凋亡细胞具有细胞体积变小,位于质膜内侧的磷脂酰丝氨酸(PS)外翻等异常特征。为研究白细胞介素-1(IL-1)对诱导红细胞凋亡的影响,用1 ng/ml浓度的IL-1处理小鼠红细胞,实验结果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1结果,该实验设计的可变因素为有无IL-1、作用时间有无IL-1、作用时间,实验结论为IL-1可诱导红细胞凋亡;在12h内,作用不明显,作用时间大于24h,则随时间作用增强IL-1可诱导红细胞凋亡;在12h内,作用不明显,作用时间大于24h,则随时间作用增强。
(2)经分析,造成6h和12h组结果的原因,可能与该实验未能完全模拟血浆中多种细胞因子协同作用有关。为此,需增加的实验是IL-1+其它细胞因子IL-1+其它细胞因子组。
(3)若要进一步探究0.1ng/ml,1ng/ml,10ng/ml浓度的IL-1对红细胞体积的影响有何不同,请设计实验结果记录表。
6h
12h
24h
48h
对照组
0.1 ng/ml
1ng/ml
10ng/ml
6h
12h
24h
48h
对照组
0.1 ng/ml
1ng/ml
10ng/ml
。
(4)为了检测外露的磷脂酰丝氨酸(PS),常加入带荧光标记的抗体与之特异性结合,如图2所示。

①在人体内,血清中的抗体是由效应B效应B细胞分泌的。
②方法B中,可结合多个抗体b的原理是抗体a上有多个抗体b的结合位点抗体a上有多个抗体b的结合位点。
③与方法A相比,方法B的优点是荧光更强,便于检测荧光更强,便于检测。
6h | 12h | 24h | 48h | |
对照组 | ||||
0.1 ng/ml | ||||
1ng/ml | ||||
10ng/ml |
6h | 12h | 24h | 48h | |
对照组 | ||||
0.1 ng/ml | ||||
1ng/ml | ||||
10ng/ml |
【考点】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答案】有无IL-1、作用时间;IL-1可诱导红细胞凋亡;在12h内,作用不明显,作用时间大于24h,则随时间作用增强;IL-1+其它细胞因子;
;效应B;抗体a上有多个抗体b的结合位点;荧光更强,便于检测
6h | 12h | 24h | 48h | |
对照组 | ||||
0.1 ng/ml | ||||
1ng/ml | ||||
10ng/ml |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16引用:3难度:0.6
相似题
-
1.如图表示从精子和卵细胞结合至发育为成熟人体的过程。请根据图中的有关生理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一个受精卵发育成一个多细胞人体的过程中,通过细胞
(2)在人体胚胎发育时期要经历有尾的阶段,后来尾部细胞自动死亡,尾才消失。像这样,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行结束生命的过程称为
(3)细胞衰老可能与端粒截短有关。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的长度都要缩短一些,一旦达到“关键长度”,细胞增殖就会结束。然而,人的骨髓细胞和癌细胞在端粒酶的作用下,会伸长已缩短的染色体末端。因此,这些染色体就能快速地进行细胞分裂而不会达到“关键长度”,细胞就会持续增殖。细胞衰老可能是因端粒DNA序列“截短”后,端粒内侧正常基因的DNA序列受到损伤,结果使细胞活动渐趋异常。根据材料可知,
(4)根据第(3)题题干材料写出两种延缓细胞衰老的方法。发布:2024/7/18 8:0:9组卷:3引用:2难度:0.7 -
2.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DNA会随着复制次数的增加而逐渐缩短。在原始生殖细胞和癌细胞中有一定量的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形成的复合体),能够将变短的DNA末端重新加长,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发布:2024/12/15 22:0:3组卷:65引用:1难度:0.7 -
3.研究发现,细胞呼吸的部分代谢产物可参与调控干扰素等淋巴因子的基因表达,进而调控细胞的功能。作用机理如图所示,P代表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过程发生在
(2)线粒体中产生的乙酰辅酶A进入细胞核,使染色质中蛋白质乙酰化,激活干扰素基因的
(3)据图分析可知,细胞内乙酰辅酶A和自由基调控核内基因的表达可以提高机体的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41引用:1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