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地下水中硝酸盐造成的氮污染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环境问题。水体除NO3-主要有电化学法、催化还原法等。
(1)电化学去除弱酸性水体中NO3-的反应原理如图1所示:

①作负极的物质是
Fe
Fe

②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NO3-+8e-+10H+=NH4++3H2O
NO3-+8e-+10H+=NH4++3H2O

③取两份完全相同的含NO3-废液A和B,调节废液A、B的pH分别为2.5和4.5,向废液A、B中加入足量铁粉,经相同时间充分反应后,废液A、B均接近中性。废液A、B中铁的最终物质存在形态分别如题18图-2所示。溶液的初始pH对铁的氧化产物有影响,具体影响为
酸性较强时,铁的氧化产物主要为Fe3O4;酸性较弱时,铁的氧化产物主要为FeOOH;
酸性较强时,铁的氧化产物主要为Fe3O4;酸性较弱时,铁的氧化产物主要为FeOOH;
。废液中NO3-的去除率较低的是
废液B
废液B
(“废液A”和“废液B”),NO3-的去除率低的原因是
pH越高,Fe3+越易水解生成FeOOH,FeOOH不导电,阻碍电子转移
pH越高,Fe3+越易水解生成FeOOH,FeOOH不导电,阻碍电子转移

(2)纳米Fe-Ni去除废液中的NO3-(Ni不参与反应)。
①在酸性条件下,Fe与NO3-反应生成Fe2+和NH4+,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Fe+NO3-+10H+=4Fe2++NH4++3H2O
4Fe+NO3-+10H+=4Fe2++NH4++3H2O

②初始pH=2.0的废液,加入一定量的纳米Fe-Ni,反应一段时间后,废液中出现大量白色絮状沉淀物,过滤后白色沉淀物在空气中逐渐变成红褐色。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Fe2+在水中发生水解,Fe2++2H2O⇌Fe(OH)2+2H+,随着反应进行,c(H+)减小,平衡右移,产生Fe(OH)2沉淀,Fe(OH)2在空气中发生反应4Fe(OH)2+O2+2H2O=4Fe(OH)3,转变成红褐色的Fe(OH)3
Fe2+在水中发生水解,Fe2++2H2O⇌Fe(OH)2+2H+,随着反应进行,c(H+)减小,平衡右移,产生Fe(OH)2沉淀,Fe(OH)2在空气中发生反应4Fe(OH)2+O2+2H2O=4Fe(OH)3,转变成红褐色的Fe(OH)3

(3)在金属Pt、Cu和Ir(铱)的催化作用下,H2可高效转化酸性溶液中的NO3-,其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H2在金属Pt和Cu的催化作用下将NO3-转化为液体中N2O的过程可描述为
在液体中,H2在铂表面失去电子变成H+,电子进入导电基体中进行传导,NO3-在铜表面获得电子转化为NO,NO在铂表面得到电子转化为N2O
在液体中,H2在铂表面失去电子变成H+,电子进入导电基体中进行传导,NO3-在铜表面获得电子转化为NO,NO在铂表面得到电子转化为N2O

【答案】Fe;NO3-+8e-+10H+=NH4++3H2O;酸性较强时,铁的氧化产物主要为Fe3O4;酸性较弱时,铁的氧化产物主要为FeOOH;;废液B;pH越高,Fe3+越易水解生成FeOOH,FeOOH不导电,阻碍电子转移;4Fe+NO3-+10H+=4Fe2++NH4++3H2O;Fe2+在水中发生水解,Fe2++2H2O⇌Fe(OH)2+2H+,随着反应进行,c(H+)减小,平衡右移,产生Fe(OH)2沉淀,Fe(OH)2在空气中发生反应4Fe(OH)2+O2+2H2O=4Fe(OH)3,转变成红褐色的Fe(OH)3;在液体中,H2在铂表面失去电子变成H+,电子进入导电基体中进行传导,NO3-在铜表面获得电子转化为NO,NO在铂表面得到电子转化为N2O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53引用:2难度:0.5
相似题
  • 1.关于如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发布:2025/1/6 6:0:5组卷:83引用:5难度:0.8
  • 2.某原电池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原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发布:2025/1/6 6:0:5组卷:417引用:11难度:0.9
  • 3.一种新型短路膜电化学电池消除CO2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发布:2024/12/30 19:30:2组卷:50引用:5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