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区一条河流常年被生活废水污染。生活废水的水质、水量不均,有机物、N、P含量高。为因地制宜探索治理河水污染的生态方法,研究人员将污染河水引入一个面积为33m×20m的人工实验湿地(见图)。

(1)在该人工实验湿地中引入满江红、芦苇、水芹和凤眼莲等水生植物,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分析,它们属于生产者生产者。引入这些水生植物的目的是吸收水中的N、P吸收水中的N、P。
(2)人工湿地建立一段时间后检测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水质,结果见下表:
参数 | 入口处平均值 | 出口处平均值 | 国家排放标准 |
总氮(mg/L) | 25 | 9 | 15 |
总磷(mg/L) | 2.4 | 0.8 | 1.0 |
*BOD(mg/L) | 60 | 8 | 20 |
粪便类大肠杆菌 (细菌数目/100mL) |
1.0×107 | 1.9×105 | 100~500 |
为充分发挥人工湿地的净水作用,建立后应该
暂时封闭出水口
暂时封闭出水口
一段时间后再测出水口的水质。据表分析,流经人工实验湿地后,污水中总氮、总磷、有机物
总氮、总磷、有机物
均呈现下降趋势。引起这种变化主要原因与研究人员引种多种水生植物
引种多种水生植物
的措施有关。(3)为使水质进一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请提出具体的生物治理措施
适量投放可食用或破坏大肠杆菌的生物(如草履虫、噬菌体等)
适量投放可食用或破坏大肠杆菌的生物(如草履虫、噬菌体等)
。【考点】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答案】生产者;吸收水中的N、P;暂时封闭出水口;总氮、总磷、有机物;引种多种水生植物;适量投放可食用或破坏大肠杆菌的生物(如草履虫、噬菌体等)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6引用:1难度:0.8
相似题
-
1.稻鸭共作是一种综合农业技术。鸭子可为水稻除草、控虫、松土、供肥和提供刺激源,稻田为鸭提供充足的水、适量的食物以及劳作、栖息场所,最终获得无公害、安全、优质的大米和鸭肉。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1 2:30:2组卷:24引用:3难度:0.7 -
2.如图是某地农民以沼气为纽带建立的农业生态系统。沼气是有机物质在厌氧环境中,通过微生物发酵作用,产生的一种可燃性气体,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有机物变成沼气的过程主要分为两道工序:首先是分解细菌将粪便、秸秆中的复杂有机物分解成简单有机物和CO2,再在甲烷菌的作用下将CO2还原成甲烷,甲烷菌也从中获得能量而生长。回答下列问题:
(1)该系统有效促进了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
(2)沼气池中参与发酵的甲烷菌是一种细菌,其可遗传变异的主要来源是
(3)沼气池中参与发酵的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属于发布:2025/1/7 8:0:2组卷:0引用:1难度:0.7 -
3.在水库的上游,将废弃农田和盐碱地改造成大面积芦苇湿地,通过生物降解、吸收,可以有效解决城市生活污水造成的污染问题,使水库水质得到明显改善.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1 2:30:2组卷:45引用:10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