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间湖是极地海域出现的一种特有现象,是指在达到结冰的天气条件下,仍长期保持无冰或被薄冰覆盖的冰间开阔水域。冰间湖主要有两类:风或洋流驱动形成的潜热型冰间湖、海洋热量驱动形成的感热型冰间湖。某科研团队长期对北冰洋部分海域冰间湖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冰间湖的产生对北极产冰数量、周围大气温度以及海洋生物有明显影响。如图示意北冰洋大陆架冰间湖和深水冰间湖的形成机制。

(1)指出北冰洋大陆架冰间湖的类型,并说明理由。
(2)科研团队监测发现,北冰洋某海域感热型冰间湖的形成与附近沿岸的潜热型 冰间湖有关。请简析该海域感热型冰间湖的形成过程。
(3)指出潜热型冰间湖和感热型冰间湖产冰量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4)从海一气相互作用的角度,说明夏季北冰洋冰间湖面积扩大的地理过程。
(5)简述北冰洋冰间湖对海洋生物的有利影响。
【答案】(1)潜热型冰间湖。北冰洋大陆架海区,受离岸风影响大,在离岸风的驱动下,浮冰被带到下风向,从而在大陆架海岸附近形成冰间开阔水域。
(2)在干冷、强劲的离岸风驱动下,该海域附近沿岸的潜热型冰间湖表层海水温度下降,相对寒冷的海水下沉,挤压该海域底部温暖海水上涌至海洋表层,促进该海域的海冰融化,形成冰间开阔水域,从而形成感热型冰间湖。
(3)潜热型冰间湖产冰量较多。潜热型冰间湖主要受离岸风驱动,干冷的离岸风将新产生的海冰吹走,降低潜热型冰间湖的海面热量,促进新的海冰生成,产冰量较多。感热型冰间湖主要受底部温暖海水上涌的海洋热量驱动,抑制新的海冰的生成,产冰量较少。
(4)夏季,冰间湖可使大量太阳短波辐射穿透海水,促进海水变暖和海冰融化,继而造成海水蒸发量增大,导致更多的热量和水汽进入极地大气。大气中水汽的增加会吸收更多来自海面的长波辐射,云的保温效应会降低海面长波辐射的能量损失,使周围气温升高,海冰消融进一步加快,冰间湖面积扩大。
(5)北冰洋冰间湖使更多的阳光能够照射到海洋,有利于提升浮游生物的生产力,为海洋鱼类提供较多的饵料,为海洋哺乳动物提供了较多的食物来源;冰间湖是迁徙水鸟的重要栖息地,厚冰的减少也有利于海洋哺乳动物和海鸟的进食;冰间湖内有丰富的营养盐,为海洋生物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营养元素。
(2)在干冷、强劲的离岸风驱动下,该海域附近沿岸的潜热型冰间湖表层海水温度下降,相对寒冷的海水下沉,挤压该海域底部温暖海水上涌至海洋表层,促进该海域的海冰融化,形成冰间开阔水域,从而形成感热型冰间湖。
(3)潜热型冰间湖产冰量较多。潜热型冰间湖主要受离岸风驱动,干冷的离岸风将新产生的海冰吹走,降低潜热型冰间湖的海面热量,促进新的海冰生成,产冰量较多。感热型冰间湖主要受底部温暖海水上涌的海洋热量驱动,抑制新的海冰的生成,产冰量较少。
(4)夏季,冰间湖可使大量太阳短波辐射穿透海水,促进海水变暖和海冰融化,继而造成海水蒸发量增大,导致更多的热量和水汽进入极地大气。大气中水汽的增加会吸收更多来自海面的长波辐射,云的保温效应会降低海面长波辐射的能量损失,使周围气温升高,海冰消融进一步加快,冰间湖面积扩大。
(5)北冰洋冰间湖使更多的阳光能够照射到海洋,有利于提升浮游生物的生产力,为海洋鱼类提供较多的饵料,为海洋哺乳动物提供了较多的食物来源;冰间湖是迁徙水鸟的重要栖息地,厚冰的减少也有利于海洋哺乳动物和海鸟的进食;冰间湖内有丰富的营养盐,为海洋生物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营养元素。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6 11:36:51组卷:2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英国南部的埃克斯河,源于埃克斯穆尔高地,全长82.7km。如图1为埃克斯河索维通水文观测站上游的流域范围示意图及资料手册。
材料二:图2为索维通水文观测站监测的埃克斯河2013年流量变化曲线图。
材料三:几十年来,为了便于在埃克斯穆尔的沼泽地开展农耕活动,当地挖掘了众多排水沟渠,形成了广阔的排水沟渠网。但近年来,当地实施了“埃克斯穆尔沼泽地工程,恢复沼泽湿地环境。
(1)描述埃克斯河“一次洪水过程”流量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
(2)结合材料三推测该流域上游可能出现的环境危机。
(3)说明“埃克斯穆尔沼泽地”工程的意义。发布:2024/12/31 19:0:1组卷:2引用:4难度:0.6 -
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新疆赛里木湖(如图)海拔约2073米,全年盛行偏西风,流域内年降水量约257毫米,湖面年蒸发量约550毫米(比我国西北内陆其他湖泊蒸发量小很多),结冰期长达6个月。近60年来,赛里木湖流域气候暖湿化,湖水盐度随之变化。组成湖岸的多为粘性差、易透水的粉砂岩,近年来湖岸整体上出现坍塌趋势,尤其以东岸坍塌最为严重。
(1)结合图文材料,分析赛里木湖年内蒸发量小的原因。
(2)指出近60年来赛里木湖盐度的变化趋势,并从气候角度说明原因。
(3)赛里木湖湖岸易坍塌且东岸最为严重,对上述现象做出合理解释。发布:2024/12/31 19:0:1组卷:7引用:2难度:0.4 -
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波多黎各位于加勒比海的大安的列斯群岛东部,山地和丘陵占全岛面积的四分之三,这里分布着西半球最古老的热带雨林。20世纪初期,伴随着人口的增加,热带雨林面积急剧缩减。在过去的60年中,波多黎各由主要依靠农业转变为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的工业经济,农业结构从原来的甘蔗、咖啡和烟草种植转变为咖啡生产、家禽和牲畜喂养。如图示意波多黎各地理位置及其地理要素分布。
(1)指出图中所示地区的山脉走向,并说明判断理由。
(2)试分析该地热带雨林大面积分布的原因。
(3)推测20世纪初期波多黎各热带雨林面积缩减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危害。
(4)简述波多黎各经济结构的转变及其对热带雨林的积极影响。发布:2025/1/2 8:0:1组卷:8引用:2难度:0.5
相关试卷