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该法自2021年1月1日起实行。
材料二:在道德与法治课上,某班师生以“法治,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对民法典的亮点展开讨论。
材料三:某小区开展关于“社区居民最讨厌的行为”的民意调查问卷活动。据统计,该社区居民最讨厌的行为依次为高空抛物、养狗扰民和占道停车。
居民小张说:“治理这些行为最关键的还是要靠法律的威慑力:一旦发生就严判,看看谁还敢这么做!”
居民小李说:“社区工作人员能不能天天看着居民扔不扔东西,出门遛狗拴不拴狗绳啊,要想更好地解决问题还是要靠居民自觉遵守。”
请结合所学知识及上述材料回答:
(1)《民法典》的通过体现了法治的哪方面的要求?
(2)以《民法典》为例,说说法治为什么能让生活更美好?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应该如何解决诸如此类问题?
【答案】(1)实行良法之治。
(2)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3)①社会治理应该依靠法律的规范作用,厉行法治,完善相关法律、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引导居民依法依规,不发生此类行为。②社会治理也需要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积极搞好道德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质,自觉不做这些事情。③居民既要讲道德又要守法,还要积极行使监督权,勇于制止此类行为,自觉维护并营造良好的社区生活环境。
(2)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3)①社会治理应该依靠法律的规范作用,厉行法治,完善相关法律、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引导居民依法依规,不发生此类行为。②社会治理也需要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积极搞好道德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质,自觉不做这些事情。③居民既要讲道德又要守法,还要积极行使监督权,勇于制止此类行为,自觉维护并营造良好的社区生活环境。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6引用:1难度:0.2
相似题
-
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落实全面依法治国( )
①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保障宪法实施
②要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③要求全社会提高法治意识,坚持依法办事
④要求党要带头守法,依据宪法和法律治国理政发布:2024/12/27 22:0:1组卷:28引用:3难度:0.6 -
2.二十多年前,老杨的女儿被单位无理由辞退。老杨自学法律,将该单位告上法庭,最终打赢了官司。此后,老杨坚持学习法律,搜集了五十多万字的案例和法律知识材料,为求助者提供法律咨询,义务为群众解答各种法律问题,为许多当事人讨回了公道。2014年,老杨被评为“守法好公民”。老杨说:“当个人利益受到侵害而不去积极维权、依法合理表达诉求时,那么最终损害的还是集体的利益。”
老杨的故事对我们做守法公民、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有哪些启示?发布:2024/12/27 22:30:1组卷:18引用:4难度:0.3 -
3.广西南宁男子莫某光为找乐子,网购配件组装改良出三把气枪打老鼠。日前,南宁检方以涉嫌非法制造枪支弹药罪批捕莫某光。这一案例告诉我们( )
发布:2024/12/27 23:30:1组卷:94引用:5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