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题。
傲骨红梅ㅤㅤ①1949年的11月14日,重庆已然入冬,寒风的料峭让渣滓洞监狱更加地阴森,特务叫嚷着跑向女牢房:“赶紧收拾东西,准备转移!”昏暗的牢房里,一个遍体鳞伤的瘦小女子,转头看着门卫,她知道,她最后的时刻到了。她叫江竹筠,或者我们应该称呼她“江姐”。
ㅤㅤ②1948年,是她和丈夫彭咏梧并肩作战的第四年,也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为了早日建立新中国,夫妻二人坚守着危机四伏的潜伏工作。然而,因为叛徒的告密,丈夫彭咏梧牺牲了。江姐将不满两岁的儿子安置在战友家中,只身前往重庆继续斗争。临别前,她抱着幼子放声大哭,但是,她知道自己必须离开。
ㅤㅤ③1948年6月14日,同样是因为叛徒告密,江姐被捕入狱。为了获取组织的名单,在漫长的500多天里,特务们对她用遍了所有的刑具。她一次次昂首挺胸地走进审讯室,又一次次血肉模糊地抬出来。虽然饱受酷刑,她依旧骨硬如钢铁。就这样,江姐用坚强让300多位难友在狱中燃起了继续斗争的火焰。
ㅤㅤ④此刻,江姐从破旧的枕下拿出珍藏的照片,吻了吻儿子稚嫩的脸,把它放在最贴近心脏的地方,昂首跨出牢门。她不忘回头微笑着同难友们挥手,告别。
ㅤㅤ⑤刑场上,江姐迎风挺立着,她知道,脚下的这片土地也即将迎来解放。随着一声声枪响,荒野里,绽开了一片火红的梅花。花开的瞬间,她仿佛看见了久违的丈夫迎面走来,她骄傲地对丈夫说:“我日思夜想的新中国已经成立了。我们现在的苦难一定会化成后代的幸福。他们会替我们享受美好,守护和平,就像我和你,守护着共同的信仰。”
——选自《闪亮的坐标》(1)这篇短文有519个字,我阅读大约用了 两两分钟。为了提高阅读速度,我们可以先根据题目提出问题 本文为什么以“傲骨红梅”为题本文为什么以“傲骨红梅”为题?边读边思考来帮助理解。
(2)请用抓住关键词的方法,概括出选文围绕“江姐”描写了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请写一写。

(3)品读几个场景中描写江姐的细节,感受人物品质。

(4)关押江姐等革命志士的渣滓洞监狱现位于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如果你带着外地的朋友来到这里缅怀先烈,看到这座烈士群雕,你会如何向他们介绍呢?

