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汴河亭①
许浑②
广陵花盛帝东游,先劈昆仑一派流。
百二禁兵辞象阙,三千宫女下龙舟。
凝云鼓震星辰动,拂浪旗开日月浮。
四海义师归有道,迷楼还似景阳楼③.【注】①隋炀帝为东游广陵(今扬州),不惜民力开凿一条运河。其东段叫汴河,汴河之滨筑有行宫,即“汴河亭”。②许浑,晚唐最有影响力的诗人之一,③迷楼,隋炀帝所筑;景阳楼,南陈后主所筑。
(1)下列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BB
A.诗歌首句中“广陵花盛”四字交待了隋炀帝东游的原因,不著一字褒贬,但已见讽刺之意。
B.诗歌第二句写劈开昆仑山凿出一条运河,运用夸张手法,突出开凿运河工程之巨、耗费之大。
C.诗歌颔联写骁勇的禁兵离京护驾,众多宫女登船随行,虽没有直接让隋炀帝出场,但其赫赫声威可想而知。
D.“四海义师”一句写隋炀帝荒淫无道导致义军纷起,最终由唐一统天下,其中也暗含着历史教训。
(2)这首诗的颈联一向为人称道,请结合诗句谈谈其精妙之处。
【考点】古诗词赏析.
【答案】B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143引用:3难度:0.6
相似题
-
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山中寡妇
杜荀鹤
夫死田旱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1)诗中寡妇形象特点是什么?诗歌是如何刻画的?
(2)尾联刻画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现实?整首诗歌表现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发布:2024/5/27 14:0:0组卷:17引用:1难度:0.7 -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①
陆游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陵使②,驿路梨花处处开。注①武均州:即武钜。当时武钜任均州知府兼安抚使。西京:指洛阳。②朝陵使:朝祭陵墓的使者。北宋诸代皇帝的陵墓皆在西京(北宋皇陵在今河南巩义市,当时为西京属地),收复西京后即可派朝陵使前往祭扫。
(1)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赏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得知捷报后兴奋不已,挥笔喜赋此诗,歌颂白发将军收复西京的壮举。
B.颔联强调天道正义在宋朝一方,金主想千年统治中原的计谋终成迷梦,一朝破灭。
C.颈联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国家中兴的赦令颁布到收复的西京,安抚归顺后的臣民。
D.本诗和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感情同中有异,但本诗含有对自己功业无成的伤感。
(2)这首诗的尾联广受后人的称道,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发布:2024/11/21 14:30:2组卷:56引用:7难度:0.6 -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减字木兰花
向子
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
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
【注】向子,官至户部侍郎,因反对秦桧议和而被免官。
(1)“斜红叠翠”一句,“红”“翠”和“斜”“叠”字对春景的描写各有其妙,请简要分析。
(2)本词隐含了怎样的伤感之情?发布:2024/5/27 14:0:0组卷:24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