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把雷声称为“天鼓”。每当听到雷声,古人便想象这隆隆的雷声是雷公左手拿连鼓,右手拿椎,扣击所发出的声音。宋代诗人谌祜写道:“万壑松风天鼓吹,四围花月锦帘栊。”“天鼓”说的就是雷声。某次在高空发生闪电打雷,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不计光的传播时间),小王看到闪电隔4秒后听到雷声。则:
(1)雷声的形成与击鼓引起响声类似,但雷声是由 空气空气的剧烈震动产生的,又是以波的形式不断向远处传播的;打雷时,雷声与闪电在远处同时同地产生,但是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 光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光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但往往只看见一次闪电,却能听到雷声隆隆不断,原来在雷电来临时,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经过地面、山岳和云层多次 反射反射造成的。
(2)打雷时,有时能震碎玻璃,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能量能量;人们还可以根据雷声预计雨的大小,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信息信息。
【答案】空气;光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反射;能量;信息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67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声音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用相同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它们发出声音的 不同(选填“音调”或“音色”或“响度”)。利用超声波对钢铁、宝石等坚硬物体进行钻孔和切削加工,这说明超声波能传递 。
发布:2024/12/23 23:30:8组卷:110引用:4难度:0.8 -
2.如图为《梦溪笔谈》中的一段话。意思是:为了找到甲、乙两琴中音调相同的弦,可在乙琴弦上放纸人。当弹甲琴中的某一弦时,乙琴中与其音调相同的弦上的纸人就会跳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24 6:30:1组卷:314引用:8难度:0.8 -
3.关于声现象,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24 4:0:1组卷:245引用:10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