ㅤㅤ看,这就是牺牲在集中营的烈士代表!群雕的主题叫浩气长存。经过艺术的表现,群雕烈士们的形象既伟岸又平凡质朴,具有永远的凝聚力和感召力。雕塑功能分四个面,展示了先烈们不同英雄形象,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正面,其主题是:宁死不屈。着重体现革命者视死如归的精神风貌。他们手捧最先倒下的勇士身躯,悲痛万分,死者的圣洁,生者的悲愤,形成了有力的对比。这一艺术力度,迸发出震撼苍天的浩然正气。群雕的主题叫浩气长存。经过艺术的表现,群雕烈士们的形象既伟岸又平凡质朴,具有永远的凝聚力和感召力。雕塑功能分四个面,展示了先烈们不同英雄形象,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正面,其主题是:宁死不屈。着重体现革命者视死如归的精神风貌。他们手捧最先倒下的勇士身躯,悲痛万分,死者的圣洁,生者的悲愤,形成了有力的对比。这一艺术力度,迸发出震撼苍天的浩然正气。
【答案】两;本文为什么以“傲骨红梅”为题;群雕的主题叫浩气长存。经过艺术的表现,群雕烈士们的形象既伟岸又平凡质朴,具有永远的凝聚力和感召力。雕塑功能分四个面,展示了先烈们不同英雄形象,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正面,其主题是:宁死不屈。着重体现革命者视死如归的精神风貌。他们手捧最先倒下的勇士身躯,悲痛万分,死者的圣洁,生者的悲愤,形成了有力的对比。这一艺术力度,迸发出震撼苍天的浩然正气。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3引用:1难度:0.1
相似题
-
1.现代文阅读
一诺千金
秦文君
我做女孩时曾遇上一个男生开口向我借钱,而且张口就是借两元钱。在当时,这相当于我两个月的零花钱。我有些犹豫,因为人人都知道那男生家里很穷。他母亲几乎每年都给他生一个弟弟或妹妹。她留给大家的印象不外乎两种:一种是腹部隆起行走蹒跚;另一种是刚生产完毕,额上扎着布条抱着新生婴儿坐在家门晒太阳。
我的为难令男生难堪,他低下头,说借钱有急用,又说保证五天内归还。我不知道怎么拒绝他,只得把钱借给了他。
时间一天天过去,到了第五天,男生竟没有来上学。整个白天,我都在心里责怪他。骂他不守信用,恍恍惚惚地总想哭上一通。
夜里快要睡觉时,我忽然听到窗外有人叫我,打开窗,只见窗外站着那个男生。他的脸上淌着汗,紧紧攥着拳头,哑着喉咙说:“看我变戏法!”他把拳头搁在窗台上,然后松开,手心里开了花似的展开了两元钱纸币。
我惊喜地叫起来,他也快活地笑了,仿佛我们共同完成了一件大事,让一块悬着的石头落了地。他反复说:“我是从旱桥奔过来的。”
后来我才知道,他当时借钱是给患低血糖的母亲买葡萄糖。为了如期归还借款,他天天到北站下的昌桥帮菜家推车。到了第五天的拂晓,他终于攒足了两元钱,乏极了,就倒在桥洞中,本想略睡一会儿,没想到竟酣睡了一个白天和黄昏。醒来后他就开始狂奔,所有的路人都猜不透这个少年为何十万火急地穿行在夜色中。
这是我和那个男生唯一的一次交往,但是它给我留下的震撼却是绵长深切的。以后再看到“优秀”、“守信用”之类的字眼,总会联想到他,因为他身上奔腾着一种感人的一诺千金的严jǐn。
据说那个男生后来果然成就了一番事业,也许他早已忘记了我们相处的那一段,可我总觉得那是他走向成功的源头。
去年秋天的一个傍晚,天降大雨,那是场罕见的倾盆大雨。我打着伞去车站接一个朋友,我们曾约定,风雨无阻。我在车站久等也没见朋友露面,倒是看见一个少年,没带伞,抱着肩瑟瑟地站在车牌边,我把伞伸过去,他感激地说谢谢,告诉我说,他在这儿等一个朋友,车一辆一辆开过,雨在伞边形成一道道雨帘,天地间茫茫一片,怎么也不见我们所盼望的人。我对少年说他们也许不会来了,可少年固执地摇摇头。又来了一辆车,从车上跳下一个少年,无比欢欣地叫了一声。伞下的少年一下子蹿了出去,两个人热烈地击掌问候,那份快乐是如此坦荡无愧,相互的欣赏流tǎng在那一击中,让目睹那画面的我感到一种灵魂的升华。
我终于未能等到我的那份欣喜。我失望而归,却在家接到朋友的电话。她说雨实在太大,所以……我想说:约定时为何要说风雨无阻,完全可以说大雨取消;既然已说了风雨无阻,区区风雨又何足畏惧!不过,我什么也没说,只是轻轻地挂断了电话。因为一个并不怎么重诺言的人,她会找出一千条为自己开脱的理由;而我,更爱腾出时间想想那两个相会在暴雨中的少年。
(选文有改动)
(1)根据拼音写汉字
流tǎng
(2)在“借钱男生”、“两少年”以及“我的女友”中,你印象最深的人物是谁?请说说理由。
(3)作者写两少年雨中赴约的目的是什么?
(4)文中向我借钱的那位男生除了守信用这一美德外,还有什么品质?请在文中用横线画出相关语句。
(5)如果你是“我”的那位女朋友,看到本文后,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请用60个左右的文字把它描述下来。发布:2025/3/13 14:0:1组卷:234引用:1难度:0.3 -
2.课外阅读。
第一次 马路旁的行(háng xíng)人道比马路要整整高出一个台阶,而他简直还没满一周岁。
他长着细弱的小腿,此刻这两条小腿却怎么也不听使唤,老是哆哆嗦嗦地……但两条腿的主人--小男孩想从马路上登上人行道的愿望却十分(强烈、猛烈),而且信心十足。
瞧,那只穿着好看袜子的小脚已经抬了起来,踩在了人行道的边缘上,但孩子还没有下定决心登上第二只脚,有那么一会儿他就那么站着:一只脚在人行道上,而另一只脚还在原处没动。
然而小孩又收回了跨出的那一步,他似乎在积蓄力量,小男孩就这么站着,既不前进,又不后退,只是固执地注视着自己的前方。
“还小呢,刚刚能走路,就能跨台阶?”路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啧了啧嘴说:“做大人的要帮他一把。”
而孩子的妈妈并没伸出手去,只是微笑着(鼓舞、鼓励)说:“自己上,小乖乖,自己上!”
“加油!加油!”旁边的小姑娘喊道。
终于,孩子的两只脚都站到了人行道上,小胖脸同时(裂开、绽开)了笑容。
“好一个登山者!”胡子爷爷幽默地说。他又摸摸孩子的头说:“一开头有困难,但坚持就能胜利。祝贺你成功!”
(1)划掉括号里不合适的读音和词语。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失败 后退 消耗 容易
(4)这篇短文主要写
表达了作者
(5)概括写出下面四种人的态度:
①老奶奶的态度:
②妈妈的态度:
③小姑娘的态度:
④胡子爷爷的态度:
(6)你从“小孩学步”这件事中,受到了什么启发?发布:2025/3/13 12:0:2组卷:61引用:2难度:0.2 -
3.课内阅读。
《地震中的父与子》片段 就在他挖掘的时候,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有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
消防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精神失常了。
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到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 父亲大喊 阿曼达 我的儿子
(1)给文章的最后一段加上标点符号。
(2)“砾”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节
(3)“失”的意思有:①失掉;过失 ②没有把握住 ③找不着 ④改变常态 ⑤没有达到目的 文中有两个带点的“失”字,第一个取意思
(4)你认为这几个自然段主要是写什么?
(5)用“~~”画出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
课文为什么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呢?
(6)读一读文中画“--”的句子,为什么不直接写挖了36小时?
(7)想象填空: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
会说:
(8)写法学习指导与运用。
课文中大量描写了人物的语言和动作,请你也试着对自己进行一段语言、动作描写,突出重点,详略得当。发布:2025/3/13 12:0:2组卷:49引用: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