物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拉力。若图中弹簧测力计的四个示数值F1、F2、F3、F4满足关系式F2-F3=F4-F1F2-F3=F4-F1时,则可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长方体浸没在此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F浮=ρ液gV排,因为是全部浸没,所以V物=V排。
所以长方体在液体中所受压力的合力(上下压力差)其与长方体浸没在此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相等,即F浮=ρ液gV排=m排g=G排。
长方体浸没在此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F浮=ρ液gV排,因为是全部浸没,所以V物=V排。
所以长方体在液体中所受压力的合力(上下压力差)其与长方体浸没在此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相等,即F浮=ρ液gV排=m排g=G排。
【考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
【答案】抵消;浮力产生的原因(上下压力差)F=F2-F1=ρ液gh2S-ρ液gh1S=ρ液gS(h2-h1)=ρ液gSh=ρ液gV物,其合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
长方体浸没在此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F浮=ρ液gV排,因为是全部浸没,所以V物=V排。
所以长方体在液体中所受压力的合力(上下压力差)其与长方体浸没在此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相等,即F浮=ρ液gV排=m排g=G排。;在溢水杯中倒入水时,水面先超出溢水口并溢出水,等到水不再溢出时,即溢水杯中的水面恰好与溢水口相平;被测物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拉力;F2-F3=F4-F1
长方体浸没在此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F浮=ρ液gV排,因为是全部浸没,所以V物=V排。
所以长方体在液体中所受压力的合力(上下压力差)其与长方体浸没在此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相等,即F浮=ρ液gV排=m排g=G排。;在溢水杯中倒入水时,水面先超出溢水口并溢出水,等到水不再溢出时,即溢水杯中的水面恰好与溢水口相平;被测物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拉力;F2-F3=F4-F1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1/3 8:0:2组卷:218引用:1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