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某校八年级1班以“遵守社会规则”为主题召开主题班会,在班会上,同学们围绕下面的社会现象展开讨论。
材料一:甘肃张掖丹霞地质公园的丹霞地貌形成于侏罗纪白垩纪时期,是不可再生资源。某日,一名女游客不顾周边“禁止翻越”警示牌和其他游客提醒,一脚翻越栈道护栏,进到内部直接踩到护栏外几十米的保护区地表拍照,周围工作人员告知她丹霞地貌属不可再生资源,一个脚印地表需要60年才可能恢复原貌,再三要求女游客“出来”的时候,女游客却反驳“你叫什么叫?我又不是耳背听不见”。之后这名女游客又在其中磨蹭了两三分钟才出来。
(知识链接:根据文物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以及刑法的规定,破坏文物或者名胜古迹的行为要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1)结合所学知识,你想对这名女游客说点什么?(要求:多角度分析)
材料二:2018年12月13日,民警在某市医院路段巡逻时,发现一辆黑色轿车违停,正准备拍照对其开出罚单时,看到轿车前挡风玻璃上夹着一张纸条,写着:“警察同志,请高抬贵手,小孩发烧,实在找不到车位!”民警考虑到医院附近停车难的实际困难,经商量后认为,违停车辆没有对交通造成影响,可不予处罚,但要给予警告,于是在罚单上写下“警告一次”四个字。
同学们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甲:民警的做法是可取的 VS 乙:民警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2)你支持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答案】(1)女游客翻越护栏是不文明行为,属于不道德、不遵守规则的行为;不顾他人劝阻破坏丹霞地貌,还属于违法行为。这种行为有损个人形象,受到大家谴责:同时也影响了向上、向善的社会氛围,破坏了国家的资源。应该文明出行,遵守秩序规则,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
(2)甲的观点有其合理性,因为医院附近停车难是普遍问题,民警相信司机,也是对其诚信品德的认可,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信任,社会和谐。
乙的观点正确,有合法性。从法律角度讲,不管司机说的是不是真话,是否造成交通拥堵,违停本身就是破坏规则、违反法律的行为,对这样的行为不能宽容,更不能提倡。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5引用:3难度:0.1
相似题
  • 1.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为人们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公共设施,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却还存在破坏公共设施的不文明的行为,下列行为属于不文明行为的有(  )
    ①市区路灯常被“开膛破肚”         ②公共电话亭被破坏
    ③城区的井盖被盗                          ④青年团员到铁路沿线拾垃圾。

    发布:2024/12/28 2:0:1组卷:11引用:3难度:0.9
  • 2.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不学礼,无以立”“人而无礼,焉以为德”“待人礼为先”等等,说的都是要文明有礼。这是因为,文明有礼(  )
    ①是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②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③就一定能取得事业成功
    ④有利于形成安定和谐的文明社会

    发布:2025/1/1 12:0:5组卷:6引用:4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